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为证2025版第二十四回
苍天为证 2025版 第二十四回
二十四 掘到第一桶金
1987年春末的晚风裹着煤灰,刮过赵辛庄村口那片泛着腐臭的洼地。钱立海蹲在垃圾场边缘,皮鞋尖碾着块带冰碴的西瓜皮,听着贾浩压低的声音在耳边炸开:"市国土局档案科漏了1958年的水域划分图,现在这片地连卫星地图都标成'废弃坑塘'。"暮色中,两人影子被夕阳拉成长长的刀,正对着七十亩蚊蝇飞舞的垃圾场——那是他们眼里即将破土的金矿。
阔海公司的木门被推开时,赵辛庄老支书赵老四正用指甲刮着搪瓷杯里的茶垢。钱立海把印着"香港合资"抬头的名片推过去,贾浩顺手将两捆"牡丹"牌香烟码在桌角:"支书,咱村垃圾场年损耗三十万,要是让我们管,集体年收入能翻个跟斗。"烟雾缭绕里,老支书盯着合同上"五十年承包权,一百万全款"的字样,食指在桌沿敲出闷响——他没看见贾浩藏在裤袋里的手,正捏着市规划局某科长的批条复印件。
这地界本是块烫手山芋:枯水期是郊区的烂泥塘,涨水时被市区划成泄洪区,三方公章在档案袋里打架十年。当阔海公司拿着盖满红章的《土地托管协议》走出村委会时,钱立海听见贾浩哼起了《爱拼才会赢》,而他自己的皮鞋底正粘着块从垃圾场带出来的玻璃碴,在春日阳光里闪着贼光。
六月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钱立海站在推土机驾驶室里,看着浑浊的雨水漫过新砌的围墙。"停!"他突然吼停机器,指着远处泛白的水线对工头说:"把那片芦苇荡也算进垃圾场,就说防泥石流扩的缓冲区。"贾浩此时正在环保局签字,《关于限制生活垃圾倾倒的申请》上,"保护生态"四个字写得龙飞凤舞,而附件里每吨工程废土的收费标准,已经偷偷从8元改成了15元。(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更绝的是地形改造。推土机沿着新月形洼地犁出深沟,将两头延伸进相邻公园的枯水湖,夜以继日堆起的土方像两条巨蟒,把原本七十亩的地界拱到了八十亩。当区环卫局的领导坐着轿车来视察时,看见的是覆盖着防尘网的"生态填埋示范区",贾浩递上的锦旗还带着浆洗的香气,而钱立海悄悄把推土机的油表往回拨了五十公里。
1988年元旦刚过,贾浩的任命书像颗信号弹——"市规划厅招商引资处副处长"的红头文件摆在阔海公司的会议桌上,钱立海用放大镜盯着文件编号,突然拍案而起:"该收网了!"
土地转性的申请递上去那天,贾浩在规划厅会议室里给港商李老板使眼色。"李生您看,"他用钢笔尖敲着地图上的垃圾场,"这里马上通地铁,容积率可以谈到3.5。"而此刻钱立海正在国土局信访办"喝茶",故意引开对地界争议的调查。当《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盖下最后一个章时,贾浩发现自己西装口袋里多了张纸条,是钱立海用铅笔写的:"1800万,到账分三七。"
除夕夜的鞭炮声里,钱立海把最后一叠港币塞进黑色皮箱。窗外飘着雪,贾浩的吉普车停在巷口,雨刷器上挂着根红绸带——那是他刚从规划厅领的"年度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奖状改制的。"走了,"贾浩拍着皮箱上的灰尘,"李老板说下次合作去深圳。"钱立海拉上拉链时,箱角夹着片没撕干净的垃圾场旧照片,边角被磨损得像块啃剩的骨头。
远处钟楼敲了十二下,两人的影子消失在雪夜里。而那片被资本重塑的土地上,挖掘机的轰鸣声已经蠢蠢欲动,即将在黎明时分,为这座城市的黄金时代,掘开第一道深深的裂痕。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