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的包谷,林树森的路
距官方公布贵州省原省委书记孙志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后不到半年,官方又公布了对孙志刚立案审查调查,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孙志刚作出逮捕决定的消息。
在官方的通报中,孙志刚被指“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力,阳奉阴违,搞‘七个有之’,任人唯亲,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在干部考察中搞非组织活动,对抗组织审查”,“违规多占住房,在生活保障方面谋求特殊待遇”,“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利用职务影响为其子经营活动提供帮助”,“干预和插手司法活动”,“对配偶、子女失管失教”,“将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异化为谋私的工具,大肆收钱敛财,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项目承揽、股份认购等方面谋利”等等,措词甚是严厉。
其实,在官方公布孙志刚接受组织调查之前,民间早有传闻孙志刚将要落马,有关他各种负面消息沸沸扬扬,有人说他纵容夫人在某著名寺庙设点公开卖官;有人说他插手某地煤矿官司,把一个外地老板弄得倾家荡产;有人说他为儿子的生意公开站台,大搞权钱交易;有人说他生活腐化,在某宾馆住宿要求用饮用矿泉水加热作他洗澡水……,种种传言,莫衷一是。
孙志刚在贵州从政5年,从副省长、代省长、省长到省委书记,主政一方的时间并不长。他任内最为出名的莫过于不准老百姓种包谷一事。据说他认为种包谷经济效益不高,要搞产业调整,不允许老百姓种包谷,种了的都要拨掉。我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老家就有长辈打电话给我,说祖祖辈辈种了那么多年的包谷为什么不准种?不种包谷,养鸡喂猪怎么办?村干部把他种的包谷拨了,他要上访云云。我打电话询问一个在乡镇工作的朋友,他说确实是上边的政策,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对政策也不甚理解,可没办法,上边的政策必须执行;但作为变通,他们只对公路边的包谷安排人铲除,只要领导检查不发现就行了,至于不在路边的土地,老百姓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他们也懒得管!
作为一个曾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当时我对这项政策的出台也非常诧异。贵州农村山地多,很多土地零碎、分散,一些石山旮旯的边角地只能种包谷这类旱季作物;再说,现在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失,留守在家大多老弱病残之辈,像种水稻这种需要犁田的劳动强度大的体力活也没人干,种包谷体力活强度小,旱涝保收,成为村民的选择这是自然。包谷价格确实相对便宜,可正是因为它的便宜,用它作饲料养鸡、养猪的成本低,老百姓餐桌上可供的肉食产品才会丰富,这是一个产业链、食物链相互衔接的闭环,一个简单的常识问题政策制定者也不懂么?
种地老百姓比当官的在行,脱离实际的政策自然会遭到老百姓抵制,有些地方闹到发生群体性对抗事件的地步,事情越演越烈,几乎难以收拾,最后,这项匆匆出台的政策只有草草收场,官家发文安抚老百姓,不再强调不能种包谷,而是说老百姓的土地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一场风波就此平息,通过这一场风波百姓也记住了这位不准种包谷的领导,是孙志刚的幸耶,抑或是不幸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近两年,在网上出现了一些怀念贵州前省长林树森的文章,赞扬他以非凡的胆识推进“贵广高铁”的立项、建设,打通了贵州的出海通道,强化了省会城市贵阳在西南的交通枢纽地位,让贵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促进了贵州的经济快速发展。
其实,林树森到贵州工作也就短短四年多的时间(2006年6月-2010年8月)。他主政贵州期间,力主推动“贵广高铁”的建设(该项目全长847公里,实际投资907亿元,比去年落马的李再勇主政六盘水三年,负债1500亿低了六百亿)。据说,当时对是否修建这条高铁争论意见很大,很多人质疑在经济落后、财力紧张的贵州,举全省之力修建这么一条旅客通道是否有必要?尽管争议很大,林树森坚持己见,力主推动,最终“贵广高铁”在他离任后的2014年12月正式开通。
在民间,林树森主政贵州期间传闻得最多的不是他的才干,在沿海地区当政历练出的超前发展战略眼光与意识,而是官场内部的一些秘闻。据说,由于发展理念与路径上的分歧,班子间内耗甚多,争执不断,弄到会上拍桌子指着对方鼻子叫骂的地步;传闻未必真实,但映射出当时纷乱的复杂局面。
好在历史自有公论,是非曲直,经过时间的沉淀,拂去历史的尘埃,人们对往事会慢慢得出公允的评价。谁是只会表面功夫的政客,谁是真正为人民谋发展,办实事的领导,老百姓心中自有评判。那些愚弄百姓的人,百姓自然会将他抛弃,扫进历史的尘土中;那些为百姓作出功绩的人,百姓自然会将他怀念,他的功绩书写在大地上,值得后人去缅怀。
孙志刚的包谷,林树森的路,历史就摆在那儿,百年之后,相信后人会得出公正的结论。“贵广高铁”宛如贵州的出海蛟龙,是林公造就了贵州,还是贵州成就了林公,且让后人去评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