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悟:于无常中见真味,于缺憾里寻心安

08-26 作者:大鑫

站在岁月的渡口回望,才发觉人生从不是一条坦途,更非一幅完美的画卷。它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千万种模样——有春风得意的璀璨,也有雨打浮萍的狼狈;有阖家欢睦的温暖,也有孑然一身的寒凉。我们总在追逐圆满,却终其一生都在与“不圆满”共处,而那些藏在无常与缺憾里的感悟,恰恰成了照亮前路的光。

世人皆困于“求不得”与“已失去”的樊笼,只是困住我们的枷锁各有不同。有人满心期盼一段良缘,却阴差阳错与意中人错过,将就着步入婚姻的殿堂。初时的日子满是怨怼,觉得命运不公,可随着儿女降生、慢慢长大,竟发现孩子懂事孝顺,总能在疲惫时递上一杯热茶,在失意时说句暖心的话。这段曾被视作“错配”的姻缘,反倒因儿女的贤良,酿成了细水长流的安稳。反观那些起初琴瑟和鸣、羡煞旁人的夫妇,本以为能携手看遍四季,却偏偏被疾病缠上——一方常年卧病在床,另一方日夜照料,汤药的苦涩冲淡了情话的甜蜜,可那份紧握的双手、眼中的牵挂,又让这份“缺憾”多了几分坚韧的温情。原来,姻缘的好坏从无定数,缺憾里藏着的,或许是另一种圆满。

健康与财富,更是人生天平上难以平衡的两端。见过不少人如苍松般硬朗,一年四季鲜少生病,能登山望海、能劳作不休,可摸遍口袋却凑不齐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想买件心仪的物件也要反复斟酌。他们握着“健康”这张底牌,却在“财富”的关卡前屡屡碰壁,只能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把“诗和远方”藏进梦里。也见过身家千万的富豪,住着豪宅、开着名车,却夜夜为子嗣愁得辗转难眠——孩子要么顽劣成性、挥霍无度,要么资质平平、难当大任。他们守着金山银山,却填不满“后继无人”的焦虑,才明白“金玉满堂”换不来“子女成才”的安心。原来,人生从不会让我们把所有好处都占尽,拥有此便可能失去彼,懂得取舍才是生活的智慧。

再看人生的时序,更是充满了无常的惊喜与遗憾。有些少年郎,天资聪颖又恰逢时运,十几岁便金榜题名,二十几岁便身居要职,站在人生的高处接受众人的仰望。可谁能料到,命运的齿轮突然转向,一场意外、一场疾病,便让他们在五十岁的年纪匆匆离场,徒留满世的功名与未竟的抱负,化作黄土一杯。也有些中年人,前半生过得磕磕绊绊,要么怀才不遇四处漂泊,要么创业失败负债累累,眼看青丝染霜、年华渐老,却在旁人都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的时候,抓住了一次机遇,或是凭借多年的积累厚积薄发,最终在暮年闯出一片天地,活成了“大器晚成”的典范。这让我想起那句“莫欺少年穷,莫笑老来迟”,人生的剧本从不是按年龄书写的,早一步或晚一步,都可能是命运的馈赠。

情爱的世界里,同样没有“本该如此”的定律。见过姑娘把一颗真心捧在手心,对爱人掏心掏肺,为他洗手作羹汤,为他熬夜织毛衣,以为能换来一生一世的相守,却没料到对方是个薄情浪子,新鲜感一过便转身离去,留她在空荡的房间里,对着满室回忆落泪。也见过有些男子,年轻时游戏人间,把感情当作消遣,从不相信“一生只爱一个人”,却在某个寻常的日子,遇到了一个满眼是他的姑娘——她不图他的钱财,不贪他的名利,只愿陪他吃粗茶淡饭,陪他走过风风雨雨。这份突如其来的真心,竟让他收了漂泊的心,从此柴米油盐、朝夕相伴。原来,爱情从不是“付出就有回报”的交易,对的人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错的人离开,只是为了给对的人腾位置。

