既往忆:小杂诗7首
《初一同学:1966》
-
“你一个黑五类的崽子,你还敢咋呼”
我正在厕所撒尿
屁股上被袭击了一脚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没咋呼什么呀
我只是安静地尿尿——
可是他走后我又在原地想了一遍
它说的没错呀:我当不了红卫兵、参不了军
入不了团和党、当不了班干部,一切……
连班里的好看女生都不正眼看我一眼
我还有什么可咋呼的
-
(他是年级的“拳头大王”,在他眼里
我不过是一条被沾了颜色的可怜虫
形同一个背运的美国黑鬼)
-
我平静地走出校厕
他只是说了句实话,并加重语气警告我
我竟在走廊独自偷笑一下
说实话,数十年过去我从未恨过此同学一丝
(注:1966年,“文革”爆发,“极左”上升,人群被分为红类(红五类及其子女)、黑类(黑五类及其子女)
(2019,12,17)
*
*
《青霉素——弗莱明》
-
20世纪匆匆过去
在20世纪里
我竟忘记致敬一位非常崇高的人
他远在英伦岛国、远在人类之中
-
当我发烧的时候
当我苦痛的时候
它比医生还医生
它比护士还护士
-
它最早叫盘尼西林
拯救了上亿条生命
其后变身为青霉素、先锋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克肟……
但它其实永远只有一个名字
发明人——弗莱明
(注:弗莱明,1891——1955,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明了抗菌药物青霉素;后经英国病理学家弗劳雷、德国化学家钱恩进一步改进,成为20世纪最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
*
*
《古彭蠡渡口》
-
这小旅驿有点凉
但窗口却能看到石钟山青影
夜里还能听到山上声声鹧鸪
诗人雁飞偶尔过来
我们谈的是诗、苏东坡、《石钟山记》
还有江西的五柳先生和黄庭坚
-
汹涌的长江在湖口一带
与广大浩淼的鄱阳湖汇合
彭蠡湖口的地名由此确立
后半夜我常常惊醒于那些
苏东坡在《石钟山记》中描写过的惊涛骇浪声
-
“大地访诗人”走过石钟山脚下
仿佛喝了一些酒
我写了一篇《雁列山下访雁飞》
旅行包里装着一些风尘、几沓诗稿
一把印有古老石钟山的扇子
和半包苏东坡当年吃剩的九江茶饼
(2019,12,17)
*
*
《蒙城忆,口占过桥米线》
-
早晨饭,十点半
十点半,吃米线
吃米线,最重要,
谁也不能来打扰
打电话问干什么——
吃米线!
吃米线,最重要
天大的事情也要撂一撂
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要先往后靠一靠!……
(2019,12)
*
*
《紫柏山,张良庙》
-
千古为官说张良,
功成身退不彷徨;
曾与荆轲分先后,
搏浪之勇刺秦王。
(2019,12)
*
*
《成都》
-
成都总是在下雨
我在雨中去会见成都的几个诗人
成都的诗人不多也不少
像那些旧街拐弯处的苍苔
那时还没有人唱《成都》这支流行曲
诗人们见面白酒加辣子鸡就是歌声
成都是望江楼和竹林繁茂的成都
是杜甫草堂和悠悠茶馆的成都
又是新型美术馆刚刚矗立的成都
美术和诗歌有大关系
-
雨中的成都和雾中的成都都已远去
如今我再听《成都》这支歌
却怎么也寻不到我1985年嗅过的“成都味”
(2020,1,7)
*
*
《变》
-
道路变了
就用变了的方法走
世界变了
就用变了的方法活
人事变了
就用变了的方法处
写作变了
就用变了的方法写
真理变了
就用变了的方法——坚持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