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信与生活”
微信,是如今重要社交与办公软件(工具),无论各行各业都在使用,其不仅替代了电话功能,让专业的几家央企通讯公司都自叹不如;尤其是收付款功能,解决了出门购物携带现金的难题,以及疫情防控的信息与行程识别功能,所以现如今人们离不开手机,更离不开微信等互联网的深度陪伴。
可一些体制内的朋友们却谨小慎微,一般不敢轻易发圈,生怕那一条信息“犯忌”违反意识形态,甚至有的无奈只能装下“高冷”,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里面空空如也,逐步养成了基本长久不发圈,所谓的微信朋友圈仅仅成了观众,甚至有的只能无奈、并不情愿发一些“工作事务相关动态”等。想想,时常发圈也好,屏蔽、设置隐私也罢,或许都很正常,无非都是个人的兴趣与爱好罢了,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的人喜欢“静”,有的人则喜欢“动”,动与静,也都在体现每一个人的不同生活方式而已,但过于压制自己情怀,不能堂堂正正表达自己内心世界,不能直视人生掠影,却又彰显“高冷”,则未免有点“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感。更何况若干年过后,无论朋友圈(互联网)留下何种心声与印记,我想都是一种宝贵记忆,一种历久弥新的重生,翻阅开来,会领悟尘世的纷纷扰扰与苦辣酸甜。相比没有回味(印记)可追忆,则要幸运很多,也会在自己青春流逝岁月里没有遗憾。毕竟只有不断回顾过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只有不断总结自身不足,才能更好地自勉与反思,如同“吾日三省吾身”并在与时俱进中,以顽强毅力和自强不息精神穿越人生道路的“雨雪风霜与艰难坎坷”。
芸芸众生,生活方式、习俗都会各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使命与价值观”,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模式,丰盈自己生活时空,让精神世界不匮乏,这就是快乐初衷与源泉。所以不要嘲笑有的人经常发圈,说他(她)无病呻吟、过于高调;也不要评价有些人不发圈,就说他(她)不懂生活情调,因为这些除了一些特定因素与环境外,还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诠释,人生一旦养成习惯和固定模式,都会很难更改。
其实,透过微信等互联网社交平台所折射,世间其实无职业贵贱之分,也无绝对的领导与群众之分,光阴弹指挥间,人生很多时候应该“只争朝夕”,可以不拘小节,不必要活得“谨小慎微”,甚至“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若能调整观念,解放思想,时刻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劳动),热爱集体及周围身边的每一个人,做到堂堂正正,积极、乐观的传播一些正能量,偶尔也好、经常也罢的表达一下自己心声,给自己心灵时空解压,其实,一切都无所谓,绝对不是矫情,也不要顾及发圈后别人感受,这样才会活得坦然、自信,也会在百舸争流中渐渐释怀。否则连发圈都变得谨慎,小心翼翼,不能随心所欲,则等同失去了“率真”,生活的藩篱就会使人压抑或茫然。只有懂得适度释放一些负累与天性,才不失真正“直视”自我,活出自我......
完:书写于2021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