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购黄桃

09-02 作者:竹林逸士

我往返千余里,只为购买两千多斤黄桃。

还在七月初团购天柱县水蜜桃的时候,我就给对接工作的同事强调,路途较远,水果是鲜品,在运输环节上一定要把控好,最好用硬筐存放,保持通风,避免挤压;否则,运送到贵阳,桃子如有损坏,团购的职工有意见,那好事就变成了坏事,无法向职工交待。因为我听在当地驻村的同事介绍说,他们准备用塑料袋装桃子,十斤一袋,然后装车——如果是这样,桃子被捂着,层层挤压,一路颠簸到贵阳,只怕完好的无几。他们听了我的意见觉得有理,加上那时天柱连日下雨,桃子长势不好,农户对运输包装环节欠缺考虑,就取消了团购活动。

到了八月,驻村的同事又反馈,说当地的黄桃熟了,销售不畅,希望单位职工团购一点,为乡村振兴助力。在单位工会的倡导下,职工觉悟比较高,响应者众,认购了两千五百多斤黄桃。进入八月,贵州晴多雨少,高热天气持续不断,在炎热的天气没有保鲜车,直接用普通的厢式车运送,我有些担心,又跟工会的同事对接确认,农户一定要用硬质塑料筐装桃子,避免挤压,保持通风,最好现采摘现装车,以免时间长了出现损坏的情况。

天柱县距贵阳三百多公里,往返一千多里的路程,货车跑不快,往返得十多个小时,当天去当天回驾驶员太辛苦,也不安全。考虑到这些因素,受工会委托,我决定带驾驶员头一天开车下去,第二天清早装车再返回,这样回贵阳后马上把黄桃发放到团购的职工手里也新鲜。跑长途是个辛苦活,听说我要去,车队副队长方国定自告奋勇愿意陪我,我就把行程定下来。

单位对定点帮扶工作比较重视,这些年,我曾多次陪同领导去慰问贫困户,调研扶贫工作如何开展,还带队去采购过蔬菜、大米、猪肉等农副产品。单位派出的扶贫工作人员两三年一换,也已经有过好几轮。单位这些年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创收连年下滑,能投入帮扶的资金有限,在下边帮扶的同事工作也很不容易,所以下去要尽量少给他们添麻烦。刚好我大学同学袁仕武是天柱当地人,在县直部门工作,难得去一趟,我就打一下老同学的秋风吧。

我把要去天柱的情况知会给仕武同学,他很热情,说请我吃饭,好叙叙旧。我也把我的行程安排告知单位在天柱挂职副县长和驻村干部的同事,他们对我前去表示欢迎。王县在外出差,说到时争取赶过来;驻村的两个同事呢,其中一个发信息给我,说感谢我下去对龙盘村的消费帮扶,他俩到时来接待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中午出发,从贵阳开着厢式货车朝天柱赶,目的地越近,天气越炎热,驾驶室虽然开着空调,贴着靠背的背上已经潮湿一片。经过四个多小时跋涉,到达天柱县城,下车就被热腾腾的气浪包围。住进宾馆,休息一下,不久仕武同学即赶来陪我。晚上,到中山美食城酒楼仕武同学订的包房,我与方国定、王县及驻村的陈驿、巍瀚几人一道享受仕武的盛情款待。

现在公务接待有严格规定,仕武同学是私人宴请,凭几十年的同学交情,我也不客气,大快朵颐。席间听几位同事聊聊帮扶工作的酸甜苦辣,又再次向陈驿确认农户黄桃采摘的准备情况;他说龙盘村离县城不远,已经与农户说好,黄桃按十斤一袋分装好,再装入硬塑料筐中,以保证运输途中不会挤压,让我放心云云。我问农民的收入状况,他们介绍还是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在农村一亩地卖力地经营,一年能有个三四千的产出就不错了;在外打工,收入高的,一两个月的收入就可当在村里辛苦一年。即便是在城里当保安,两三千块钱的工资,省吃俭用,一年下来总会存上一点钱;而农业是靠天吃饭,农活辛苦,在农村干一年,还不如当个保安划算,毕竟保安工作相对轻松,收入也稳定......

