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虾60年的蔡礼福

03-24 作者:hxl

东白湖镇陈蔡(下蔡)村有个74岁的退休教师蔡礼福,一只虾居然已经画了60年。那一年,他还是在澧浦读初中时,学校里上上下下都已经晓得了有一个叫蔡礼福的学生很喜欢画画,有一位关心他的老师特意给了他一张从报纸上剪下的虾,礼福见了如获至宝,连声道谢,过后便照着样子在自己的小纸片上一只只地“临摩”――从那时起,蔡礼福观虾、养虾、画虾……一直坚持到今天,60余年,蔡礼富几乎没有中断过――终于,画虾画成了他手中的绝活。还有,人们也很爱他笔下的鲤鱼,都说蔡礼福的鲤鱼一尾尾都像是真的在水里游着似的,或像是刚从水里刚刚捞起来似的,画得活蹦乱跳,水灵灵的,挂在家里,平添富裕(鱼)和生气。其实,蔡礼福画鲤鱼也至少画了30多年了。的确,天下事,欲成功,除掉自己有“灵性”、有“名师”之外,靠的就是能坚持,能专一,这叫做“贵在坚持,成于专一”。

蔡礼福从小就好“涂鸦”,在学校里,他是出了名的“小画家”。他在澧浦读初中时,后来被称作诸暨画坛“四老”的蔡雪亮先生就在澧浦中学执教。想当年,蔡先生年轻有为,风华正茂,擅诗、画、器乐,文学、美术、音乐样样在行,尤其是油画、钢琴,独步澧中,名冠诸暨。蔡礼福与蔡先生又是本家,蔡先生碰巧能遇上蔡礼福这样的“得意门生”,高兴还来不及,他循循善诱,从绘画最基础的素描、色彩入手,一丝不苟地教礼福学画,而蔡礼福对于绘画也是发自内心的要学,初中三年,每天除了上正课之外,所有课余时间几乎全部“猫”在了蔡先生的房间里……

初中毕业,省美院附中招生,学校送上蔡礼福和黄天祥(黄有光先生的大公子)两份档案。素描、色彩和命题作画,三门都考了,而且蔡礼福这三门的考试成绩都在优秀之列,可是到了考文化科时,蔡礼福突然受了风寒,患上重感冒,满嘴唇生疮,加上头痛脑热,根本无法握笔答卷。最后,监考老师万分婉惜地规劝礼福撤离考场:“你的绘画基础很好,可惜无法坚持考完,只好明年再来了!”谁知美院附中没有取走,义乌师范却看上蔡礼福的良好素质,优先将其录取了去。读师范,就读师范呗!蔡礼福很想得开,而且那时同乡陈望斗先生(与蔡雪亮先生一起为诸暨画坛“四老”)恰好就在义乌师范任教,来到师范,很快跟陈先生认了同乡,物以类聚,陈先生看了他的画作,得了如此学生,更是视若亲人关怀备至,从此,蔡礼福按部就班正正规规向陈先生学习中国画,学用墨、学构图,画牡丹、画紫藤……

回忆在义乌师范时,就因为蔡礼福的画画得好,他便经常被学校推荐去县委宣传部协助搞各种展览和宣传。后来,蔡礼福师范毕业分配到陈蔡初中教书,1年后,调城关浣东初中,3年后,又回陈蔡中学,直至1999年光荣退休。从教40年,蔡礼福主要从事语文和美术教育,都是教师中的骨干,或担任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或区中心教研组负责人,每学期教2个班语文,当一个班主任,课任繁重,特别是进了陈蔡中学,一直教高中语文,广受师生尊重。根据蔡老师的特长,教语文的同时,还要参与“办各类展览”、“搞宣传”、“墙头开花”等等社会工作。所谓“墙头开花”,就是在墙壁上涂写大幅标语、画伟人像之类,蔡礼福无疑是个大忙人。

“文革”时,蔡雪亮先生仍然留宿在校,礼福便经常去蔡先生宿舍跟他谈文章论书画,甚是投缘,一旦蔡先生受到什么冲击,礼福总能挺身而出,给予助援和保护;“文革”后,陈望斗先生退休回家,蔡礼福与陈先生朝夕相处,关系更近,一起切磋艺术,画技大有长进。

蔡礼福在学校的主业是教语文,他的画画只能说是他的业余爱好。然而,漫长的40来年,他对画画却基本没有中断过,在家,在校,他的桌子上总是布着画毡、宣纸,放着画笔、颜料,一有空就会站到桌前在宣纸上画上几笔,兴致一来,画上一个通晓,也是常事。说到他对虾的研究,几近痴迷的程度。有一次,在书店买到一本《齐白石画虾》的册子,他早就对齐老先生的画艺推崇备至。买到他的书,简直就是来到了他的面前,对书中的一字一句,课稿中一点一划,无不细细体会和领悟。齐白石说:“作画要形神兼备,不能画得太像,太像则匠;又不能画得不像,不像则妄。”蔡礼福终生不忘:匠,即匠气。匠气乃画门之大忌。他明白,说一个画家有画匠气,意思就是说他的画格调不高,笔墨不活,这是对一位画家的一个极差的评价了。妄,则是指不合实际,超出常规。蔡礼福在10多岁就学习画虾,他经常蹲在池塘边观察虾的姿态,一蹲就是一二个钟头,他用心用脑子记,回到家画在纸上;有时,直接到池塘边中坐着去写生……慢慢,他从眼中的虾,进而成为心中的虾,笔下的虾有了浓淡变化,有了质感和透明度,渐入佳境,从形似达到神似,可以说出神入化、精妙绝伦。他画鲤鱼的过程,也是如此。(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蔡礼福性格随和,淡泊名利,好以书画会友。他画画,从不草率。画一整张的鲤鱼,起码要花一个星期的时间,画画挂挂,站站看看,添添加加,用墨用色都很讲究,一笔一划极其认真。因为画得好,所以常常有人登门求画,蔡礼福也理所当然地得到一次次丰厚的笔润。蔡礼福退休之后,从不搓麻将、打红心,一有时间就看报绘画,精神生活十分丰富。一天到晚,他老是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花,家里自费订阅了8份报纸,《书画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单看报就会占去他的半天时间,每天又要画画写写,有时连吃饭也忘记了,须老伴多次催促,他才站得起身来。

蔡礼福学画,除蔡雪亮、陈望斗两位恩师外,还受到过金鸣秋、余任天两位先生的悉心指导。如今,他的画作,雅俗共赏,注重构图、布局、墨韵、色彩。构图做到密不通风,宽可走马,布局合理,墨分五色,敷色大胆丰富,半工半写意,走的基本上是陈望斗先生的路子,当然也不乏自己的个性。赢得行家、画友的好评,经常发表于省、市报刊,入选多部画典,并且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ICAA),成为诸暨屈指可数的几位国家级画家之一。

今年74岁的蔡礼福先生身体健康,思维敏捷,绘画功力深厚,相信在他的晚年永葆艺术青春,必定会有更多更好的画作问世。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