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
出师
一辆辆承载着理想的车,
一杆杆张扬着个性的旗,
一群群英雄般的毛头少年,
在妈妈的嘱咐声中英勇出征。
誓师的广场是人的海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誓师的广场是离别的惆怅,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
我们要去哪里编织新的梦想。
远路
蹬腿张望的野兔不知所措的狂奔远去,
高大纯洁的雪山背负着历史迎面而来,
戈壁荒凉的景致精确了远征的涵义。
称我们是知识青年,
其实我们是空白一片,
说那里是大有作为,
其实坚韧才能创造一片新的蓝天。
那位深沉的男生别再闭眼装睡,
那位漂亮的女生怎么还在流泪。
我们唱支歌吧,
愿甜美的歌带给你无尽的欢乐,
愿感悟的曲让你明白什么是割舍。
只有饱尝了贫穷苦难和奋斗的甘甜,
胸怀才能像那纯洁博大的雪山。
进村
村口的泥土路蜿蜿蜒蜒,
缷辕的马在池塘边悠闲。
几个老汉蹲在墙角抽着旱烟,
瘸腿的老队长深长脖子指指点点,
场院里几个姑娘羞涩的躲躲闪闪。
这里没有欢迎的锣鼓喧天,
也没有文山修饰的信誓旦旦,
只有光屁股的孩子在田间撒欢。
还有远处放喉高歌的那个羊倌
“那边来了一个女人吆,好大的屁股漂亮的脸蛋……”。
作者感言:
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伴随着共和国坎坷的步伐,走过了它兴衰跌宕的历程。至70年代末结束时,已有近1800万城镇知青被下放到农村。它不仅改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还牵动了亿万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1974年4月21日,我和我的同学在县城广场隆重欢送的锣鼓声中,离开了亲人、朋友和繁华的城市,来到了祁连山脚下的一个古老的村庄插队落户。贫穷、落后的现实、离开父母呵护的集体生活、夜以继日的繁重劳作一下子使大家不知所措。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反差使同学们茫然、失落和绝望。美好梦想涅磐,重生的只是现实的无奈。为了拯救理想,同学们毫不怜惜的抛弃爱情和一切美好的修饰,完全接受坑坑洼洼的贫穷落后。
20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同知青点的几个同学相聚,大家倍感亲切,相互倾诉几十年坎坷人生的苦与乐、悲与情。好象一下子又回到了那纯真的年月,仿佛又见到了久盼相逢的亲人。不知是留恋、怀念还是人的挂牵,大家结伴又去了当年的那个知青点,看望了瘸腿的老队长。后来我终于明白了,那是人生难得的一段纪念,它不光给了我们痛苦和无奈,它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抵御生活艰难的能力。独自行走在人生荆棘路上的胆略和智慧。
愿同学们一生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