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精神家园:我与非遗档案的故事
是谁第一次传诵“先有鸭鹅城,后有平陵城”的故事传说?是谁烧制出第一个“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蛋壳陶?是谁在大明湖畔目睹黑妞、白妞演奏山东大鼓的第一次音韵铿锵?人们无从得知,但却能够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用脉诊治病的是长清扁鹊,打行炉、走四方的是章丘铁匠。当从档案盒找出厚厚的《秦琼传说》手抄本时,我读到了氤氲在泉城风情里的“冶铁秦家”“贾家楼聚义”;在观看济南皮影戏《西游记》的影像时,我见到了耄耋之年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兴时的依旧风采;当耳畔响起山东琴书《曹鼐不可》的吟唱录音时,我清楚这必定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魏务良、杨珀在“嬉笑怒骂”。且看!是历史上所有知名和不知名的先辈们,创造了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一代又一代的执着坚守,形成了磅礴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赓续着乡土中国的文脉精魂、挺起那大江大河孕育下的铮铮脊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时而起、应势而兴,催促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文化遗产的活态流变、无形价值,背后承载的是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理念、精神内壤和艺术审美。但其从来离不开有形载体,像民间文学的铅印本、石印本和经文,传统音乐的曲谱、锣鼓经和请神词以及传统医药医书医案、口诀等,如同一条条涓涓细流,汇聚成非遗档案的浩瀚海洋,无不提醒着当下:趁着年华尚未老去,请拍下传承人最美的画面,留下世界最真的声音,记录下这每时每刻发生的故事,是为了过去的承继、世代的礼敬,也是为了守住时光里的精神家园。
一、回溯在时光的源头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以记录对抗遗忘、用档案留下时间,这或是这根“芦苇”肆意摇曳的原因吧!六年前,刚刚走出校园的自己因一种奇妙的机缘进入了非遗保护行列,成为济南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的一名新兵。究竟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何为非遗保护?在济南最后会怎么样?对一个异乡人而言,是一片白茫茫的飞地。值得庆幸的是,在主任交待的第一份工作任务——整理第六、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料档案后,在走到办公室一字排开的档案盒前,我一页接着一页翻阅着申报资料,对非遗、对非遗保护的认知变得越来越清晰,也在转瞬间融入了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风土人情。
一个棕色档案盒,是一个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资料,也是一群人在年岁更迭里的固守;一个蓝色档案盒,是一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资料,也是一位民间艺人工匠精神的见证。怀着敬畏之情,跨入非遗档案的广袤,竟生出一番在时光源头上游走的心境!非遗档案,类似古籍文献,整理上要求“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要将公布文件、申报书、图片和影像等资料一律纳入其中,并随着时下生发的纷纭故事进行如实直书般丰富翔实。这似乎是一个没有结尾却又异常繁琐的工作,可在经手一本本申报书、触摸一张张旧照片以及观看一个个视频影像之后,读到的、听到的和见到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济南,是一个有滋有味的济南,更是一个饱含酸甜苦辣、人间值得的济南。
从黄河岸边奏响八方太平的商河鼓子秧歌到章丘三德范村里扛在肩上的章丘芯子,从作为清乾隆帝女儿嫁妆的莱芜锡雕到家家户户“八月十五拜兔王”的泥塑兔子王,从“修合无人见,存心天下知”的宏济堂中医药文化到“山里油榨一品纯,歌中传颂十里香”的山歌糊香花生油,无时不在讲述济南一代代人特有的文化生活,无处不在展现济南一代代人别致的生活文化。从福牌阿胶的申报书中,我知道,平阴县东阿镇被誉为“中国阿胶之乡”,这里世代制胶、盛产不衰,早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制胶作坊,明末清初更是出现了“妇幼皆通煎胶”的盛况;从洛口醋酿造工艺的黑白底片里,我明白,相较于机械化生产的冰冷与重复,“扒缸”工艺始终镌刻着一种手工的温度和人文的醇厚;从历山根雕的视频影像里,我看懂,“亦工亦文”的传承人李殿岭为其根雕作品《辛弃疾》作的诗歌脚注:“论剑说诗舞狂歌,济南幼安并苏辛;上马抗金擒叛军,下鞍治世能安民……”,李老师之举是以行写文、以文印行,用质朴的文艺形式,葆有创作创造的赤诚初心。
“生活的每一点滴都充盈着诗意”。在非遗档案中沉溺,在时光的源头回溯,对济南而言,我已不再是一个外地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守望在时光的尽头
非遗档案的阅读者如何转变为非遗记录者、未来档案资料的执笔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的积淀,更需要在心底留住那一份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第一次田野调查是去章丘铁锅锻打技艺保护单位三环厨具有限公司,一排排铁匠师傅在白炽灯下,佩戴耳塞,集体捶打铁锅的景幕,至今记忆犹新;从四零后到九零后的章丘匠人回忆里,传出的有身体力行之不易,也有个体与时代的双向塑造。“田野是一种别样的档案文献。走进田野、悟在其中,体会身在场域的切肤之感,领会文本材料之外的无声语言”,这是我在调研报告上的题记,也随着报告一同装入带有“章丘铁锅锻打技艺”标识的档案盒。
非遗记录、档案整理,乃至非遗保护,在生命的宽广刻度上,属于一种文化历史意义的传承。据济南市文化馆60周年回忆录记载,“挖掘、整理民间艺术遗产”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次全国群众艺术馆馆长会议上就已确定为群众艺术馆(现称为文化馆)基本任务之一。上世纪中叶建馆之初,便已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全市及肥城、邹平等地,采访调研民间艺人、黄河船工等群体,搜罗了一批民歌、传统舞蹈、曲艺等民间文化遗产。八十年代后,除了组织人员赴长清五峰山、章丘文祖锦屏寺等地搜集乐曲、民歌,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艺术档案室,“整理实物档案120余件,名人字画150余幅,文字档案200余卷”,可谓成绩斐然!驻在新世纪的历史发展起点,自己不过是乘非遗保护工作之东风,站在文化馆前辈们的肩上继续潜行罢,虽不及前人,亦不愿欺本心!
乌丙安先生以古琴艺术为例指出,“古琴,是物,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演奏家,是人,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古琴的发明、制作、弹奏技艺、曲调谱写、演奏仪式、传承体系、思想内涵等,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多元流变决定了非遗在历史上一直以活态和文献两种形态存续,文献虽表征在外,但活态化被人看见、被生活看见才是立足本源。如今,档案柜已无法容纳下非遗保护传承的全部,文化馆还用宽敞的展厅打造出一个扎根于档案、融入进生活的独特展示空间,以美轮美奂的非遗展览诠释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不同于文物古迹展览,非遗展陈理论突出“静态展览”“动态展示”“活态展演”“互动体验”,像在布置“春暖‘画’开”莱芜木版年画专题展时,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悬挂着经典的红色主题年画作品,让参观者眼前一亮、记忆深刻;展柜里放入角刀、斜刀、木板和油墨瓶等用具,配上选材、抛光、设计、过稿、刻板等流程图,让参观者了解何谓木版年画;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邀请传承人开展体验交流活动,让参观者在亲身参与中触摸莱芜木版年画的“前世今生”,无形之中触发一种真实践履的文化自觉,达到非遗“日用而不觉”的终极意韵。环伺展厅周遭,材料、工具、模型、烫样、不同时期代表作品……所有的一切,都是非遗档案为想象力提供的绝美空间,在遐想之余,我们创造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建构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在档案的活态呈现中,在时光的尽头守望,顷刻间,读懂了济南,也读懂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