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自知之明?——赖建青

07-13 作者:古古

谁有自知之明?

赖 建 青

中华民族有一句很有哲理的古语:人贵有自知之明。

其意思是说能够有自知之明的人是非常罕见非常珍贵的,也就是能够干成大事的人;而贵的反意词是贱。

说起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古代历史中当首推汉高祖刘邦,他有一句名言,非常精辟: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刘邦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还知晓手下每个人的长处,也真正做到了“知人善任”。

而正是刘邦的自知之明和知人善任,才因此能建立起大汉江山。

……

而要说谁是当代最有自知之明的人,笔者认为非周恩来总理莫属。

据相关史料记载,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尤其是第四次反围剿中,由于这次战斗接受了毛泽东的战术建议才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而第五次反围剿则因为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干扰,红军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这时,作为掌握党的最高军事指挥权的周恩来敏锐地注意到了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当时的毛泽东因受到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排挤打压,还没有进入党的高层决策层。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决定北上抗日,开始长征,而当时有的领导打算抛下正在养病的毛泽东,让他留在后方。周恩来得知这个情况后,亲自安排人将毛泽东带上,与中央机关一起长征,并从各个方面尽力让毛泽东发表看法,展示他的才华,以提高他的的威望。

在1934年长征途中,由于王明左倾军事指挥的失误,红军在广西湘江战斗中遭受到极为惨烈的损失,从而引发了广大官兵的强烈不满。在周恩来的极力建议和坚持下,党的最高领导层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作为当时中央最高核心“三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的周恩来在会议上深刻分析和批评了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一系列错误,并极力提议让毛泽东执掌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支持,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最高领导地位,红军也从此走向了胜利的道路。

据有关史料记载,毛主席曾经对贺子珍以及相关人员说过:当年如果不是恩来的极力建议和坚持,遵义会议是不可能召开的。

历史证明,周恩来总理不但有自知之明,知道毛泽东的军事指挥天才是自己无法比拟的;而且还有“甘为人梯”的高贵品德,在会议上力挺毛泽东。其不妒贤嫉能,心胸坦荡宽博,真正做到了以天下大事为重。

……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然而,现实生中许多人都没有自知之明,他们根本没有悟透“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深刻含意,只是肤浅地从字意上去看去理解的。

说起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当首推三国时期的马谓,他自认为自己从小勤奋好学,熟读兵书深谙兵法,在蜀国极其危急之时自告奋去守街亭,可他扏意不听副将王平在当道扼守的再三建议,片面地以兵书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理念去布阵,把所有兵力都安上南山,希冀届时能居高临下冲破敌阵而获胜。岂料魏军大部队如潮水般涌来之时,蜀军见魏军势大皆生怯意,任凭马谡死命催逼也不敢下山拼杀,导致街亭失守,令蜀军失去了立足中原的最后一个屏障,只能退入四川,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而留下千古之憾。

还有三国时期自作聪明的杨修,他不把才学用于正道上,而是费尽心机去揣测曹操的心事,然后在同僚中大肆宣传,以显示自己的聪明,最后被曹操以“扰乱军心”为由处斩。

……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喜欢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学什么都知道,干不成事达不到目的就总是埋怨这埋怨那,可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

纵观五千年的历史,真正能有自知之明的人“寥若晨星”,甚至于比晨星还更为稀少。

自以为是,没有自知之明,这其实就是人类的最大缺点。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