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063那栋楼

09-12 作者:庆兔兔

棉纺路十四号楼,就是郑州我们家的那栋楼。

没有中间的马路,我们家的那栋楼就应该是和国棉三厂门对门。

和上海国棉一厂一样,梅芳里对着国棉一厂的大门口。

梅芳里出来就是长寿路,这里出门就是棉纺路,都是过了马路就是厂大门。

上海长寿路是柏油马路,棉纺路是一条碎煤渣路。

棉纺路没有马路沿,只有路边的一些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们站在楼上就可以看见工人们上班下班的场景。

我们楼前到路边将近有十一二米,这里的地面没有硬化,还是原汁原味的黄土地。

楼栋有门洞而没有门,前门可以直通后门,任何人都可以进进出出。

梅芳里像一棵大树,发出一排排枝丫,郑棉三厂的家属楼围成一个空间,里面像一个大花园。

大门右侧镶嵌着蓝色的门牌号,门牌号写着棉纺路十四号。

进到门里墙上有一个盒子,邮递员送来的信就放在里面,挂号信汇款单包裹单是要签字的。

进门右手就是一户人家,大门直通后门,楼梯在左手走廊后边。

楼梯是水泥建造,楼梯宽有一米二左右。扶手是木头制作,扶手非常粗壮,有一点符合苏联人的体型。扶手是八厘米正方形柱子,上下两层,可能下层是让小孩子扶的。立柱也是正方形柱体,立柱更加粗壮,立柱是十二厘米正方形。立柱头是上端缩进一截,立柱头呈现一个立方体的球。立柱扶手之间没有空隙,用木板全部封死,整个楼梯颜色也是紫红色。

楼梯转弯出现两个平台,第二个平台是一个对外的门洞,没有门,外边像一个小阳台。阳台栏杆是砖砌的,阳台很小也就一米二的正方形,小阳台其实是一个倒垃圾的地方。一个四十厘米正方形的铁板,刷的是灰漆,上端有一个焊接的把手,垃圾箱下端是两个铰链。拉开垃圾箱盖板,出现一个方形洞口,垃圾箱直接贯穿到楼下。

二楼往左就到了我们家的位置,我们这边是三个房间,两个灶披间,一个卫生间。爸爸选房只想到房间朝南,我们的房间就选小了,朝北的灶披间比我们家的灶披间大一倍,朝北的房间出门就是卫生间。

其实我对这个邻居没有一点印象,邻居好像是两口子,很少见他们回来,几乎没有怎么听到他们说话。

我们二楼右转是两家,两家都是南方人,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地方来的。第一家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孩叫张亚娜。走廊往右拐也是两家,有一家姓吴,是宁波人,一个儿子比我小一岁叫吴京生。

三楼没有再上去的楼梯,楼梯口天花板有一个方口,这是工人维修房屋的进口。

爷爷是上海国棉一厂第一批职工,所以爷爷的房子选在离厂门口最近的地方。

爸爸是第一批援建职工,所有我们家的房子也在厂门口。

我们家八口人住二十三平方,后来的人,一大家挤在十二三平方的房间里。

国棉三厂建成后工人达六千多人,最多时一度达到一万多人。人多了住房就成了问题,有很多工人结婚生子,爸爸继续住单身宿舍,妈妈带孩子住在母子宿舍,母子宿舍也是几个人合住一个房间。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