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风采

07-28 作者:古稀老头

大理风采

图片

有人说,西方女神是圣母玛利亚。那么东方呢,那就是菩萨观世音了。玛利亚是耶酥基督的生母,观世音则是扫三灾救八难的老祖母。观世音菩萨有一串非常高级的项链,由五十六颗宝石连缀而成,其中一颗就镶嵌在美丽的大西南苍洱间。这越五千年而不散宝石项链,今天更加艳丽夺目、光彩耀眼了。人们要问,这是用什么特殊材料连缀起来的呢?

那是用“道”连缀而成的。历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有所损益,一以贯之的儒道就是她强有力的中轴线。像磁石吸铁一样,先磁化,后吸铁,磁化——磁化——再磁化,哪怕在荒服之外,磁力也不会衰减。北魏孝文帝,元世祖忽必烈,清康熙乾隆……他们有着本能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的大道,就是伟大中华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始终颠不破,打不烂的真谛之所在。试问在世界文明中,哪里能够找到这种“道”, 没有!这就是中华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在这五十六颗明珠中,大理更显出了她所特有的风采。

儒学始祖孔夫子,一生汲汲然东奔西颠,跑官要官,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弘扬“拯民于水火之中”的道,不像今天的跑官要官者,他们为了自己的享乐腐化。若不利于弘道,送上门的官,他都弃之如敝屣。比如阳虎拉他当官,他就瞰亡往拜,虚与委蛇。拯民于水火,这就是儒家的政治目标。大理人民钦仰这大道,弘扬着这大道。就是在他们的传说故事中都充满了这样的理想。有个《观音负石阻兵》的故事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远古外敌入侵,兵荒马乱,战乱不休,白子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观世音听说有一支军队正向白子国进逼,于是化作白发苍苍的老太婆,用草绳背着一块千斤巨石,出现在敌军进攻的路上。敌人又惊奇又恐慌。首领上前问道:

图片

“你这老太婆背这样大的一块石头做什么?”

“听说你们要来进攻白子国,看你们有多大本事,能否打得过我们的年轻人”。

“你们年轻人有多大本事?”

“我老了不中用。像我背的这块大石头,他们用手抓起来,一甩百步远。每人一把百多斤重的大刀,砍头就像切西瓜”……

敌人听了,瞪大双眼,面如土色,那首领半天才回过神来:“快撤,否则大难临头,死无葬身之地啊!”敌军慌忙退走,白国兵马乘势追杀,赶跑了敌人,从此白子国才天下太平。观世音救了白子白民,把石头丢在七里桥,回西天去了。白族人民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在此修建观音堂,在这块大石头上建造观音阁,塑了观音像。有副对联道:

扫却千军不以甲胄称雄干戈为勇;

保全六诏真如金砂布地水火生莲。

看这就是儒家仁政德治、和平主义的象征啊。

名人郭沫若到此一游,也写诗赞叹:

老母负巨石,曾阻敌兵侵。

此必农家母,断非观世音。

图片

白族人民让东方女神观世音代替孔夫子,拯白子白民于水火之中!此故事讲的是神,下面的传说则讲人。

相传南诏时,苍山马耳峰下出了一条巨蟒。蛇头像狮子,蛇身像龙,眼睛闪着碧绿的寒光,张开血盆大口,百米之外的人畜就吸进了它的肚中,危害乡里。大蛇还常窜到洱海兴风作浪,打翻船只,淹没良田,害得白族人民天无宁日,生灵涂炭。有个英武小伙叫段赤诚,决心为民除害。他身扎十二把钢刀,左右手各执一把著名“浪剑”,众乡亲洒泪送别,他勇往向前,扑向波涛翻滚的洱海。巨蟒见人来,张开大口,等待美餐。段赤诚趁势跃入大蟒口中,挥舞利剑,在蛇腹中左挑右刺,上下翻滚。巨蟒被杀死了,段赤诚也英勇牺牲了。风平浪静之后,人们把蟒蛇打捞上岸,剖开蛇腹,把段赤诚尸骨安放在马耳峰下,立他为本主。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蛇骨烧制成砖块,建了一座十六级宝塔,人们称它为“蛇骨塔”,历千年妆点着玉洱银苍,成为陪衬大理三塔的又一盛景。

