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萧伯纳故居(Shaw`sCorner)

05-06 作者:竹林俗子

2023年7月22日,虽然天下着雨。我们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去参观位于赫特福德郡 (Hertfordshire)的艾欧特•圣•劳伦斯(Ayot St Lawrence)的萧伯纳故居。

从贝德福德(bedford)出发,行车近一个小时,我们到达萧伯纳故居。到达时雨正大,我们坐在车里休息片刻后就进去参观。

参观萧伯纳故居的房子是定时定人数的,需要等待,所以我们先冒雨游览了故居中的果园,花园,还看了写作屋。

庭院的门口竖着一块有设计的白色牌子,牌子上部是圆形的,下部是长方形的。在上部写着“The National Trust”(自然遗产),这一行字排成圆形,包围了中间的自然遗产图标。下面长方形部分的上方有“SHAW`S CORNER”字样。下部就是对游客的提醒,比如不要丢下垃圾,不要用火,以防伤害树木等语。

进入院子,最先迎接我们的是萧伯纳生平事迹展览。看过展览,后,我们就撑着伞在庭园中闲步。庭院不大,分为高高低低数片,四周高树环绕,荫荫郁郁。草地上的草很高,还有各种花正在开放。草地上零零散散地放着一些木结构的长椅子,游客可以坐下来歇息,静静地欣赏这园子中的那份宁静,整座园子显得富有生机。

“写作屋”,其实就是一个大的长方体形的箱子,很简易很平淡,可称作 “箱屋”。箱屋内放着打字机等用具,此外仅容一人。“箱屋”的正面有三扇玻璃窗,正中的大,两边的小,其余各面也有小窗。这种“箱屋”只有在北半球高纬度的地区可以使用,要是在我的家乡非把人闷死不可。在凉爽的英格兰,在草地的中央放一座箱屋,一个人坐在里面写作倒是很清静无干扰的。看来真正的创作者或许大多具有孤独性格,是喜静不喜闹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参观庭院后,再等待了近一个小时,才进房子去参观。接待的两位女士很认真友善地向我们介绍每一个房间,以及萧伯纳的生平事迹。萧伯纳于1856年7月26日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从小就有志于写作,但是在家乡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写作训练,所以就来到伦敦。他在大英博物馆看书学习,学识和写作技巧大大提高,他是自学成才者。开始在伦敦的生活很拮据,后来遇到了一个有钱的姑娘,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从而就在伦敦买了一套房子,生活有了改善。当萧伯纳写作成功了,他有钱了,他就拿钱赞助伦敦政经学院。后来又在艾欧特•圣•劳伦斯这地方租下一栋房子,并在那里写作。几年后,他买下了这栋房子(包括院子)。他和妻子在这里共同生活了四十多年。1950年11月2日萧伯纳去世。他和妻子无子嗣。去世前,他告诉妻子,待她去世后,把所有房产捐给自然遗产保护组织。萧伯纳是信仰社会主义的,他的房间里还摆放着列宁和斯太林的像片。

萧伯纳故居的房子不算大,房子的主体(屋顶之外)呈长方体形。大体相当于五间面宽三间面深的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房内有水井屋,里面还有水泵。有休息室,摆着钢琴,钢琴旁竖着一个树枝状的架子,架子上放着各式帽子。还摆放着一些书和雨伞之类物件。书房里有一大的书架,摆满了书。工作室里靠窗摆着一张长桌子,桌子上摆放着打字机和书籍。椅子也很普通。会客室里摆着一张双人沙发,一张单人沙发,一把椅子。也很简朴。餐室里摆着一张板头的大圆桌,桌边放着五把椅子。卧室的床很窄,大概只有一米二。室内布置也很简单。此外还有摆放艺术品的房间。

看过每一个开放的房间后,我有一个感觉,萧伯纳是一个低调简单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的人。他研读过《资本论》,主张男女平等,主张用渐进的方式改变资本主义,反对暴力和战争。他访问过苏联,访问过中国,与蔡元培、鲁迅等有交往。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并没有带着仇恨现实的心理描写人物,所以作家的心理是光明的坦荡的。心理光明的作家其作品才能脱离庸俗粗糙和低级趣味。一个作家如果带着仇恨现实的阴暗心理写作,那就会写出一些违背事实,违背科学,违背常识,乃至于辱祖求荣的文字,还自认为是透彻看清现实的深刻,其实那是没有脱离庸俗粗糙和低级趣味的丑陋。这类作家即使荣及一时,即使被一些人吹捧,但终究禁不起时间的检验,终究不会真正被人认可。现在有一种很可怕的现象,用混乱的思维来故弄玄虚,比如什么“梦幻现实”。梦幻与现实本来就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中国古代的列子和庄子都主张事物的存在有现实的一面和梦的一面(我把梦的一面称为意象),现实的一面与意象是完全不同的。把事物放在哈哈镜面前,镜中的像与现实就不同,要写镜中的像就得把背景放在哈哈镜里。背景是现实而内容却是哈哈镜里的像,这是思维的混乱,而不是深刻。有画家擅长于画醉人眼中之像,那背景就是醉人,把醉人眼中的像放到清醒的人身上,就是思维的混乱。如果把魔幻现实解释为把现实魔幻化那就要看把现实幻化为美好,还是把现实幻化为邪恶,前者引导人类探索美好,后者则是动机邪恶了。如果把魔幻现实解释为魔幻与现实同时存在,好像影视作品中,镜头不断地在魔幻和现实中切换,那也是非常混乱的,两者之间是难以和谐协调的。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