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之南多神奇──龙南及古八景

07-04 作者:古古

龙潭之南多神奇

──龙南及古八景

赖 建 青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这句古语说的是在人类生存的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神奇现象,而且其中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奇特……

位于岭北江南交汇处有“江西南大门”之称的龙南是千年古县,始建于南唐时期,县域面积接近五千平方公里(含300年前划走的定南县和100多年前划走的全南县)。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龙南只是江南一个毫不起眼的山区县,而在古代却有着“南国明珠”的美称,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却有很多大自然赐予的神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龙南,一个有龙的地方,因位于“百丈龙潭之南”而得名。相传数万年之前,龙南桃江河来了一条呑啮人畜残害百姓的孽龙,红鲤精战它不过就请来东海小白龙为民除害,可诛杀孽龙为民除害的小白龙却因违反天条被关进百丈龙潭,并以龙头塔镇之。

按照“龙头塔不倒,则小白龙就不能回东海”的天意,百丈龙潭对面山上的龙头塔至今仍矗立着,说明小白龙就还在龙南,也就是说龙南是一个有龙的地方。

在象征“世界钨都”的四大矿山中,龙南就拥有其中的两座:岿美山、大吉山,因此被誉为“世界钨都的半壁江山”;

在全世界极为珍贵的重稀土资源,龙南就拥有将近百分之八十,因此被称为“世界重稀土之乡”;

龙南是全国唯一一座没有住过皇帝的京城(京城与其他城市的区别是开设有八座城门,寓意为皇帝在城里可以接受八方来朝,不是京城的只能开四座城门。),古代对建筑有非常严厉的规定,没有皇帝的特许私自按京城格局建造即是意为不轨,是要按篡逆谋反论处的。龙南古城能按京城格局建成,无疑是得到了皇帝特许的。

相传是千百年前,龙南一许姓官员在京城辅佐皇帝数十年,也深得皇后喜爱。他告老还乡时,皇帝亲自送其出京城,皇后也跟随相送,许某频频回头与皇后四目相望。皇帝怪问其回头之故,许某急中生智说是想多看几眼京城,看到京城就如看到万岁的龙颜。皇帝听了大喜,当即颁旨准许某在家乡按京城格局建造,于是才有了龙南这座小京城。

传说中的八仙以及云游高僧都说龙南虽然出不了天子帝王,但却是会出旷世奇才的地方。

龙南是保存最多客家围屋的地方,二十多年前,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三千多个代表齐聚龙南,明年世客会将再次在龙南召开。

龙南是明代大儒心学大师王阳明“龙南立心”并最喜爱的地方,“他日巾车若归隐,应怀乡阊与兹土。”他亲笔题写刻在龙南玉石仙岩洞中石壁上的诗歌,明确地表示将龙南看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

龙南得天独厚,不仅山青水秀风景优美,还有八处大自然恩赐的神奇,即“龙南古八景”:

一、东山笑钟

有人说是“东山晓钟”,可如果是这样就毫无意义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都知道,古代因为没有钟表掌握时间,在县级及以上的城市东门旁都会建一座钟鼓楼,用大铜钟或鼓分早晚来报时,也就是“晨钟暮鼓”。那既然是各个城市都有的,怎么就单单是龙南的钟楼成了景致呢?

其实龙南古八景中的不是“晓钟”,而是“笑钟”。

一字之差,谬之千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原来,之所以能成为古八景的是龙南钟楼上的铜钟,从外形看似与其他各地的一样,可钟声却非常特殊。即无论在清晨黎明或是黄昏傍晚敲响铜钟,那宏亮钟声后袅袅悠长的余音中都隠约能听到很多的笑声:有男性爽朗开心的笑声、有女性娇柔清脆的笑声,也有童稚无暇的笑声……而且拂晓和黄昏不同的时间、春季和秋季不同的季节都有不同。

龙南的“东山笑钟”被人发现后,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周边各地有许多人专程来龙南聆听妙音,千百年来络绎不绝,直到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钟楼毁于战火,铜钟不知所踪。

也曾有很多人想从造型、铜质、钟壁的厚薄、钟外表上的纹饰等各个方面考究这“笑钟”的奥秘,看它到底与其他的铜钟有什么不同,可都没有结果。

这或许就是上天赐给龙南的神奇。

二、西山挽月

太阳每天早上从东方升起,月亮每天晚上从西边升起,这是大自然安排的规律和现象。

有人说龙南古八景中的是“西山晚月”,这也就毫无意义了。因为各地的傍晚都会有月亮从西山升起,怎么龙南就把这种普遍现象当成自己特有的景点了呢?这也未免太没有品位了吧。

其实,龙南古八景中的是“西山挽月”。

“西山晚月”和“西山挽月”也只是一字之差,可意思却完全不同。

在龙南城西建有一座道观,观名叫“西山观”,观里供有三大天尊的立像。

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月亮升起的高低走向和方位都会有所不同。可令人不解啧啧称奇的是无论是哪个季节哪个方位,晚上只要有月亮出来,西山观的三座天尊立像上都会照有月亮的清辉。而纵观全国各地的道观都没有这种现象,似乎只有龙南西山观供奉的天尊“挽”住了月亮。

这奇特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纷纷从各地来到龙南前来观瞻,于是才有了“西山挽月”的景点。

三、雁塔朝烟

在龙南古城西南方向郊外四里处有“五马山”,也有人称“五公山”,形如雁阵排空。故其山上的古塔人称“雁塔”。有人说“雁塔朝烟”是每天早上有晨光雾气缭绕,塔身就好象在烟雾中……这是望文生义的说法。我们知道,全国各地有几万数十成百万各式各样的塔,早上也都会有晨光雾气缭绕,也就会有无数的雁塔朝烟、云塔朝烟……

龙南古八景中的“雁塔朝烟”是怎么一回事呢?

