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美的意境——残缺美与完美

01-27 作者:古古

古诗美的意境

——残缺美与完美

赖 建 青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爱美,是人的天性,所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发现美,追求美以及创造美。

世界上到处都存在美:美丽的花朵,美丽的山河,美丽的景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美丽的事物五彩缤纷,各有各的美:十五的月亮圆圆的,是完整的美;弯弯的月亮则别有韵味,是残缺的美;女人有丰腴的美,有苗条的美,于是就有了“燕瘦环肥,各尽其美”之说……还有浓艳之美、淡雅之美;热情之美、含蓄之美……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世界上的美概括起来有两种,即残缺美和完美。

人们都在追求完美。

然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残缺美能让人们思索:如何才能让它更完美?这说明它还有上升的空间,因此就会产生想象,从而能产生动力;而完美已经没有了上升的空间,不能产生想象和动力,停滞不前;而且根据“物极必反,循环往复的理论,它必然会走向残缺

文学艺术,是人类传递和承戴精神食粮的载体。文人雅士们在作品中追寻、抒发以及展示各种各样美的原素。

文学艺术的世界里,南宋时期的卢梅坡算得上是追求完美的诗人,他的一首《七律•梅雪》诗可说是将追求完美的意识推到了极致: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歌的第三、四句从现实的角度指出:梅花(白梅)有清香,却不如雪花白;而雪花比梅花白,但没有梅花的清香的各自的特点和差别。而在第五、六句“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却将前面现实的评论提升到了艺术审美的角度,指出了梅花和雪花相互映衬的重要,而且还必须有诗歌的描绘和赞美才能免于现实的俗气,让自然美一下子提高到了文学艺术的高度。在诗歌的最后两句“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中,安排形成“梅、雪、诗”齐备共争春色的高潮,达到了圆满而且完美的结局,

从这首七律来看,卢梅坡堪称是追求完美的诗人。

若要说写残缺美的诗人,笔者认为首屈一指的当数唐朝的刘禹锡,他的一首《陋室铭》将诗歌的残缺美推到了极致的高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这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诗的前两句指出山不够高、水不够深的现实事物不够完美不重要,可以以“仙“、“龙”来弥补,使之完美。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诗的第三句说虽然住的房屋简陋窄小,而我的胸怀和德行可以让它高大宽敞起来。

诗的四、五两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簏青。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说的是我这里虽然很少有人来,以至于台阶都长满了苔藓,野草也长的比窗户都更高了。可到我这里来的都是饱读诗书胸怀大志的儒学之士,与我交往的没有那些投机钻营不学无术的小人。

诗的后半部分说的是虽然屋子窄小简陋,但可以静心弹琴看书,没有丝竹管弦的喧闹,没有苦心钻营的劳顿,怡然自得。诗人还将自己的小屋比作诸葛亮的茅草屋和西汉杨雄(子云)的“子云亭”,而从中只有自己才能得到其他人所感受不到的享乐。

《陋室铭》的最后一句是:“孔子曰:何陋之有?”

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风趣地结尾,他那调侃式的俏皮仿佛一下子让时光倒流了千年:创建儒家学说的孔子是春秋战国的,距离诗人所处的唐朝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诗人说如果孔子能看到我住的小屋,一定会惊讶地说:这个屋子怎么会简陋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而欣赏美的角度和层次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有人喜圆圆的月亮,有人喜欢弯弯的月芽;有人喜欢雍容华贵的牡丹,有人喜欢淡雅清香的兰花,还有的人喜欢冰肌玉骨的梅花……

嗟夫,燕瘦环肥,各尽其美。

正所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