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行走记(2)
收拾停当,已到了中午饭点,出门在外,品尝当地美食是一大乐事。
莒县有什么好吃的?来之前多少做了功课,网上大都推荐炒鸡和全羊。
这个在酒店大堂也有所体现,大堂一侧有个休闲区域,立着几个广告牌,一个是展示“沂蒙正宗光棍炒鸡”,一个是介绍莒县世起,任家和董家全羊馆,还有一个是宣传莒县主要景点。
沂蒙光棍炒鸡发源于蒙阴,说的是一个山村里的三兄弟,穷的娶不上媳妇,后来靠炒鸡发财致富,盖了新房,娶了老婆,有了孩子,光棍炒鸡从此名声在外,一步登天,成为了蒙阴一张金字招牌。
莒县离蒙阴不远,对炒鸡的热情并不亚于蒙阴。
宾馆门前是条僻静的公路,公路边有个标有箭头的指示牌,前行一百多米有家炒鸡店,可以预定现杀,承诺是自养笨鸡,而且是“光棍子鸡没结婚的那种”,上面留有电话,既然不远,不如前去看一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炒鸡店位于小区一楼,门前有个笼子,里面几只鸡蔫头耷脑,花色斑斓,老板介绍说,单独一只要一百六十八元,我问几斤?他说四五斤吧,我有些犹豫,和老婆子两人肯定吃不了,老板说可以要小份的,一份八十元,但鸡不是散养的,也不保证没结婚。
想了想,还是放弃了,想吃没结婚的,俩人吃不了,结过婚的,又不想吃,太复杂,还是去吃全羊吧。
全羊馆一两公里的范围内有好几家店,世起评分最高,驱车前往。
进城先要过沭河,沭河河道宽约数百米,水量并不大,河一侧有大片的绿树,沿河蔓延伸展,氤氲成一大片的浓绿,俨然为森林公园,河岸两边并不见有别处常见的高楼,只有零星的小楼掩映在绿树中。
绿色是莒县的主色调,来的路上,路两边没有沿街房,没有小区,没有庄稼,没有牛羊,而是很多成片的,高大茂盛的树林,填补了老城区和新城区之间的空白。
可以猜想一下,这里原先都是村庄和空旷的农田,在城市化浪潮裹挟席卷之下,农村拆迁,农田被占用,但一时又没有合适的基建项目,于是,庄稼地变成了树林。
如果要评选宜居城市的话,莒县算一个。
沭河桥有些特色,两侧人行道修成了风雨长廊,朱红色,样式古典,像是将公交候车亭两侧无限拉伸,又窄又长,有些怪怪的,其他地方都没见到过,但很人性化,绝对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沭河发源于沂水,流经莒县,莒南,郯城,在江苏新沂汇入新沂河。沂蒙山脉涵养了两条大河,另一条是沂河,发源于沂源,两河相距二十公里,有一段是并行的,最终都流经江苏汇入了黄海。
山东境内无高山,也无大河,孔子当年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显然有点自视甚高,如果那会有汽车火车,他去过川西,或者登过其他名山,恐怕就不会这么说。
过了沭河便进入了城区,所谓城区,也不过是有了沿街房,有了小区,有了行人,有了点人间烟火气,给我的感觉,莒县县城人口不多,建筑与人都有些疏离。
世起羊肉馆位于一条主街上,过了这条街再转一个路口便是莒县古城,羊肉馆一看生意就很火爆,首先体量大,门脸从南往北几十米长,二是门口停满了车,三是人如潮涌,不断进出。
待走进去一看,场面之大让我“友邦惊诧”,兴奋莫名。
店分内外,外面是个长方形空间,几十张四人原木长桌一字排开,挤挤挨挨,吧台正对大门,吧台上立一纸牌,上面写着“羊肉90元每斤”,下面用小字单独标注,从25元每碗到50元每碗不等,分了六个档次。
紧邻吧台,是一溜长桌,长桌上是成摞的碗,成块的肉,肉是早晨刚卤好的羊肉,两位厨师,身穿红色工作服,头戴白帽,一位切,一位称量,称量好放入碗中,顾客接着端走。
长桌后方是一开放灶台,锅里正炖着羊汤,羊汤鼎沸,热浪滚滚,羊棒骨在里面载沉载浮,旁边置一簸箩,放着煮好的大块羊骨头,暗红色的瘦肉和白色的筋骨肥肉相间,让人有禁不住拿一块大快朵颐的冲动。
再往边上走,一长桌上放置两个不锈钢托盘,里面盛放刚烙好的烧饼,烧饼有好几种,圆的,长的,厚的,薄的的等等,不断有人来拿,也不断有服务员往里添加,烧饼冒着热气,散发出一种麦子加热后特有的清香。
而在门口一侧,还有一个自助区,里面有七八种咸菜和凉拌小菜,可以随意取用,一面墙上则张贴着好多明星前来吃饭的合影,彰显着这家羊汤馆不凡的历史。
走进去,里面还有一个大厅,厅内空间阔大,圆桌,长桌鳞次栉比,满满当当,几乎每张桌子都坐满了人,人们起来坐下,熙来攘往,人声嘈杂,仿佛置身庙会中。
一直感觉莒县县城人不够多,原来都跑这里来了。
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不知道怎么点餐,吧台里的女人,指了指牌子,笑着对我说,你要多少钱一碗的,付完款,找个地方坐着等就行,小菜,烧饼随便吃,羊汤无限续。
我要了一份三十元的,旁边厨师称好羊肉,放到碗里,我和老婆子端着碗找到一个空桌坐下,很快有服务员舀了一大勺羊汤给我们续上,桌子上有各种调味品,自己添加。
羊汤好喝,饼更好吃,热乎乎,喧腾腾,不需要羊汤,羊肉,仅仅吃饼就很美味。
饼随便吃,也只吃了两个,汤随便续,也只喝了一碗,就这,肚子已经圆滚滚的,十二分饱了。
自嘲的想,假若年轻个几十岁来这里吃就好了,早晨不吃饭,中午扶着墙出来,晚上岂不又省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