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爱
林徽因的感情故事,零零碎碎读过一些,没有往深了细究。因为故去了的人的事,后来者总会附会一些不靠谱的东西,越传越离奇,渐渐走了样,弄得牛头不对马嘴,也就姑妄读之,爱信不信。私心里因为尊崇梁启超先生的缘故,我心中总愿意林徽因和梁思成有个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也不愿意把林徽因往“坏”的那一边去想。高中那会儿,我的一些情窦初开、渴望浪漫,或者喜欢写几句缠绵的诗句的同学,对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简直是神往不已,至于恨起自己出生晚了,没能赶上那个年代,不能遇上她那样的才女,女同学人人渴望来一段她那样的凄美婵娟的爱情。到了大学,情形为之一变,对于她的爱与恨,对半分了。一些爱好文学的同学,组织了一个诗社类的东西,开始刻刻画画的忙碌,居然在校园里食堂的一面墙上张贴了好几期墙报。有几个爱诗的买了几本诗集,整日的在宿舍唧唧歪歪的大声的读,除了影响我的休息外,也让我知道了几十年前的年轻人怎样的谈恋爱。也知道了徐志摩除了写那首大大有名的《再别康桥》,跟林徽因在康桥上云一朵雨一片眉来眼去外,还很认真的追求了其他的女人,这让我很是为梁启超先生愤愤不平了几天。儿媳妇被人追求,也不是坏事,总比叫人讨厌的强,但不该这边失了手,转过眼去就跟隔壁的少奶奶吊膀子。移情也罢,别恋也罢,不要那么的快好不好?
这样的想法,叫我的崇拜徐志摩的同学知道了,骂了我不懂风情后,硬逼着我掏钱买了一暖水瓶的啤酒(五元一壶),这对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我寻求志同道合的同盟者,希望能进行一次反击,渐渐的找到了几个林徽因的粉丝,认为徐志摩不该勾引林徽因,尤其是在她还是个十六岁天真烂漫的小姑娘的时候。这叫我禁不住愕然了,真想问一句,多大的岁数就可以被人勾搭了?因为知道的少,为免于交流时被人笑话,我便翻看了一些书籍,却来来去去那么几篇,还是赞誉的多,非议的少。不过收获还是有的,知道徐志摩的死,是因为林徽因的决绝。于是,在喜欢两人的诗词文章外,开始怀疑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一边读着《偶然》和《悼志摩》,一边想他们对于彼此真的爱过吗?
我先前是属于讨厌徐志摩而喜欢林徽因的那一伙。但对于徐志摩的诗,我还是读,还是喜欢。一边读着他的诗一边埋怨他不该破坏了梁启超先生的清誉,况且,梁启超先生是他的老师,教出了学生勾引了自家的儿媳妇,这只能怪他认人不明,脸面难看了活该。现在想起来,讨厌徐志摩,不是因为他追求过林徽因,而是因为后来的那些事,诸如对张幼仪的背弃,勾引别人的老婆等等,觉得他的感情从来没有专一之说。我想,如果徐志摩不是那么早就离世,大概也会再一次移情别恋,遗弃了陆小曼吧。
林徽因还是那个林徽因,但我对她的看法却变得不确定起来。我觉得她的感情世界里其实是没有“爱”的,充其量她是一个滥情者。这样的字眼,会惹来许多的攻击,可是实在想不起别的更合适的词语来代替它。因为喜欢过她,很想继续为她说好话,但事实让我无话可说。
