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点滴——围屋记事—赖建青

11-05 作者:古古

往 事 点 滴

——围屋记事

赖 建 青

几十年过去了,经历过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接触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也有许许多多的记忆……信笔写下几件值得回味的小事:

其一:进入两千年后的一天,省委领导在市委书记、市长的陪同下,来到“客家围屋之乡”的龙南县视察。受到县委书记、县长以及乡镇领导等一干人的欢迎,并一同到客家文化和历史底蕴非常深厚的栗园围参观,有相关人员引路并介绍围屋的情况。

当走到围内一处门上题有“大夫第”三个大字的院落前时,省委领导停下脚步,望着三个大字问这“大夫第”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看病的“大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听到省委领导的问话,陪同在周围的市委书记、市长以及县委书记县长等一干人面面相觑,无人回答,一片静默,静得连掉一枚针的声音都能够听得清。

据说当时这片静默延续了好几分钟。

或许在场的人都知道这“大夫第”不是看病的“大夫”,但要说清楚是什么“大夫”又没有把握,毕竟回答省委领导的问话是不能敷衍了事的,所以都选择了最好的方式,那就是沉默,不说话。

“其实我也不太清楚。”

看到大家都不敢回答,场面特别尴尬。为了给大家一个台阶下,省委领导便自嘲地说了一句就转身走进院子里去。

见省委书记进了院子,县委书记随即拨通我的手机,问我那个“大夫第”是什么意思。

我在电话里告诉他,“大夫第”就是大夫居住的府第,大夫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如战国时就设有中大夫,楚国的屈原是三闾大夫,相当于现代的教育部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朝廷设立了三个最重要的官职,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相当于中央的纪委书记;还有唐朝的颜真卿担任过光禄大夫,是文臣中最高级别的官……后来“大夫”又成为高官的一种级别,如“一品大夫”、“二品大夫”直到“五品大夫”,五品以下的不叫“大夫”,只称官銜职务,如六品府尹、七品知县……老百姓都戏称为“芝麻官”。

听了我的解释,县委书记责怪我为什么今天没有来陪省委领导,说这次县里的面子可丢大了!

我说没有人通知我,怎么去?

县委书记顿时语塞,随即转口说下次领导来我一定得去。

几个月后,省委领导再次驾临龙南,县委办和县委书记提前五天就通知我要做好准备,这次去的是全国重点保护的关西围。

在关西围,县委书记为了方便我回答问题,总是把我往省委领导身边推,没想到引起了警卫人员的注意:一个自称是省委警卫处长的人悄悄地捏住我的手,把我拉出人群,问我是什么人,为什么要靠近省委领导?

我告诉他因为上次省委领导在栗园围提问没人回答的事情,这次县委领导特意让我靠近他,方便回答问题。

听了我的解释,这位警卫处长连声道歉,并把我带回省委领导身边。

这个情节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当时大家都簇拥着省委领导在听解说员讲解,没有人察觉。

省委领导问了几个关于古代建筑和客家文化的问题,我一一作了解释和回答。

省委领导表示很满意,并与我就传统文化和客家历史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其二:某年的一天,一位国家部委的领导来到龙南,我作为陪同人员中的一员,一同来到栗园围。

走到围内种满荷花的池塘边,立有几块一米多高的条石,据说这种条石叫做功名石,在古代只有考取了举人进士等功名的人才有资格立功名石。功名石的大小长短按照功名的高低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石头上各镌刻有立石人的功名和姓名,顶端有一个约十公分左右的圆孔,但有的孔已洞穿,而有的只是凿了个浅浅的圆形,没有洞穿。

看到有的石头上的孔已洞穿,而有的却没有洞穿,这位观察事物细心的领导发现了其间的不同,很是不解,疑惑地问这里面有什么不同或者是含义。

旅游部门和乡镇陪同介绍解说的人员显然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面面相觑,回答不出。见此情形,一旁的市县领导问我能不能回答。

我考虑了一下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之前也没有听到过解释,文字资料上也没有记载,那就只能通过其他情况予以分析:老百姓通常叫这种功名石为拴马石,也就是说石上的孔洞穿了的能穿过马的缰绳,可以拴马;而石上的孔没有洞穿的则无法拴马。由此我认为石上的孔洞穿了的功名石,立石的主人应该是武职官员,因为武官出行都是骑马,需要拴马,所以石上的孔要洞穿;反之,石上的孔没有洞穿的功名石,立石的主人则应该是文职官员,因为文官出行坐轿子,不骑马,不需要拴马,因此只需象征性的凿个圆形的孔就行,无需洞穿。所以才有了这种差别。

这位部委领导非常认真地听了我的分析,频频点头颔首,表示有道理,其他陪同的市县领导也都认为我分析得有理有据,分析得很到位。

离开功名石群后,来到栗园围的纪缙祖祠。

在祠堂中厅通往上厅的中间,有一道用六扇门组成的大型屏风,领导问为什么要用这道屏风挡住到上厅的通道,它的功能是什么?

