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读后感
《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读后感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作为人民群众凭借勇气和毅力战胜天堑的重要佐证,红旗渠除了是一条民生渠以外,还是一部精神史诗。工程的雄伟和精神的内涵使得新时代的人们有必要知道更多关于红旗渠不为人知的历史,领悟红旗渠的精神品质。正是如此,一般以介绍红旗渠及红旗渠精神为主题的著作——《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一、《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内容概述
《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是由作家杨震林创作的纪实性文学作品,该书从红旗渠建设者后人的视角,对“为什么要建设红旗渠”“为什么敢建红旗渠”“为什么能建红旗渠”三个问题进行的思考和回答。书中详细梳理了红旗渠从酝酿到决策,从动工到建成的波澜壮阔、战天斗地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一项看上去不可能被完成的任务如何在前仆后继的普通人的努力奋斗中得以慢慢实现的历史画面和感人事迹,真实还原了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用双手创造“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奇迹的历程,使我们能够更进一步地接触到和感受到红旗渠精神的真正内涵和现代价值。
二、《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读后感
《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既是一本介绍红旗渠的书,也是一种传播红旗渠精神的载体。通过阅读这本书,除了感动于工程修建时的艰辛和挑战以外,还为劳苦大众努力改变生存状况所表现出的强大精神气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一组值得牢记的数字
在《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的封面上,赫然写着一组数字——“红旗渠全场1500公里 削平山头1250座 凿通隧道211个 架设渡槽152个 挖砌土石方1515.82万立方米 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仅红旗渠所用的土石方量,相当于用太行山石,在从哈尔滨到广州3000多公里的距离上,筑起一道高3米、宽2米的‘长城’”。这组数字向我们真实而又生动地展示了红旗渠作为一项工程的艰巨性和挑战性。并且,这项工程是在缺少工程器具的20世纪60年代开工完成的,削山头、凿隧道所使用的大部分是斧头、锤子等传统器具,土石方的运送也是通过手抬肩扛。这种通过人民群众没日没夜艰苦奋斗的年代完成的工程,是值得每个现代人所敬仰和铭记的。
红旗渠的数字,既是我们认识红旗渠的角度,也是我们见识人的力量之伟大的证据。正是因为这组数字的存在,才使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完成了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什么是愚公精神。
(二)一种敢破天堑的精神
红旗渠的内涵,可以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理解。在书中,作者提到,红旗渠并不仅仅使一条物质意义上的石砌水渠,更是一条承载着价值追求、凝结着勇气智慧、蕴含着创新创造、流淌着奋斗气质的精神之渠。对于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的河南林县的人民群众来说,如何彻底改变“水缺贵如油”的生活状况,是普遍关注的生存问题。而正是考虑到水对于林县群众及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林县县委才决定修建一条“人工天河”,从巍峨的太行山上开凿出一道渠,引漳河之水入境,真正解决缺水的问题。然而,正如书中提到的,只有修渠的想法还不行,还要有修渠的勇气和魄力,因为在高耸入云的太行山上凿出通道引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还可能存在牺牲生命的状况。然而,在面对生存的挑战时,林县人民并没有为天堑所折服,而是拿起手中的锤子、凿子、斧头、竹筐、扁担等简单的工具,开始一锤一锤地凿,一块一块地搬,一车一车地推,而最终,原本看似无法完成的工程,在林县人民的手中真正实现了,漳河的甘水终于流入了林县。
显然,这种敢破天堑、不畏凶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和牢记的。虽然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挑战,但并不能因为太难而选择放弃,而是要从解决根本问题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和探索,在摸索确定正确方向后,就要一锤一锤、一凿一凿地做,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成功。
(三)一则追求幸福的故事
如今,我们在感受红旗渠的雄伟壮观的同时,也应当对前人为追求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故事保持由衷的钦佩和羡慕之情。通过《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十年的修渠时间内,林县前后有30万人参加到工程建设中,这其中大多数是父子、母女、兄弟、姐妹齐上阵的场面,改变命运的意志使他们斗志昂扬、干劲十足。同时,诸如没有工具自己做,口粮自带,石灰自烧,水泥自制,炸药自造的情况也充分证明了群众并不是盲目地干,而是创造性地干,巧干、快干,也正是如此,修渠期间涌现出了诸如马有金、吴祖太、任羊成、常根虎、王师存、路银等一大批能工巧匠、先进模范。这些为追求幸福生活而不惜牺牲青春甚至生命的人们,是我们国家“最美奋斗者”的真实写照。
《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中介绍的红旗渠人物,既是我们需要经常回忆的先进楷模,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努力追求幸福的内在精神动力。当我们处于迷茫的状态时,可以回想一下那些能工巧匠的故事,用前人的故事来激励我们如何坚持自己的初衷,以看似微小的努力来追求实现自己真正渴望获得的幸福。
(四)一部党群同心的史诗
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开始修建红旗渠时的场景一点都不夸张。当时的林县既没有先进的技术,也没有丰富的物资,有的只是想改变自己及子孙后代命运的普普通通的人。而为了保证红旗渠这一造福子孙万代的工程能够顺利完工,林县党委想尽了一切的办法来动员和凝聚群众,为工程的有序开展和最终建成提供了强有力的力量支持。《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中为我们介绍了包括杨贵、李贵、李运保、秦太生、周绍先、王才书、马有金、张中和在内的一大批优秀的党员干部,正是他们与群众同吃住、共甘苦的行为,使得群众不仅没有因为工程劳累而退缩,反而愈干愈勇,最终完成了预期的工程任务。
红旗渠,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背景下的现实生活和劳动写照,其除了展示人民群众的勇气、智力以外,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团结群众、引领群众干大事、谋发展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也表明了广大共产党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的责任心和使命心。
人物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红旗渠及其背后的红旗群精神,是需要新时代的我们更好领悟和传承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克服各种现实困难,改变自身境遇,实现更好发展的精神动力所在。《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从现实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红旗渠工程和红旗渠儿女的精彩事迹,是值得我们经常阅读和思考的精彩著作。
- 好文笔!!2022-02-10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