图片

看。这白族小伙为拯民于水火,又践行着儒学“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道德哲学。

大理这地方,不仅人、神行仁义,就是禽兽也不例外。

《水经注》载:“叶榆县西北八十里有鸟吊山,众鸟千百,为其群会,鸣呼啁哳……”相传每年中秋节前后,百鸟来此朝拜凤凰。有一年,正当百鸟与凤凰欢歌畅舞之时,山上突然下起鹅毛大雪,百鸟冻得发抖。凤凰也感到奇寒无比。凤凰是百鸟之王,完全有理由叫百鸟拔下他们的羽毛来给自己御寒,但她并没有这样做,反而毅然拔下自己的羽毛分给百鸟,叫它们迅速离开。当百鸟全部脱离危险,安全飞走的时候,凤凰的羽毛也全部拔光,无力抗拒风雪袭击,冻死在山顶。从此每年七八月间,到了凤凰殉难的日子,“百鸟群会,雉雀来吊,特悲为义”。人们就把这山叫鸟吊山,山下的坝子叫凤羽坝,流过坝子的河叫凤羽河。多么好的名字,多么好的地方啊!

图片

看,大理这地方,无论是人还是是神,就是鸟雀、山水,以至一石一木都被儒学“磁化”了。不过以上只是传说,下面要讲的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

上世纪中叶,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回族汉子杜文秀“竖义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剪除贪污,出民水火”,在大理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其檄文说:“满清僭位以来……妖官偏袒为计,石羊启衅,池雨皆殃,强者呈鸱张之威,弱者无鼠窜之地。尔时百姓若倒悬。可妖官犹安然高枕,置苍生不问,弃黎庶如遗……民不聊生,人心思乱。本帅目击时艰,念观民瘼……爰举义师,以清妖孽,志在救劫救民……”看,这位农民起义领袖,举义旗还是为了“拯民于水火之中”。他的政权受到了大理各族人民的拥戴,坚持了十八年之久。后来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军兵临城下,要屠城。杜文秀眼见重兵压境,大势已去,为了保全大理城数万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决定献出自己的生命。

图片

这就是杜文秀在大理的元帅府(现在辟为博物馆)

1872年12月26日,杜文秀按照回族风俗,浑身裹素,请阿訇念过《古兰经》,然后与家人一起服下孔雀胆,从容出城,前去清军,慷慨赴义。清军得知杜文秀已经服下毒药,慌忙砍下他的首级,邀功行赏……唉,洪秀全们若有杜文秀的人品,太平天国的下场就不会那么惨了!郭沫若呀郭老,假若您还健在,再给我们写一出《孔雀胆》,该多好啊!

图片

这位农民起义领袖,从揭竿而起到慷慨赴义,自始至终践行着“拯民于水火之中”的道,拿今天已经不大时兴的话来说,可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死而后已了。

今天,当你来到大理县博物馆,当年杜文秀紫禁城门柱上的对联仍历历在目:

提三尺剑以开基推心置腹重见汉高事业;

着一戎衣而戡乱行仁讲义俨然周武功勋。

汉高事业就不说了,这位大理回族汉子所要推行的也正是孔子一生所向往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事业啊!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什么样的山水就造就什么样的人品。大理以她特有的内在美,充分展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当你来到苍山斜阳峰脚下的“将军洞”时,相信更有一番感慨。

图片

这将军就是天宝十三年,率兵七万,再征南诏,全军覆没,沉江而死的那个李宓。后来白族人民把他奉为当地的保护神,这座将军庙就是特为他而建的。如今这里已经辟为苍山公园。——看吧,中原兵卒的尸骨扔进了“万人坑”,唯他独享此庙,难怪跑官要官之风,蔓延不绝,还越刮越猛。

庙为三进,正门题匾“唐李公之庙”,对联曰:

数历沧桑攘攘来人犹叹将军丧洱海;

