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公募基金2011年“十宗罪”》

04-01 作者:陈宣章

闲话《公募基金2011年“十宗罪”》

陈宣章

2012.3.31.《新闻晨报》B4版整版文章《公募基金2011年“十宗罪”》。如此极端讨伐公募基金是第一次。“十宗罪”标题:1.基民全年大亏5000亿。2.旱涝保收288亿元管理费。3.银行笑纳56亿元托管费。4.“尾佣”支付超过50亿元。5.基金业绩“孩儿脸”。6.基金仓位“反向标”。7.基金经理“走马灯”。8.QDII出海就呛水。9.新基金“越穷越生”。10.货币基金成“遮羞布”。我不知道:这种兴师问罪是什么意思?

中国股市早年是大户时代;接着是券商时代,消灭大户;后来是基金时代,因为2002年暴跌到998.23点,把券商整得稀里哗啦。大户炒股,用的是自己的真金白银,终究资金有限,斗不过券商;券商炒股,用的是股民的保证金,终究资金是盗用的真金白银,还不出就只能倒闭被大券商合并;基金炒股,用的是基民的真金白银,基金经理拿的是年薪,与基金业绩无关。基金经理的任务就是打压股市,与散户作对:1.机构“投资(机)者”利用资金量巨大,可以通过暴跌,在低位倒手降低成本赢利;2.机构“投资(机)者”可以利用股指期货在暴跌中直接获利。3.机构“投资(机)者”可以利用上市公司信息误导进行反向操作。4.机构“投资(机)者”可以通过媒体信息误导进行反向操作。5.基金作为最特殊的机构“投资(机)者”,可以不惜工本地打压股市,用基民的钱砸股民的钱。这是基金时代的最大特点。再加上股改后全流通的原因,基金与大小非联合起来,于是股市是熊市,而大小非是牛市。还有一个突飞猛进的IPO,造成了中国股市的世界第一(倒数)。

股市中“世界第一”非常多:发展速度“世界第一”;IPO融资“世界第一”,管理层一官员称:“未来10年,中国股市融资都将保持世界第一”;跌幅“世界第一”,2011年底《东方财富网》热烈庆祝“中国股市熊踞世界第一”,《东方财富网》称A股市场是“世界第一杀手”;中国工商银行市值曾经超越花旗银行成为“世界第一”;公募基金发展速度“世界第一”;庄家套散户的本领“世界第一”……索罗斯在世界各地股市搅局,都是满载而归,就在香港一败涂地,中国人的本领“世界第一”。

为什么公募基金经理拿年薪,与基金业绩无关?因为害怕索罗斯之类者来搅局。公募基金有窗口指导“同一指挥”,任何什么“罗斯”都无胆量来搅局。于是,公募基金们就把股民当做什么“罗斯”来对付。所以,股民的对手就是公募基金们的窗口指导者,而公募基金们的武器就是基民的真金白银。2011年基民大亏5000亿,这是必然的。在印花税半夜大涨为0.3%的次日,整个股市跌停。有几个公募基金经理乘机买进股票,想在排名时出风头。谁知上面来电话警告:再不砸跌停就开除!出风头与百万年薪相比,当然是后者更重要了,于是他们就参加了砸跌停的行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公募基金“第二罪”有点冤枉:管理费是合同规定的。基金大亏5000亿是罪,怎么收取管理费也是罪呢?公募基金“第三罪”(银行托管费)更是冤枉:银行收取基民的托管费,不管是直接收取还是间接收取,公募基金公司何罪之有?公募基金“第四罪”(“尾佣”支付),这是公募基金公司与销售渠道之间的支付费用。证监会明令禁止给销售渠道奖励费用。这种明令禁止其实是违反经济规律的:那个销售渠道会无偿服务?所以公募基金公司只能改头换面称为“客户服务费”暗中进行,而证监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不知道。“尾佣”支付超过50亿,“‘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由基民承担”的说法也是错误的。虽然“尾佣”支付也纳入公募基金公司亏损的数字中,如果公募基金公司经理不拿年薪,拿业绩提成,踏踏实实为基民赢利(例如:索罗斯的基金公司给他的基民每年赢利20-40%),基民会在乎区区50亿“尾佣”吗?像索罗斯的基金公司那样,还需要别人作为销售渠道吗?

公募基金“第五罪”:基金业绩“孩儿脸”。既然公募基金公司经理拿年薪,与与基金业绩无关,他们只是那基民当玩物,基金业绩“孩儿脸”就是必然现象。媒体鼓吹那个基金好,基民买那个基金热门,这个基金马上就变脸。一个公募基金公司有好几个基金,倒来倒去玩基民。每当公募基金成堆发行时,媒体都会“唱多”,确实是利空。为什么呢?新基金要在规定期间建仓,必然是它的兄弟基金打压股价,由新基金吃进。新基金绝不会在高位买进股票的。兄弟基金低价转让股票给新基金,亏损的是老基民。

公募基金“第六罪”:基金仓位“反向标”。公募基金仓位成为市场走势“反向标”,这不是“笑柄”,历来如此。当市场被公募基金拉到高位6124.04点时,媒体还在唱高调:“要到8000点。”接着股市大跌,直至1664.93点,套牢股民,也亏损基民,一举两得。公募基金怎么会“哭笑不得”呢?基金仓位成为市场走势“反向标”,也成为股市牛熊的重要指标。这难道难以理解吗?