就连子女带来的滋味,也掺杂着甜与涩。有父母为孩子的聪慧骄傲,孩子从小成绩优异,长大后考上名牌大学,出国深造、在外立业,成了别人口中“有出息的孩子”。可转身回到空荡荡的家,才发现一年到头难得见孩子一面,只能对着视频里的身影嘘寒问暖,牵挂如藤蔓般缠绕心头。而那些孩子看似“愚钝”的父母,没有望子成龙的迫切,只盼着孩子平安健康。孩子长大后留在身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回家能喊一声“爸妈”,吃饭时能聊几句家常,生病时能端水送药。这份“绕膝承欢”的平淡,反倒成了最踏实的幸福。原来,子女的“出息”从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放眼世间的营生,更是各有各的辛苦与无奈。有农民如蜂蚁般勤勉,天不亮就扛着锄头下地,春耕时弯腰插秧,盛夏时顶着烈日除草,秋收时忙着收割晾晒,寒冬时还要盘算来年的生计。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却只能勉强维持一家的温饱,从未尝过“衣食无忧”的滋味。也有商人凭着几分精明钻营,抓住时机囤积货物,或是靠着投机取巧赚得盆满钵满,一时之间风光无限,便自诩“成功人士”,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可没过多久,市场突变、政策调整,曾经的财富一夜蒸发,最终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这让我明白,“勤”未必能大富大贵,但能求得心安;“狡”或许能一时得势,却终会被命运反噬。

还有那些怀才不遇的君子,胸有丘壑、腹有诗书,本想凭着一身才华造福一方,却因无人赏识、时运不济,只能在市井中奔波——白天推着小车卖早点,晚上在灯下写些无人问津的文章,一身的“瑾瑜”之才,终究被尘垢掩盖。而那些在时代浪潮中叱咤风云的“弄潮儿”,靠着敢闯敢拼的劲头,一度站在行业的顶端,享受着众人的追捧。可他们忘了“潮起必有潮落”,当浪潮退去,缺乏根基的“成功”瞬间崩塌,最终化作沧海中的一粒蜉蝣,转瞬即逝。原来,才华需要机遇的加持,成功更需要底蕴的支撑,没有谁能永远站在风口。

就连文人才子与庙堂高官,也有不为人知的困境。文人们握着笔杆,本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却渐渐被名缰利索缠住——为了评一个职称,不惜与人勾心斗角;为了赚一笔稿费,甘愿写些违心的文字,最终让笔墨染上了铜臭,失了最初的纯粹。而那些高居庙堂的官员,看似手握权柄、风光无限,却深陷权谋的漩涡——今天要防着同僚的构陷,明天要应对上级的猜忌,日日如履薄冰、心力交瘁,哪里还有“为民请命”的从容与底气。原来,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难逃“围城”的困境,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细想下来,造化从没有偏私过谁。它不会因为你贫穷就格外眷顾,也不会因为你富贵就对你宽容,它只是以“无常”为笔,在每个人的生命里写下不同的故事。就像天上的日月,总有阴晴圆缺的遗憾;脚下的山河,也有崩裂坍塌的悲戚,何况我们这些血肉之躯、凡夫俗子?置身于宇宙洪荒之中,我们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芥子微尘;行走在人生的逆旅之上,我们都是饱经风霜的倦客。命数如棋局,每一步都可能风云变幻,前一秒还占尽优势,下一秒便可能满盘皆输;浮生似茗茶,旧的茶盏刚凉,新的茶盏又起,前尘往事皆成过往,唯有当下值得珍惜。

这世间的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肩上扛着不同的风雪,心里藏着不为人知的苦楚。那些追逐名利、贪念嗔恨的人,不过是给自己徒增烦恼,最终在欲望的漩涡里迷失了自己;而那些懂得守缺抱朴、知足常乐的人,却能在平淡中寻得一片澄明——他们不羡慕他人的高楼大厦,只珍惜自家灶台上的烟火;不抱怨生活的琐碎,只享受家人相伴的温暖。

其实,人生最好的状态,从不是追求“完美无缺”,而是学会与“缺憾”共处。不必为错过的风景遗憾,因为前方或许有更美的景致;不必为失去的东西难过,因为离开的本就不属于你;不必羡慕他人的生活,因为你拥有的,或许正是别人渴望的。只要守住三分知足之意,不贪、不怨、不躁,自然会有清风叩响心门,带来岁月的温柔与安稳。毕竟,人生不是一场与他人的赛跑,而是一场与自己的修行,懂得接纳不完美,才能在无常的世界里,寻得属于自己的心安。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