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传》之一
逛西湖,怀念苏东坡(这是《读苏东坡传》的系列,请关注后续)
(这是《读苏东坡传》的系列,请关注后续)
今年春节在深圳期间,儿子带我们游逛惠州西湖。
(图片)
看到了:
(图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才想起,东坡先生的话: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惠州西湖,曾经留下了东坡先生的足迹。那是他第二次遭到贬谪,生活过的地方啊!
出于对这位中国文化大家的景仰,返回后,囫囵吞枣读了他的两本传记。一本是写于1936年的林语堂《苏东坡传》,另一本是台湾人李一冰于1971—1979花了八年写的《苏东坡传》。应该说各有千秋,李一冰偏于学术性,林语堂则生动活泼。而最大不同是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上。林语堂说,王安石变法的党同伐异,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李一冰说,法是好法,就是操之过急,用人不当……
于是就生出一些感想来,算是读后感吧。
苏东坡与女人
一、母亲
首先,当然是他的母亲。他母亲是四川眉山一家大户的小姐。苏洵给他妻子的祭文里,表示妻子曾激励他努力向学,因为那位程家小姐是曾经受过充分的良好教育的。三字经曰,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就有他夫人的激励。苏轼的父亲在外闯荡,苏家兄弟全靠他母亲教育。教材就是《后汉书》。后汉时朝政不修,政权落入阉宦之手,当时书生儒士反抗不阴不阳的小人统治。在这群正人学者之中,有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名叫范滂。母亲教儿子读的就是《范滂传》。小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妈,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后来的苏东坡果然是范滂式的英雄人物。
二、皇太后
其次,是歷朝皇后。乌台诗案中,他受審時,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的命。仁宗驾崩,英宗皇后听政,大力拔擢,使他得勢。再后,流放海南儋州,若不是神宗的皇后代攝政事,他就客死蠻荒了。
仁宗的皇后,她一向支持苏东坡,染病死前曾对皇帝说:"我记得苏东坡弟兄二人中进士时,先帝很高兴,曾对家人说,他那天为子孙物色到两个宰相之才。现在我听说苏东坡因为写诗正受审问。这都是小人跟他做对。他们没法子在他的政绩上找毛病,现在想由他的诗入他于罪。这样控告他不也太无谓了吗?我是不中用了,你可别冤屈好人,老天爷是不容的。"这就是乌台诗案,朝中奸佞小人,欲置苏轼于死地时,仁宗皇太后给神宗定的调,苏轼才免于一死。
后来神宗驾崩,英宗宣仁皇太后听政,将他从流放地黄州的苏轼调回京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一帮老臣得势。苏东坡到达京都八个月之内,朝廷将他擢升三次。依据古制,官位分为九级。在此短短一段期间,他由第七级上升,经过第六级,跳到第四级,最后止于第三级翰林,为皇帝草拟诏书。没有一级,二级就是宰相。那时他正是四十九岁。
神宗驾崩,九岁儿子继位谓哲宗,祖母皇太后听政。哲宗长大,皇太后驾崩,还政于哲宗。这个好色愚蠢偏执的皇帝让朝中奸臣张惇们玩弄于股掌,大肆迫害正直的元祐老臣。不少老臣被害死在流放途中。苏轼先流放惠州。张惇看到苏轼的绝句: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看来苏轼活得挺自在的嘛,于是再把苏轼流放到海南岛的儋州。流放途中,苏轼没有害死,但凡帮助过苏轼的地方官统统被整肃。
幸好,那个好色愚蠢偏执的哲宗皇帝短命而死。他的弟弟徽宗继位。元符三年(1100)前半年,朝廷由神宗皇太后摄政。那年四月,所有元佑老臣一律赦罪,虽然她在七月还政于其子,直到次年正月她去世之前,但她却始终保有强大的力量保护元佑诸臣。在她在世之日,遭放逐的儒臣,都蒙赦罪,或予升迁,或至少得到完全的行动自由。苏轼得以从儋州返回。这时苏轼已经65岁,快走到生命尽头了。
看到了吧,这些贤明的皇太后,可是苏东坡的保护神,救命大恩人啊。
三、妻子
苏东坡准备好去赶考之时,由父母妥为安排,年十八娶了家在青神的十五岁王弗小姐。小夫妻共度十年时光。
苏夫人在务实际、明利害方面,似乎远胜过丈夫。苏东坡把人人当好人,但是太太则有知人之明。苏东坡与来访的客人谈话之时,太太总是躲在屏风后屏息静听。一天,客人走后,她问丈夫:"你费那么多工夫跟他说话干什么?他只是留心听你要说什么,好说话迎合你的意思。"她又警告丈夫要提防那些过于坦白直率的泛泛之交,要提防丈夫认为"天下无坏人"的大前题之下,所照顾的那些朋友。总之,苏东坡的麻烦就在看不出别人的短处。妻子对他说:"提防那些人,速成的交情靠不住。"东坡承认妻子的忠言很对。
妻子英年早逝,遗有一子,就是苏迈,年方六岁。根据父亲的意思葬于母坟茔旁。在妻死后的第十周年,苏东坡做梦梦见妻子,写下这首江城子,据说是第一悼亡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后,续弦,新娘是前妻的堂妹王润之。润之比丈夫小十一岁,早就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她似乎是什么事都听从丈夫的。她一直无法教丈夫节省花费,一直到他在世最后那些年。她不如前妻能干,秉性也比较柔和,遇事顺随,容易满足。在丈夫生活最活跃的那些年,她一直与他相伴,抚养堂姐的遗孤和自己的儿子,在丈夫宦海浮沉的生活里,一直和丈夫同甘共苦。在苏轼遭受更大的打击贬谪惠州前,她去逝了,也才46岁。
值得一提的是,苏东坡的侍妾王朝云。
(图片)
王朝云
宋朝,事事以唐朝为榜样。国力虽然不行,士大夫仍然养婢蓄妾,花天酒地,逸乐奢靡 。邸宅檀歌不息,美女姬妾如云,风气奢靡。苏轼不近女色,但也脱离不了时代风尚,身边也有美女姬妾。最受苏轼器重的是王朝云。第二次被贬到惠州时,他的妻子王润之已经过世,只有朝云跟随而来。其他的姬妾都遣散了。
东坡为王朝云写的这墓志铭,说王朝云,杭州人,敏而好义,跟我二十三年,三十四岁卒,葬于西湖栖禅寺东南,生子名遯,没有长大。笃信佛,临死前颂金刚经:浮屠是瞻,珈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
苏轼非常欣赏王朝云,称朝云为"天女维摩",还为她写了一首诗:
玉骨哪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花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污,洗妆不退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非常可惜,王朝云34岁时卒于惠州。苏轼第一次贬谪黄州时,大概20岁的朝云为苏轼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遯儿。苏轼遇赦,返回京城途中,正直夏天,天气炎热,不幸患病而夭亡,不到10个月。
(图片)
这是王朝云的墓塚
非常不幸,苏东坡的三个妻子,都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