第二天一早,八点出发,陈驿驾车在前带路,方队开着厢式货车跟随,我们朝着龙盘村进发。一路上,四周的山峰青翠碧绿,大片的平地上,稻谷已经快要成熟,褪去青色,翻动着金色的浪花。贵州是山区,我去过不少地方,像天柱这么大片的坝子,这么多连片的肥田沃土还是比较少见,听说天柱县是贵州粮食主产区,有万亩大坝2个,5000亩大坝3个,1000亩大坝6个,有土鸡、骡鸭、油茶、中药材、精品果蔬、烤烟等特色产业,茶油、骡鸭、烤烟还被纳入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就这样有着优越条件的县份,以前也是贫困县,并且脱贫过后,按上边的要求,我们单位作为定点帮扶单位,还一直在帮扶——这让我多少有些困惑,看来没有工业支撑,靠农业富县、强县,这条路并不容易走。

到了龙盘村桃园基地,一幢连四间的两层蓝色铁皮简易楼,挂着“天柱县龙园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牌子,旁边红砖砌的副楼已塌掉,原来搭的灶头也露天废弃着,看来合作社的经营并不理想。看旁边宣传栏介绍,我才知道这个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9月,项目投资100万元,自筹资金25万,县残联帮扶建档立卡残疾贫困户15万,省残联帮扶专项资金60万。种有黄桃80亩,蜂糖李20亩,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残疾户”形式运营。

几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在房间里忙着分拣桃子,再称重分装到塑料袋里,地上已密密麻麻地堆放着不少分装好的桃子。天气炎热,清早站在院子里像在蒸笼中一般,汗不断地往外冒;看样子还得等待一段时间,陈驿就陪着我与方队到附近的桃园中转一下。园中铺了水泥路,还有浇水的管道,设施相对完善,可荒草漫径,桃树下杂草蓬生,明显缺少人打理。这大片的土地种上桃树,一年产一季,亩产能达多少?按我们团购价6.5元/斤计算(这价格比市场批发价贵),效益究竟有多少?现在桃子品相一般,还面临滞销问题,从经济上来讲,投入与产出比是否匹配,收益是否划算,我没计算过,无法下评判。

已经到了十一点,清点一下包装的数量,还差几百斤。我有些着急,如果不尽快装车上路,尽早返程赶回贵阳,到单位当天把桃子发给订购的职工,我担心在这炎热的天气下,塑料袋捂着的桃子会变质。我催促他们赶紧去采摘,补齐数量。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开着快报废的皮卡车载着几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到附近的桃园又去采摘。折腾到近十二点,总算备齐,我与方国定、陈驿帮着清点、装车,到十二点过总算收拾完毕。两千五六百斤桃子,折腾了一个早上才弄好,这样的效率我只有摇头苦笑,确实也是没办法的事,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没有青壮年劳力,老人们慢腾腾地,也不能苛求他们。望着忙前忙后,大汗淋漓的陈驿,我也在心痛这年轻人,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没有基层工作历练,常年驻守在村里,如何适应农村生活,如何开展工作,肯定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吧?正如他对我说,上边安排的某些工作农民不情愿做,农民盼望解决的一些事,他又做不了,无能为力,常常左右为难……

对于他来说,单位号召职工献爱心,团购了两千多斤桃子,算是为当地百姓解了一点燃眉之急——尽管也许无关紧要,无济于事,毕竟是他驻村工作的一个小小成果,也算有材料可写,有事迹可报啦!

我往返千余里,购了两千多斤黄桃,如果算上车辆的油费、过路费,我与同事的食宿费,这桃子显得有些金贵。帮当地的农户解决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困难,可我的内心并不高兴,这样的行为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振兴乡村怎样让农户在市场经济中增加造血功能,真正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乡村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宏大课题,我如此渺小,才力不济,能承受的只有往返千余里的疲惫......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