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记忆---6.16上杭太拔镇特大洪灾记实

06-27 作者:扑火的飞蛾

2024年6月16日,对于上杭县太拔镇的人们来说,是一个注定将铭记终生的日子。

若干年后,他们回忆起这一天,脑海中浮现的,多半是那海一般的黄涛浊浪和厚厚的散发着腐朽气息的黄泥浆。

这一天傍晚,正是华灯初上祥和宁静的晚餐时刻,黄潭河上游的洪水如突然冒出来的千军万马掩杀而至,迅速包围了大半个村庄,短时间内就使这个美丽的乡村变成了一片汪洋。

此前,当地已经饱受连雨之苦,16日一整天,大雨更是不停不歇,黄潭河水位极速上涨。16时30分,太拔镇防汛指挥部启动防暴雨II级应急响应,同时迅速组织镇村干部力量下沉一线,转移群众,清理路面塌方,并于19时30分将防暴雨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

但是洪峰的烈度,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入夜,洪波漫过宽阔的河道,抢占了纵贯南北的街道,在人们猝不及防的惊愕中快速上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2点,洪水继续发威,仅仅20分钟时间,街道上的水位就上涨了2米。

23点30分,洪峰攀上峰值,沿街所有商铺、住宅以及银行、医院、加油站的一楼全部沉入水中,靠近河岸的住宅大水漫过二楼,水深超过四米,地势稍高一点的附街水深2-3米。

至此,镇政府所在地太拔村彻底成为泽国,洪魔肆虐,泥沙俱下,波翻浪涌,客厅如河,闹市成海。

当夜,受强降雨影响,全镇绝大部分自然村断水停电,通讯中断,交通瘫痪,桥梁损毁,故乡在一夜之间沦为孤岛。

难以数计的塌方,阻断了心急如焚的游子们的归程。

同一天夜里,更大的灾难袭来,建于1668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清源山古刹后山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泥石流冲垮了寺庙所有大小建筑,并将躲在寺内避雨的一家六口掩埋在大殿中。

“前后都淹了,只能住山顶了。”“说不害怕是假的,努力往山上爬,到清源山就安全了,晚上山上住......双臂已控制不住发抖着。”

下午16点和17点左右,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回家看望父母亲的张先生和爱人分别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配图是一望无际的洪水和太拔清源寺的大门。

几个小时后,张先生一家六口失联。

17日,龙岩森林消防支队60多名指战员闻讯出动,从南平出发,一路历经艰难险阻,于18日徒步赶到清源山展开救援。

由于道路堵塞,大型机械无法到场,官兵们只能徒手作业,在泥泞中一块砖一块砖地搬,一铁锹一铁锹地铲,他们争分夺秒,昼夜不停,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人间赞歌。

此刻,不见菩萨显灵,只见到义无反顾冲锋在前舍己救人的人民子弟兵。

附近村民纷纷上山参与救援,让人揪心的是,到21日发文的此刻,还没有找到六名被困人员。

16日夜,河山岩村一对八十多岁的留守老人在转移物资时被屋后塌方倾泻下来的泥水所困,年迈的他们无法再返回屋内,在泥浆和大雨中度过了一个漫漫的长夜。

泪目之余,祝福侥幸逃过一劫的老人再无伤痛,长命百岁。

17日,洪水退去后的太拔村,满目疮痍,一片狼藉,面目全非,曾经让太拔人引以为豪的千米长街沦为沼泽。

大量车辆浸水受损,一座座土坯房在大水的浸泡下倒塌,所有沿街商铺以及住宅一楼的物资都被洪水洗劫一空,庄稼冲毁,农家灶台上餐桌上全是泥沙,窗台、门户、乃至吊扇上,挂满了垃圾杂草。

洪水退去后,镇政府积极行动,第一时间组织清淤消杀,疏浚道路,摸排灾情,派发赈灾物资,引导灾民们重建家园。

19日,赵龙省长抵达太拔镇考察灾情,实地督导抢险救灾工作。

截止6月20日,全镇大部分自然村电力和通讯陆续恢复,主干线道路也陆续疏通,大量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踊跃捐资捐物,大批志愿者前往灾区,与灾民们一起投身抢险救灾重建家园的活动中。

文字苍白,难以尽述,实际灾情远比上文描述的严重,由于信源不畅,一些未经官方确认的灾情信息尤其是人员伤亡情况等,本文未作提及。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