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马的智慧
人活到一定年龄,能知其所来,亦知其所往,此之谓圣人。孔子说五十知天命,天命是什么?为什么要等到五十岁才可“知”?须知,孔子说这个话时,不是三十岁,也不是五十岁,而是古稀之年,已经垂垂老矣。事是五十岁做的,等到七十岁后说出来,看来,认识的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天命,从字面上说,就是上天的指令。可否这样理解,上天赋予人的天资禀赋,人依照自己的天资禀赋去努力达到所能达到的高度。
孔子若在二十岁说“知天命”,那他就不是圣人,而是神了。人做不成神做的事,因此还在血气方刚之时,都相信人定胜“天”。生命的活力正旺,想法随时变化,跟着想法变化的是不同道路的指引。此路不通,自有他路,反正生命还很漫长。生命的积蓄是老天爷赋予的,谁都无法填充它,消费掉了,积蓄就变少了。人到了五十岁,剩下的积蓄就很有限了,而且质量也大打折扣。这时发现之前所有的选择,未必指向初衷。认识于此还不算太晚,总算知道什么是不可选择的。可叹的是活到七老八十,还怨气冲天,仿佛谁都对不起他。
世界上聪慧的人毕竟占少数。认识到自己的笨,又不甘心做笨人,一门心思做一件事,做不成功决不罢休,这就比较接近聪慧了。判断一个人聪慧与否,没别的,只有时间。时间从来都是最公正的判官,对一条道跑到黑的人,时间永远都弥足珍贵,不敢浪费挥霍。懂得珍惜,才能安分守己,不用别人去鞭策,生命的运程就会时刻督促自己。
认识自己的禀赋很重要,这样,就知道了该做什么。
马的禀赋是拉车,马认识到拉车是自己该做的,就不会经常挨鞭子,也不会被早早杀掉,供人餐食。懂得驭马的人,把老马和小马搭配起来使用,就像师傅带徒弟。马车行驶在平坦的道路上,车子负载不重的话,所有的马跑得都很轻松。一旦负重,老马会绷紧套,用力向前拉;小马则不然,它会感到负重的痛苦,于是就会把本该属于自己承担的劳动载量设法转移给老马。当然,它也知道直接转移,自己毫不动力,于情于理说不过去,它只能装出一副吃力的样子,弓着腰,迈着碎步,好像在努力拉车,实际马套是松的。车把式都有这套本事,一见马弓着腰迈碎步,不多想,鞭子就会立马加身。拉车比挨鞭子总会好受一些,鞭策前行,是小马的必经之路。老马就比较安于本分,知天顺命,因为它懂得道阻且长的道理。当然,也有从一搭套就不藏奸耍滑的笨马,任劳任怨,喂马的人,总是给它多加点料,吃点偏食。其它的马,心里不服,也没办法。
我说的“知天顺命”,并非让人听命天由命。人不能消极对待生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年轻人工作不顺心的时候,就想换一份工作,仿佛离开现岗位前途就会一片光明。你跟他说,耐心干一件事,行行出状元,他认为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摆在他面前的,从来都是锦绣前程,不能在缺少生气的工作中消磨精力。对工作的厌倦,导致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自觉不自觉地迈着“假步子”,熬时耗日,度日如年。世上没有哪一份工作时刻都精彩纷呈,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在重复中发展,一件事情从入门到熟练,然后找到规模效益的方法,生命价值的最大化便由此而产生。
很多年轻人,你问他想干什么,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反正不想二十岁就看到五十岁的样子。你再问他能做什么,他又似乎什么都能做,问他做某事的优势在哪里,他又说不出个甜酸来。说白了,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天资禀赋之所在。
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是聪明人,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才是智慧的人。给你一份想做的工作,也不见得是你想象中的样子。工作一旦与自己的心路不合,或跟同事不合套,上司再不欣赏,就心怀怨气,便忘记自己该走的“步子”了。消极怠慢,怎能做好工作?不断地换工作,也就是在不断地重复着过去,充其量是在循环中消耗生命。
不知该做什么的人很多,不要紧,选一个不讨厌的事专心做下去,不要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要明白一件事,世界是由俗人构成的,什么也看不惯就是俗人的表现。做自己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那么你在俗人中就显得不俗了。
我们羡慕和赞赏某人的成功,却也常听人说:当年某各方面都不出彩儿,我若干某这一行,肯定比他强。问题是你没比他强,你被自己的聪明耽误了,不肯在一条道儿上鞭策自己,更不愿意接受他人的鞭策,你成功地绕开了智慧,怨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