公募基金“第六罪”:基金经理“走马灯”。“基金经理频频跳槽,也屡屡遭到基民诟病。”此话无理。基民有话语权吗?基金亏损严重,基民狠基金经理,巴不得他滚蛋。但是,基民哪里知道:换汤不换药。2011年,不到600个公募基金经理竟然有200人次基金经理变更。他们的去向主要是私募基金。该文章中说,其原因是私募基金薪酬待遇“要高很多”,还有就是工作环境、考核制度。私募基金薪酬待遇“要高很多”,这是因为私募基金经理的薪酬待遇与业绩挂钩。他们有投资决策的相对自主权,不用当“傀儡”,不用挨基民指着脊梁骨骂,心情舒畅。公募基金经理“人才流失”是必然的,不流失的决不是人才,而是奴才。

公募基金“第八罪”:QDII出海就呛水。公募基金QDII集体呛水,而且很悲惨。27只QDII基金平均跌幅20.04%。而且,2011年还新成立20个QDII基金,业绩还是亏损。

以前对蒋介石的评论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其实,“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何止蒋介石一人?柏杨说过:“中国人的窝里斗,可是天下闻名的中国人的重要特性。”“中国人最拿手的是内斗。”“任何一个华人社会,至少分成三百六十五派,互相想把对方置於死地。”“凡是整中国人最厉害的人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凡是出卖中国人的,也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凡是陷害中国人的,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中国人的窝里斗,是中国人的劣根性。”

“外战外行”是“内战内行”的副产品。另外,“外战外行”也是祖传的。据说,慈禧太后有一句名言:“宁赠友邦,勿与家奴!”也有人说:这是刚毅(1834-1900)在清末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话:“我家之产业,宁可以赠之于朋友,而必不畀诸家奴。”(见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卷四)其实,历代皇帝心里就是这样想的:造反者就是要颠覆我的皇位,他们是我的家奴。外辱多为牟利,割地赔款只是花钱买平安。

最初义和拳同当时清朝大部份秘密团体一样,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遭到镇压。1898年由义和拳赵三多首次提出“扶清灭洋”。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抚的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其实,清政府是一箭双雕:即利用洋人剿灭为匪的家奴。

公募基金整股民、基民何等内行!可是,“外战外行”:究竟是真的悲惨呛水,还是与外商连裆,回扣中饱私囊,谁能说得清楚?反正基民的钱输了无所谓。

公募基金“第九罪”:新基金“越穷越生”。2011年,新基金发行如“过江之鲫”,达到211只,相当于2001-2005年之间发行新基金数量的总和,致使公募基金接连突破800只、900只整数大关。但是,这是公募基金的罪吗?这在逻辑上说不过去。“越穷越生”罪在母亲,婴儿有何罪?再说,这不是“计划外生育”,是“计划内生育”,罪在计划者。谁是计划者呢?该文章作者避而不谈。至于首募规模大幅下降,那是公募基金在民众心目中臭名远扬的结果。

公募基金“第十罪”:货币基金成“遮羞布”。该文章说:“与偏股基金、债券基金不同,货币基金仅是一种‘准储蓄’工具,是资金避险保值的‘避风港’,并不适合作为增值收益的理财工具。”这不是屁话吗?偏股基金、债券基金增值收益了吗?连避险保值都做不到。该文章说:“更为可恶的是,部分基金公司为了年底的规模排名,均将货币基金作为‘帮忙资金’的蓄水池,充大规模争取好的规模排名。”既然公募基金输得连裤衩也没有了,找一块“遮羞布”也是一计。可是,“‘帮忙资金’的快进快出,原基金的持有人收益会被摊薄,其收益损失不小,”还是基民倒霉。

既然公募基金有这十大罪状,“明星基金经理”、“股神”王亚伟却说:“中国经济步入长期良性增长轨道,有赖于通过打破垄断和降低税负等手段激发民间投资信心。”他还要忽悠基民和股民。

晨报记者陈重博在《“武林盟主”王亚伟的江湖》中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基金也是江湖。”他说:“鼎鼎有名的私募基金经理徐翔,他成名的绝招,便是‘一字断魂刀’。”“著名的海外对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用的就是一把‘无情剑’。”“有的人惯用无极,比如公募基金的盟主王亚伟,他的招式,至今无人能够猜透。”无论是一字断魂刀、无情剑,还是无极,他们都是操纵股价,属于违法行为。只是,这种违法行为上面不管,就像股票中的庄家“无庄不恶”,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不看见。监管谁,只有天知道。

《公募基金2011年“十宗罪”》已经公布,但是没有一个公募基金经理有罪。有罪的是基民:谁叫你买基金呢?如果3800万基民统统割肉退出,基金就要被动低价抛股票,股市还要暴跌,公募基金经理们就可以“解脱”了:有什么办法,这是基民之罪。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