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姑洞
1985年高一年级的春游去寻仙姑洞。
仙姑洞位于乐清与黄岩的交界处,属于雁荡山风景区的一个景点。当有人提议组织师生去仙姑洞春游时,大多数教职工表示同意,但也有去过仙姑洞的人反对,理由有二:一是要乘船过长潭水库,近二十年前某一所高中清明节游该水库时发生沉船事故震惊全国的悲痛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二是仙姑洞在悬崖上,去那里的路崎岖难走,带学生去有着很大的不安全因素。于是引起了一场争论。经过争论,最后大家还是下定决心要去仙姑洞一游,而且达成共识带队的领导和教职工务必人人负责,严密组织,严肃纪律,确保安全。
4月5日是清明节,清晨四时许就吃过早饭,吃过早饭随即步行出发。经过近二个小时的步行,二百多位师生到达了水库的船埠头。师生有序登船,显得空前守纪律。六时半,船开航了。白雾蒸腾,迷蒙一片。风力不小,似乎有些湿润的春天的寒气阵阵袭来。船上有笑声,有议论声,但是没有一丝丝的骚动。船很顺利地到达了彼岸。约七时半,师生全部登岸,沿着平坦的小路步行向山谷进发。路过一村庄时,村外那一颗很大的桃树几乎吸引了每一个师生的眼球。大家相互传递着对这颗桃树的赞美之情。这颗桃树是我所见到的桃树中最大的一颗。树干如中等大小的碗口那么大。满树桃花,娇媚红艳,在早晨的清醒空气中散发芬芳,既表示对游人的欢迎,也展示山村的宁静和优美。人们对桃花总有偏见,只是因为她太美了,美得使花和人一齐嫉妒。其实,桃花在春天给了人美丽的享受,在夏天还给了人可口的足以解渴的果实,同时还给了人可以养生又可以治病的果仁。总之,桃花给与人的恩惠是很多的。人们何必又要贬损桃花呢?
走过了几个村庄后,就开始登山。登山的路上,大家依然有序前进,谈笑风生,但也少不了有学生争先恐后地闹着玩,他们有的是力气。登山途中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不安全因素的,所以也就稍稍放任学生了。山不算低,需要一上一上又一上,才能到达巅顶。途中遇到不少山民,问及还需要多久才能登顶,但是谁也说不清楚。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很难知道我们的登山速度。当然,可能他们也不知道登山的确切路程。十时半许,我们终于跨上了马鞍形的山岗。一到这山岗上,感觉就完全不同了,足下绝壁千仞,光脱脱的,没有树木遮眼,也没有梯地突出,要是一失足就会直滚到谷底,那就会魂飞魄散骨毁肉消。远远看去,绝壁上的小路如飘带一样无依无托。我真有点心惊腿颤。面对此境,大家都静静地小心谨慎地走着,全然没有了登山时的各种嬉闹和高谈阔论。就这样,我们走了约半个多小时,总算到达了仙姑洞所在处。
这个洞在悬崖上,我们沿着小石级盘折而上。这是一个木工尺形的奇洞,洞高约20米,宽约80米,深约40米,有东、南二个洞口。东洞口下临绝壁,南洞口也极险峻。洞内有砖木石结构的三层建筑物。二楼有数石碑,其中一碑刻有清光绪皇帝封仙姑为烈女的一道圣旨,还有一通碑,上刻着“钦旌贞烈 李姑碑记”。另外还有其它石碑,都是清代所刻碑。因年代久远,有些字迹已模糊不清。三楼香烟袅袅,中间供着三清祖师,右侧有仙姑塑像。看来,这里主要是用于从事道教活动的。
其实,这个洞本不叫仙姑洞。它的原名叫穹明洞。因为洞顶似穹窿,洞内幽深而明亮,故称。据传,清朝咸丰辛酉年(1861),台州临海李公岙的女儿李玉莲姑娘,未知何故避难于洞中。同治甲子年(1864),李玉莲姑娘遭强梁侵害。为反抗侵害,李玉莲投崖殉身,死时,神情从容,趺坐如生。光绪帝获知此事后,下旨封她为“贞烈”,后来人们尊她为“仙姑”,并改称此洞为“仙姑洞”。在她殉身的地方建仙姑墓。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女人保守其贞操是极其荣耀的事,其实这是束缚女人的一条锁链。据说三年前有一女子效仙姑的作为,来到这里跳崖,企图做仙姑第二,这是何等愚昧啊!当然,我未知其实情,或许是这位姑娘有着难以言状的苦楚而不得已为之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下午一时许,我们虽然游兴未尽,但不得不启程返回,傍晚时分回到学校。这次春游是历险的,愉快的,平安的,也是给人以许多启发和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