我不得不大大的佩服林徽因一下,她决绝的离开刚才还缠绵悱恻的徐志摩,马上投进梁思成的怀抱,一个不知是爱到了傻,还是感情上反应迟钝的学者。这让她享受了闲适的日子后,还能做些她爱做和擅长做的事,比如谈恋爱。从这件事上看得出,林徽因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相当的聪明和理智,爱情不妨随便谈谈,婚姻,就得嫁给“豪门”,偷情然后说爱,那是有闲和有钱的二代们的调味品。她深谙其中的哲理。倘若当初选择的是徐志摩,另一个感情泛滥者,两人中,最先移情别恋的会是徐还是林呢?实在说不准林徽因对徐志摩爱到了什么程度,因为就在徐折戟山壑不久,她一边写着悼念的文章,一边和隔壁房间的单身汉金岳霖调情。倘若是偷偷摸摸,她至少有一点羞耻之心,然而,她竟然直截了当的告诉了爱她至深的丈夫,宣布自己爱上了别人。梁思成的苦恼自不必说,因爱的深彻做了傻事的人多的是,要为那个形散神离的徐志摩抱抱屈,他的死,跟这个女人有莫大的关系。他至少兑现了爱的誓言,他可以认命了。但他无法闭眼,只能怪自己认人不淑,哭笑九泉了。
林徽因没有离开梁思成,或者说没有和金岳霖结合,与其说是她放不下梁思成,放不下她和梁思成的感情,不如说她不能确定爱金岳霖到没到需要打破旧的藩篱的地步,直白一点说,她不确定金岳霖能给与她的,会比梁思成只多不少。她是一个自私的滥情者,一个玩弄感情的高手,就像当年的康桥,她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徐志摩,回到梁思成身边一样,这一次,她从梁思成身边转了个身,又离开了金岳霖。她是一个任性的女人,守着一堆糖果,忽然想吃个苹果而已。梁思成是她存放肉身的殿堂,徐志摩、金岳霖是她思想出轨的荒原。这几个人当中,梁思成是认真的那个人,为了爱的人矢志不渝,他还要认真的为妻子的出轨做出爱的抉择,牺牲自己,成全爱人。清醒的那一个是金岳霖,他比林徽因自己还了解林徽因,清楚的知道如果跟林徽因走一起,除了道德良心的不安以外,他会成为下一个梁思成,成为第二个徐志摩,林徽因还会转过身去,丢下的,会是伤痕累累的金岳霖。(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做人,有些框框还是不打破的好。
不要相信那些写出来的祭文,也不要相信那些唯美的情诗,那不过是几个聪明人玩弄的把戏,赚取同情的新装。包括徐志摩在内,都是希冀在异性别样的情怀中得到一点慰藉,然后写下一段文字,向世人宣布自己的存在。
如果你不信,看看徐志摩在写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之时,致张幼仪于何地,再追求林徽因折戟于深壑,致陆小曼于何地?林徽因与金岳霖长相思之时,可知身边的人是梁思成,一个陪伴她走过风走过雨,爱她深彻的人?
一个人的不幸,已叫人唏嘘不已,何况后边连着几个家庭。倘若林徽因有真爱,就该断然放手,给那些爱她的人一个宽松的生活下去的环境。因为爱,除了得到,还需要付出。
不要把“爱情”搬出来做了滥情的挡箭牌。
也不要羡艳那些荒唐的滥情者的浪漫。
- 谁能说清爱是什么,博爱算不算爱?诗人的情感本身就游移,不是爱情就是滥情似乎对爱的界定简单了一点。2012-04-11 15:44
-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金岳霖终身未娶,对林徽因的爱世人皆知,但他并没有做出什么不道德的事,爱过且放,这应该是爱的最高境界。 金曾经在林迷茫时对林说:“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此三人终生为友。金一直跟着梁、林作邻居。爱,或许真是个千古难题,但谁能说这不是爱呢?2012-04-11 16:01
- 徐志摩,林徽因的诗歌丢丢都很喜欢!问候作者!2012-04-11 16:01
- 我是很喜欢徐志摩的诗,恨其负才而不淑啊。2012-04-11 16:04
- 扣帽子,怎么负才了,不能有缺点就说是负才。一是一二是二,拿着人家私生活说事,典型的“羡慕嫉妒恨”。2012-04-11 16:27
- 情和爱,谁能说得清楚,也许只有当事人才明白。2012-04-13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