几经风雨熙熙去客且看志士建苍山。

匾额、对联没有把他当不义之战的败军之将,很宽容地客观地评价了李宓。来到第三进,一些善男信女题的“匾”和“联”就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抄一些如下。匾有:“护国佑民”,“气壮山河”,“高山仰止”,“为国为民”,“济利群生”,“佑我国家”,“有求必应”……对联有“往事越千年赤胆忠诚凛凛德操垂千古;功绩传万代护国佑民赫赫英灵济民生”,“忠孝两全惟将军一堂健美;烽烟虽万里这斜阳百世流芳。”……为节约篇幅不再抄了,您最好亲往观赏。

天宝战争是唐朝乱臣贼子上下勾结,对南诏发动的一场破坏民族大团结的不义之战,是安史之乱的序曲,给南诏及中原人民带来了无限的灾难,李宓就是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之一,他送死当炮灰,全军覆没,罪有应得,有什么值得褒奖的呢?中原人民痛恨杨国忠,把他打入另册,李宓正是他的走卒啊!何来“济利群生”,“高山仰止”,“为国为民”,“万世流芳”……这样一个遗臭万年的败类,大理白族人民为什么要神化他、赞扬他,这是为什么?是不是让你感到莫名其妙呢?现在让我试来诠释,同不同意由你了。

图片

天宝战争是南诏不得已应战反击。战后南诏王阁逻凤说:“天子致讨,战士何辜,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其顾前非,而忘大礼。遂收亡将等尸,祭而葬之,以存旧恩”。阁逻凤还立碑于门,表白归唐之心迹,说“若唐使者至,可指碑澡祓吾罪也”。这说明唐王朝虽然已经由盛变衰,江河日下,朝廷官员腐败,封疆大吏贪暴,大家都为私而不顾国家;但并没有挫伤、动摇被儒学“磁化”的南诏的向心力。这就是大背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理白族人民渐渐淡忘、容忍了李宓的不义;随着国家的统一,大理白族人民仅从职业上去赞扬他罢了。封建社会,爱国和忠君往往一致,战争虽不义,李宓父子终于职守,战败不当逃兵,父子战死,这种操守自然应该赞扬,比玩忽职守强。大理白族既被儒学“磁化”自然就从这个意义上褒奖李宓了。另一方面,从这些匾额、对联中,我们也看到了白族人民的宽厚、容忍,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儒家精神。再后来,蒙古南征大理国时在剑川阵亡的十八名战士也成了当地各村寨的本主,就是在喜州圣源寺中的“神中之王”也变成了蒙古大汗,这正是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推崇儒学,在云南兴办学校,创建孔庙,以祀先圣的结果。将军庙就是在这以后的明朝末年修建的,这样一来问题也就更加明白了,事实上,这些褒奖、赞誉已经远远地超越了那个具体的人李宓,它们寄托着大理白族人民的理想——对自己国家军人的希望吧了!

——不知读者诸君是否赞同,或有何另外的高见,等你发布。

至于“有求必应”……之类,那是在经济浪潮中,人们感到难于把握自己的生活、生产上的吉凶祸福,生老病死,成功失败,富贵贫贱,不得不求助于将军保护,以至于今日香火才越来越鼎盛。这是在目前社会条件下,白族巫教迷信回潮发展的表现,那自然是题外的话了!

大理沐齐鲁春风,成为文献名邦。今天那里的山河更加明媚秀丽。“一望点苍,神爽飞越”,就是历史上的贬谪官员来到此地,也顿增生活下去的勇气,重建事业的雄心。古南诏以她特有的魅力,磁化着云南各族人民。今天,她的魅力更吸引着海内外同胞,甚至万里之外蓝眼睛白皮肤的老外也蜂拥而来。大理有个洋人街,这似乎又是一大奇迹!

图片

大理,你为什么这样迷人呢?是不是因为玛利亚、观世音化为了金花,还是金花化为了观世音、玛利亚!

图片

96年8月28日

2001年7月8日星期日输入电脑

2021年夏编辑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