雁塔的对面是窑头村,中间隔着逶迤北去的桃江河。

自古以来直到改革开放的千百年间,村民百姓煮饭炒菜烧水都是用柴火灶,烧的是茅草木柴。后来有人发现,只要窑头村早上有村民家烧了柴火灶,隔了一条桃江河对面山上的雁塔顶上就会冒出缕缕炊烟,而且在弥散的炊烟中还能闻到茅草木柴那淡淡的清香,非常奇怪。

这种奇特的现象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十里八乡的百姓都纷纷前来观赏。然而,没有人能解释这个奇特的现象,于是才有了“雁塔朝烟”的景致。

“雁塔朝烟”的景致一直延续到人们开始改变燃料,不再使用柴火灶的时期。

四、金钩牧笛

说起牧笛,人们都会想起牧童吹的竹笛;而金钩的牧笛却是大自然吹奏的“树笛”。

在城郊金钩村的东部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千年老柏树,在其约三米多高不是很粗壮的树干上却天生有九个大小不一参差错落的树洞,这些树洞相通相连或不相通。有趣的是每当有风吹来时,这些树洞就会发出呜呜的响声,仿佛是有牧童在吹竹笛,抑扬顿挫,而且声音分时段、风向以及风力大小而不同,似乎在吹奏着不同的乐曲,不由得令人啧啧称奇,由此被人们誉为“金钩牧笛”。

这棵千年老柏树自清朝光绪年间开始出现枯萎,至民国时期就完全枯萎了。

五、龙头雪浪

在龙南西北方向龙头滩旁的桃江河中有一排巨石横亘着,相传当年小白龙砍下的孽龙头化作了龙头滩,而孽龙的身子则横亘在河面上化成了这排巨石,欲挡住汹涌北去的江水。这里正位于河道下坡的急流处,飞泻而下的激流冲在巨石上,卷起阵阵翻滚的滔天浪花,十分壮观,人们给这道龙头滩旁滚滚的浪花奇观起名为“龙头雪浪”。

六、西河银底

在通往县城的桃江石桥下的河里,有一处引人注目面积约一个多平方米的水面,这处水面无论旁边的河水多么混浊都始终明净,清澈见底,这奇特的现象无法解释。

自古以来,住在桃江乡的村民百姓要过河进县城,由于没有桥,只能坐竹筏子或小船,水深浪急,经常发生危险。当地袁公心地善良,欲筹集资金为百姓建一座桥。梦中得一老翁指点,在自家院落墙角地下挖得一瓮金银珠宝,正好能凑足建桥的资金。

可就在桥快建好时,最后一个桥墩却屡建屡塌,百思不得其解。

袁公为此碾转难眠,梦中又得老翁指出有家人藏私。昱日经查询,方知妻子藏了一枝精美的金簮银钗,遂将此宝投入桥墩旁河中,顿时化作一汪碧水清流,桥墩方才建好。

自此,千百年来桃江河中就有了这汪清澈见底令人称奇的景观──西河银底。

七、玉石仙岩

在县城西郊杨坊村的土坡上,突兀有两座银灰色外形奇特的山峰,就是龙南古八景中的“玉石仙岩”。

为什么在这四周数十里没有山的土坡上会突兀出两座石峰呢?。

相传在几万年前,八仙中的铁拐李发现龙南四周群山环抱,而且龙气氤氲,应该是出真龙天子的地方,可美中不足的是北面有个名叫石峡山的缺口走泄龙气,就挑了一担玉石想去把这个缺口补上。张果老知道此乃天意使然,用玉石补缺口是违逆天意,就在半路上拦下铁拐李用酒将他灌醉。铁拐李醒来见时辰将过,赶紧挑起玉石紧赶快跑,可就在快到石峡山的杨坊时一声鸡鸣,扁担啪地一声断成两截,一担玉石顿时掉在土坡上,化成了两座奇峰。

这两座奇峰都有洞,而且洞中有洞。洞中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还有象稳乾坤、大圣回首以及玉镜悬空等许多天然的景观。明代大儒王阳明在洞里也留下了许多反映其心学思想的名篇诗句。

由于这两座奇峰质地如玉,又与八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被称为“玉石仙岩”。

七、龟尾晴岚

“神龙见首不见尾,神龟见尾不见头”。

有人说赣南大地上有两只神龟,一南一北。北边是那只背着赣州城的,龟尾在北门的角落;南边是背着岿美山的,是“龟尾晴岚”。

在龙南最南端与粤北交汇有一座钨矿名山──岿美山,其实这座山的原名是“龟尾山”,后偕音而改之。

这座矿山与周围其他的山没有很大的区别,可后来有人发现,在雨后转晴天气明朗的早晨,这座山的山顶及四周常常能看到海市蜃楼般的幻景,并有一条硕大的龟尾在搅动,交织成晨曦中美丽的幻影,人们称之为“龟尾晴岚”。

然而,“龟尾晴岚”这美妙的幻影不是经常能看到,每个月最多也就能看到两三次。

龙南的先祖古贤发现了这些极为罕见的现象,就将其汇聚成古八景,让后人观赏到这些大自然赐给的神奇。自古以来,有些人望文生义、顾名思义以及想当然地写了一些评说古八景的诗文,然而他们忽略了最关键的所在,那就是龙南古八景绝无仅有的独特性,即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

在龙南还有九十九座石峰汇聚的小武当山、苍劲虬枝的程龙千年古树群、九连山的千年红豆杉、莲塘村的千年罗汉松以及金钩村的千年龙桂树(即丹桂)……

“江西南大门”,粤北江南交汇处的“南国明珠”──龙南,一个充满着神奇的地方。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