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你走得太匆忙

11-21 作者:行动者

老朋友,你走得太匆忙

正月十四突然听到王儒在春节前去世的消息,一开始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拿起手机想跟好友吴志春核实,忽然想到明天是元宵节,万一消息是真的也会给他添堵。两天后的早晨我拨通了吴志春的电话。志春说消息是真的,并发来一篇悼念文章。

我与王儒的交往是从1992年开始的,屈指算来整整三十年了。当时我在赤峰市松山区任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是年九月份他带队到松山区检查工作。当时我刚刚接触组织工作,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熟悉,他时任自治区组织部党员管理处处长,是这方面的专家。在接待活动中我多次请教有关农村基层党建方面的问题,他非常热情地对我进行了指点。他说,农村党建重点是抓好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班子建设重点是选一个过硬的村支部书记,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党员队伍建设重点是搞好党员教育和发展。接触时间虽然短,但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以后的友谊打下了基础。

王儒1955年1月出生在清水河县一个基层干部家庭,1974年1月在清水河县北堡公社参加工作。1980年5月调到县委组织部工作。1988年调到自治区组织部党员管理处,这之后还借调到中组部工作了一段时间。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在组织部门工作的经历再加上本人的勤奋好学,王儒不仅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功底,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组部的工作经历开拓了视野,使他成为自治区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专家。

1995年我调到赤峰市委组织部工作,因为上下级关系与王儒的接触多了起来。第一次到呼市开会,散会后他带领我到与组织工作业务有联系的自治区组织部各处室接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他对我说,赤峰市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赤峰市农村党员数量最多,基层组织建设搞好了,对全区都有带动作用。基层组织建设要抓重点、抓特色、抓亮点。根据他的指点,我们提出了“专项推进、重点突破、典型引路、突出特色、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要求每个旗县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都有自己的重点、特点、亮点,带动整体工作上台阶。

王儒对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建树,与他勤奋刻苦有直接关系,他很好地践行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除了自学之外,多次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习,特别是抓住了接触党建理论专家的机会虚心求教,真是“名师出高徒”。(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王儒非常热爱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他经常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只要功夫下到家,一定会出成绩。从事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刹下身子,要甘于寂寞,要脚踏实地。上级指示精神不能照搬照抄,只有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才能有实效。老百姓最务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最忌讳摆花架子。

王儒对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非常熟悉,这与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有关,他跟我说他跑遍了全自治区100个旗县市和500多个乡镇苏木,将近1000个村。每每谈起工作如数家珍,还经常向我推荐其他盟市的好经验,得到了我们由衷的钦佩。

后来我到宁城县工作,他经常到宁城县调研。2000年在“三讲”活动中,他任自治区“学教办”主任。宁城县为了密切干群关系,为老百姓办实事,开展了“走百村、进千户、访万民领导干部大下乡”活动,他感到这个活动很好,他帮助总结这次活动的做法,在全自治区推广,把我在下乡活动中写的“下乡日记”推荐给《经济日报》发表。

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我向他汇报了汐子镇副镇长戴成均忘我工作以身殉职的事迹,他敏锐地发现这是“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马上派员到宁城县考察。请示自治区有关领导后,以“乡镇干部的好榜样”名义,把戴成均树立为全自治区的典型,随后戴成均的先进事迹中央各大媒体进行了报道,他还组织宣讲团到各盟市进行宣讲。

学习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王儒作为学教办负责人非常重视试点工作,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第二个阶段,他亲自抓了宁城县小城子镇的试点,多次到小城子镇现场指导,他注重活动的实效,因地制宜把学教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在活动的形式内容上做了很多创新,中央学教办专门听取了小城子镇试点的汇报,评价这个试点有新意。2002年宁城县被评为全国“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先进单位。

“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结束之后,王儒多次强调巩固学教活动成果要在创新载体上下功夫,探讨学教活动长效机制。宁城县针对乡镇工作存在的“强迫命令”、“瞎指挥”等惯性思维,提出了乡镇工作“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的三个转变活动,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服务人民群众,在各个乡镇建立“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便民服务热线”,实行了“首问责任制”、“代办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制度。王儒总结了这些做法之后,在全自治区推广了宁城县在乡镇建立“政务大厅”的做法,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随后,我调到赤峰市政府工作,主抓劳务输出。2004年6月王儒调到兴安盟工作,分管工作中也有劳务输出一项。我打电话向他询问这项工作有什么诀窍?他说,劳务输出工作重点在农村,完全可以把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些做法移植到劳务输出工作上。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我们提出了乡镇党委为主导、村党支部负责、发挥中介作用、对接劳务市场、加强宣传引导、依法维权、开展“春风行动”等一系列措施,使全市劳务输出工作马上出现起色。

