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坚持的岁月

05-16 作者:寻梦今生

在沪昆铁路贵州东段这片广袤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大地之上,山峦连绵起伏,像是大地母亲温柔而又深沉的怀抱。每当暮色如一幅巨大的、轻柔的纱幔,缓缓地浸染着这片山峦,铁道线上的巨龙,呼啸着、奔腾着,载着无数人的梦驶向远方。

那枕木震颤的韵律,如同大地的心跳,有节奏地跳动着,每一次颤动都仿佛是大自然与工业文明的一次对话;而汽笛悠长的咏叹,则像是一位孤独的吟游诗人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在夜空中久久回荡。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在我心底编织成最初的文学密码,如同神秘而又迷人的音符,奏响了我文学之旅的序曲。

我的父亲,一位朴实而又坚毅的铁路工人,他的手掌布满了老茧,那是岁月与劳作留下的痕迹。有一次,他那布满老茧的手掌轻轻地按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封面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书中世界的敬畏与向往。他缓缓地给我讲述书中保尔·柯察金的故事,那些关于理想、奋斗与坚持的故事,如同明亮的火种,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点燃。

在工区的黑板报前,春雨淅淅沥沥地飘落着。那些用粉笔写下的字,在春雨的浸润下,渐渐洇开墨香,仿佛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雨中绽放。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一线工人的辛勤付出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散落在大山里的铁味,芬芳四溢,珍贵无比。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悄然构筑起我的精神月台,让我在文学的海洋中找到了最初的港湾。

四十余载春秋,如白驹过隙,在燃情的岁月中悄然流转。在这里,我始终怀揣着两种温度:一种是检查锤敲击钢轨时迸溅的火星,那炽热的温度,代表着我对山区铁路的热爱与忠诚;另一种是钢笔尖划过稿纸留下的墨痕,那温润的温度,象征着我对文学梦想的执着与追求。

在山区铁路那孤单的宿舍里,空间虽然狭小,但却充满了梦想的味道。车轮在那里不知疲倦地运转着,载着《一路春风一路歌》的铁味芬芳。那一张张散发着铁味香气的纸张,仿佛是我青春岁月的见证,记录着我燃情岁月的点点滴滴,有欢笑,有泪水,有奋斗,也有迷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后来,我担任了宣传干部。这个新的角色,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组织喜爱文学的年轻人。我们用词句装点隧道口的野杜鹃,在那些娇艳的花朵上,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与希望。我们像呵护钢轨般仔细地打磨文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经过反复的推敲和琢磨。我们用报道稿的稿费买来书籍,那一本本散发着书香的杂志,是我们文学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我们在线路工的铝饭盒里传递手抄诗集,每一次传递都像是一次心灵的交流,我们在诗歌中感受着彼此的情感,分享着对生活的感悟。那些年,我们在钢轨与钢笔之间,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双重奏,那是青春的旋律,也是梦想的乐章。

当《小站人,扛起责任与大爱》斩获省级文学大奖的捷报传来时,整个站段都沉浸在喜悦之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多年来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文学的梦想似乎就在眼前触手可及。然而,命运的道岔却在暗处悄然扳动。

“文字应该丈量钢轨的误差,而不是虚构乌托邦!”领导愤怒地将报纸摔在办公桌上,溅起的茶水如同现实泼向理想的冷水,让我瞬间从喜悦的云端跌入了冰冷的谷底。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仿佛两条原本平行的轨道突然交叉在一起,产生了剧烈的碰撞。

我学着张良拾履的谦卑,将获奖证书锁进档案柜最底层。我知道,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我需要做出一些妥协。每个深夜,当整个世界都陷入沉睡,我静静地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列车撞击接轨缝的“咔嗒”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恍惚觉得那是文学梦在现实的夹缝中倔强前行,虽然艰难,但却从未放弃。

退休前夜,全国铁路作协会员证乘着特快专递穿越苗岭侗乡数不清的隧道,终于来到了我的手中。我轻轻地摩挲着那烫金封皮,四十余年的光阴仿佛在指间流转。从最初的黑板报,到后来在《人民铁道》上发表文章;从工区的通讯报道,到作品入选全路征文集,那些带着道砟气息的文字,如同坚韧的种子,在岁月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终究穿透了职业的围栏。

如今,我漫步在闲置的铁路示意图上消失的小站,生锈的转辙器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它虽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功能,但却依然能扳动记忆的走向。那些被岁月打磨得锃亮的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我的心中闪烁着。它们在晚风里等待新的轨道,等待着被更多的人发现和倾听。

六旬之躯,岁月在我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我依然能感知枕木的震颤,那是永远年轻的文学心跳。当我用挚爱继续散发余热时,我终于懂得,文学不是终点站,而是永不停歇的旅程。

每个黎明,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仍有绿皮车拖着霞光驶过窗前。看着那远去的列车,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攥着诗稿追火车的少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文学的热爱。他永远在路上,永远热泪盈眶,因为他知道,文学的列车没有终点,它将载着梦想,驶向无尽的远方。 

每天,这些浸染着挚爱与墨香的文字,或许不够精巧动人,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却承载着一个时代铁路人的燃情记忆,那是一段充满艰辛与奋斗、梦想与坚持的岁月。

当高铁时代的风笛响彻云霄,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一切都变得日新月异。然而,那些枕木间的文字,却如同时光月台上的信号灯,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黯淡无光,更会为后来者照亮来路,让他们知道曾经有一群人,在山区铁路的枕木间,用文字书写着自己的梦想;闪烁的信号灯也将温暖归途,让每一个在文学道路上前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慰藉和力量。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