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中的几个问号(《闲庭信笔》五十二)
记者的采访作风和思想方法如何,会对采访报道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说过去我对这个众所周知的观点体会还不深的话,那么在读了发生在辽宁省营口市的一场“评说事件”的报道后,体会才实实在在地深刻起来。
今年元月1日,营口市熊岳印染厂原厂长付永长患肝癌去世了。这位57岁到任,年近花甲去世的老厂长,在两年零3个月时间内,带病工作,敢抓敢管,呕心沥血,从严治厂,使全厂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但补亏692万元,还盈利11.7万元。可是当两位记者到厂采访付永长的事迹时,却出现了两种反差极为强烈的评价:一种是部分干部,认为付永长来厂后没有一个月挣钱,还往上报盈利,甚至胡说亏损了七八百万元;还说付永长是政治骗子,来厂搞了两年文化大革命,发动工人斗干部。另一种是工人,认为付永长来厂后生产上升,出口额增加,并计算出实际盈利700多万元;付永长治厂严明,原来干部比工人奖金多一半,他来后降了干部的奖金,亏损时他和干部不拿奖金,保证工人的奖金;他还把干部动员到第一线参加劳动。工人认为,少数干部的评论纯属一派胡言。
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摆在记者面前,听谁的?听前者,付永长就是个坏干部;听后者,付永长就是个优秀干部。这件事在营口市委、市政府的协助下,终于作出了结论:付永长是个一心为公的好干部。那些怀着个人目的对付永长进行攻击诽谤的人,包括一名党委副书记在内,受到批评和处分。
一场风波结束了,在记者面前却留下了一连串的问号:
问号之一:如果记者的采访作风不深入,仅在厂领导和机关干部中一问就了事,那会是什么后果呢?那就有可能把付永长作为一个坏干部的典型去报道,付永长也许会含冤九泉。这时,记者也许还会振振有词地说:“我们的调查是有根有据的。”
问号之二:如果记者是受人之托预先给付永长定一个调子,或者是坏干部,或者是好干部,那会是什么情况呢?这时记者就会随意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以完成自己的报道。这真是列宁所说的:客观世界如此纷繁复杂,人们可以随时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证明任何一种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报道不管正确与否,他都会振振有词地说:“我的报道是有根有据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问号之三:如果记者采访作风比较深入,认真听取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论,那情况又会怎样呢?一种是负责到底,如同前面所说的那两位记者一样,会同市委调查组,将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写出具有相当深度的报道,还解决了厂里存在的隐患;另一种是遇难而退,不了了之,记者还会找个借口说:“付永长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无法进行报道。”这种说法,自然也是无可指责的。
由上述三个问号可以看出,记者的采访作风是否深入,思想方法是否全面客观,责任心是否强烈,对正确的采访报道以至于对一个企业或单位形势发展的影响,是何等重要。如果对营口市熊岳印染厂采访报道的两位记者,采取的是前面两种报道作风和思想方法,抑或是遇难而退的态度,那么付永长的先进事迹,不是埋没不传,就是被颠倒黑白,做出错误的报道。而这种情况中任何一种情况的出现,对我们的记者都是极不光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