2004年11月我也调到兴安盟工作,在一个班子工作,对王儒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王儒不但是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专家,对经济工作也很在行,特别是他在工作中形成的广泛的人脉关系,使分管的招商引资工作得心应手。到兴安盟不久,他多次到杭州、长春对接,成功地促成了浙江省、吉林省党政考察团访问兴安盟,帮助两省的企业项目落户兴安盟。在负责招商引资工作期间,多次到中央各大企业推介兴安盟,推动各大企业到兴安盟考察,为各大企业项目在兴安盟落地不遗余力。正因为他在兴安盟招商引资工作卓有成效,2011年8月,提任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自治区西部开发办公室主任。退休后到国家发改委下属“一带一路”研究院任副院长,也无不与他人脉广、熟悉招商引资工作有关系。去年年底还有消息说他到兴安盟扎赉特旗对接招商引资项目,仍然心系兴安盟这片热土。

王儒人脉广朋友多,我也受益良多。2007年我在阿尔山市工作,驻蒙古国大使建议阿尔山市联系吉林省图们江开发办公室,共同推进“两山铁路”建设。当时我们对吉林方面不熟悉,一时间联系不上。王儒通过吉林省委同志的帮助,不仅吉林省图们江开发办公室接待了我们,分管此项工作的副省长还抽时间接见了我们,使我们能够参加图们江开发协调的一些重要活动。2008年盟委主要领导交给我们一个课题,需要到安徽省考察,王儒帮助我们联系了省委有关部门,省委组织部的同志接待了我们,使我们对这一课题掌握了第一手材料。

王儒交朋友比较广泛,党政机关、工商企业、文化教育等各界都有很多朋友。交友多而不滥是他交友的特点,他交朋友有原则有底线,较少有利益上的考量,他的朋友基本上都充满着正能量。从事组织工作多年阅人无数,在识人用人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与朋友交往中,一旦发现哪位有不妥之处,他往往淡化处理,因而能独善其身,这也许是至今没有听说他卷入哪个腐败案件的原因吧。

投入真情是人们喜欢与王儒交往的根本原因。王儒对朋友满腔热情,朋友的事情就是他的事情,朋友的困难就是他的困难,无论谁有困难找他帮忙,他都会不遗余力,给朋友的印象往往是雪中送炭超过锦上添花。朋友的请求如果超出了他的能力,他也不会一推了之,一个点子、一句忠告、一番安慰的话也会给人以欣慰。

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是王儒的交友之道,在王儒的朋友中有很多年轻人,有很多基层和下属单位的同志,他礼谦下士一视同仁。随着职务的提升,对朋友依旧谦谦有礼,从不打官腔。朋友在他那里得到关爱、温暖和尊重。

待人宽厚是王儒与朋友的友谊能够经年恒久的另一个原因,我们两人虽然是无话不谈的老朋友,但也有对人对事看法不一致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发生面红耳赤的争吵,有的时候也会一言不合拂袖而去,事情过去之后他能宽厚地一笑了之,分歧没有影响我们的友谊,反而因彼此坦诚相见友谊更深厚了。

据我观察王儒有两大爱好,一个是喝茶,一个是书法。喝茶的功夫可以说到了茶道的水平,什么季节喝什么茶,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青茶、普洱茶……如数家珍,产地、品质、特色、功效……面面俱到。每年清明谷雨时节总会有各地朋友邮来各种茶叶,有的时候刚刚拆开邮包,茶叶就被身边的人瓜分掉了,他也不生气。关于书法他自我标榜是有“童子功”的,九岁开始练习楷书,后来师承著名痩金体书法家徐俊英老师。多年坚持不懈的练习,书法有了一定的功力,不少同事向他索取墨宝。他说退休后有空闲时间了,一定创作一幅上等精品送给我。可惜没有等来他的“上等精品”,却传来了他去世的噩耗。

回想起我们三十年的友谊,就像桃花潭的水,清澈而深邃,没有利益交换只有志同道合,没有尔虞我诈只有推心置腹,没有相互利用只有守望相助,没有密谋算计只有心灵契合,是真正的君子之交。王儒的朋友多,我不一定是他最重要的朋友,但他一定是我最重要的朋友,他比我还要年轻几岁,竟然先我而去,唇亡齿寒之感久久不能散去。

人们在为去世的同志写悼词总有一句话,某某同志的逝世是一个重大损失。我认为这是一句套话、誉美之辞,王儒的去世使我改变了看法,王儒的去世于公来说自治区失去了一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专家,于私来说我失去了一个心心相印的好朋友,一想起来就心痛不已,于是写了上述文字纪念他,纪念我俩人生这段珍贵的友谊。

斯人已去,其风范长存。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