我解释说这道屏风叫做中门,之所以要用六扇门页组合是有它的作用的:中门平时都是关着,要到上厅去的人按照男左女右的规矩,分别从两个侧门上去,只有来了尊贵的客人或者是官员才能打开中门,而打开的程度则要根据客人的身份或者是官员的级别决定:当地县级官员或是贵客来了只能打开中间的两扇门页,叫做“小开中门”;省市级的官员或是特别尊贵的客人来了,则打开中间的四扇门页,叫做“开中门”;只有国家级即朝廷来了高官显爵才能将六扇门页全部打开,叫做“大开中门”。

其三:某年的一天,原中央党史办主任来到龙南,在市县领导一干人的陪同下来到栗园围参观,纪缙祖祠前的一块功名石吸引了他的目光,这块功名石上刻着“明经进士李遇璋立”一行字。

“这明经进士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有举人和进士,这明经进士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党史办主任看着功名石问。

陪同的市县领导和负责解说介绍的工作人员都面面相觑,回答不出。

这个党史办主任对事特别认真,问市县领导有没有人能解释这个问题,自己想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陪同的县领导只好请他先去围屋的别处参观,随即让县委办立即派车把我送到栗园围的纪缙祖祠。

在纪缙祖祠前,我见到了这位非常较真的中央党史办主任,他也很希望我能回答这个问题。

站在这块功名石前,我解释说“明经”是古代一个功名的名称,最早始于汉代,为汉武帝所设,直到宋代,明清时期改作“举人”,即要考取“明经”或“举人”后方可去考“进士”,因此汉代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是三十岁考取明经已经不年轻了,而五十岁能考取进士则还很年轻,由此可见考取进士比考明经的难度要大得多了。

听了我的解说,这位主任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会又说既然明经也是一种功名,相当于一种学历,可报学历都是报最高的“进士”,为什么要把更低的学历也报出来呢?如报“大学毕业”,就没有必要把更低的“高中”也报出来,报一个“高中大学毕业”吧。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尖刻,非常厉害。后来有领导跟我说,当时在场的人都捏了一把汗,生怕我答不上来。

由于之前我对这个问题曾有过思索与探讨,便从容地告诉他因为明清时期可以捐功名,有很多没考上功名的人就用钱捐一个进士。这个李遇璋应该是很看重这点的人,为了不让别人说自己的功名是出钱捐来的,就特意将两个功名连在一起,说明自己的功名是一步步考取的。

我的话音刚落,这位主任又说既然是两个功名同时报,那就应该是举人和进士,为什么却将明经和进士连在一起呢?

这个问题也问得很尖锐。

我略作思索后,说在龙南玉石仙岩的玉虚洞里,保留有刻在石壁上明代正德年间赣州知府邢珣的一首诗,以及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五首诗,其中有一首《和邢太守韵》。

这个邢太守就是邢珣。根据史料记载,太守这个官职是汉朝设立的,是由战国时期以来的郡守所改,而到了明朝又改为知府。

身为南赣巡抚的王阳明明明知道邢珣是知府,不是太守,为什么偏要称自己的下属邢珣为太守呢?

这件事没有解释也没有史料记载,所以我只能推测和分析:据有些小说和历史故事的书籍上显示,有很多人都喜欢称自己或朋友相似于古代的官职,其间或许还有一点卖弄的意思,说明自己博古通今,知识渊博。因此我认为这个李遇璋也是如此,觉得“明经进士”比“举人进士”更好听,也更有古意,所以才在自己的功名石上刻上了“明经进士”。

对于我的回答,这位原中央党史办主任表示满意,并特意与我在这块功名石前留了影。

……

人生经历过的事情,大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忘记,而有的事情却会留在记忆当中,历久弥新……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