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说(《闲庭信笔》七十七)
)孔老夫子有一句名言,叫“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正名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当了掌握实权的丞相不满足,还要设法当皇上;当了代总理不满足,还要千方百计去掉“代”字;甚至当了最宠爱的小老婆也不满足,还要费尽心思钻进大老婆的行列。总而言之,做到名实相符,方才甘心。
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来看,“名”为形式,“实”为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所以,有了实权就要求正名,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的皇帝柴荣驾崩后,任殿前都检点,掌握着实权;而柴荣的儿子才刚满六岁,不过是上学前班的年龄,名为皇帝,实为摆设。于是,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正了名,方才心满意足。还有比他早近400年的武则天,在丈夫李治去世前就手握着朝廷大权,丈夫一死,她就由后台走向前场开始正名,改国号唐为周,当上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尽管赵匡胤搞兵变,武则天当女皇,一度遭人非议,但他们都不过是把眯叫猫,把田鸡叫青蛙,变昵称为直呼其名而已,并无可以过分指责之处。
可是,历史上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有其实而不争其名,有其权而不争其位的情况。最早的就是西周早期的周公姬旦了。当周公的哥哥武王姬发去世后,儿子成王姬诵继位。此时成王年幼,朝中大事全由周公辅佐。周公虽有实权,却没有想到要当皇帝,一生没有正名,直到成王长大成人他交回皇权,退位称臣。还有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姿容绝代,独宠后宫,举国上下没有一个女人可以居她之上,可她直到马嵬坡殒命之时,仍然居于贵妃之位,从未向皇上要求过册封她为皇后。这种历史现象同前一种争名夺位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历史就是这样的复杂,有的为争名争利不遗余力,有的则对名利表现出异常地冷淡。究竟谁优谁劣,从历史结局中也很难看清。但有一点应当肯定,关键在于务实,有了实,有名也罢,无名也罢。如果不顾实际,在名上做太大的文章,有可能名存实亡,或名实皆亡。在这一点上,三国时的曹操是很聪明的。他身为东汉丞相,大权独揽,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他就是不当那个皇帝。当时吴国国君孙权曾上书要他称帝,可曹操说:孙权小儿,是要把我放在火炉上烤呀。实际上,不是曹操不喜欢皇帝那个名分,而是当时不正名比正名好,一旦正名,国贼的骂名就会如飞蝗而来,使他成为众矢之的。到那时,不要说皇帝,甚至那个丞相的位置也会坐不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