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非诚勿扰》

04-30 作者:泼墨如虹

可恨的江苏卫视非要残酷地剥夺我部分宝贵视线给她的《非诚勿扰》。而无奈观瞻之余,却又觉得其远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恨了。

三位主诗人是节目的最佳看点,不可以不说。

乐嘉思维机敏而深刻,却又带些尖酸和刻薄。有时候竟像一个忘乎所以的孩子,冷笑里藏着轻蔑,叹息中含着不解,动情处是在讥讽那些低级的错,微笑间表明对结果的认可。

孟非谈吐幽默而诙谐,但多拘泥表象而不求甚解。关键处总爱穿插一个节外生枝的故事,有时候是对惜时观众的一个小小的折磨。调和纷争有一手,分寸把握没的说。

黄函的思维正统而率真,智性淑女的形象堪当楷模。偶尔也爱苛求一些细枝末节。有时候随便表白一个赞许,相信那定是一个感性的结果。靠不靠谱,让人费尽琢磨。

“非诚勿扰”是小舞台大世界,全然彰显人间本色。因为整个人类社会确是由“爱”与“非爱”而构造。其实生命的脚步,原本就是在面对着“选择”与“被选择”或是“放弃”与“被放弃”之中所冒然趟过一条岁月的河。或者无可奈何,或者感慨良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地域和时空限定了人的眼界。对于一位男嘉宾而言,二十四位女生的背后可能会有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然而当被全部灭灯而怅然离场的时刻,谁又敢肯定那究意是彻底的失落抑或是更加精彩的获得。所以我尤加钦佩那几位在关键之刻决然选择了放弃的“帅哥”!

如果不是男女嘉宾都拥有同样的权力,便会让我联想到古罗马街头贩卖“性奴”的场景。而今所不同的无非便是并未被捆住手脚。假如哪位女嘉宾确有不惜卖身的理由,那么请相信我的比喻一点都不为过。有几位不知廉耻的言行确似刚从卖身的床上“形容不整”地匆忙爬来上阵。不信,你可以重再打量一番她的言行举止,真让人作呕!

反之,也的确有些低俗甚至破烂的男人是根本不自量力地挤身到这样的行列里来,然后再十分惨痛地被那些骄傲的女生们全然“灭掉”。悲慛退场的那一幕定有败军之将仓皇逃命的感觉。

也许,女人是天生依赖性十足的动物。虽不绝对,但大多如此。一个男生若没有优厚的物质条件比如豪宅洋车、名利官爵,怎还有资格拿来至这样一个高贵的舞台上充分地摆放展览。现实中岂不同样,有的宁肯嫁给一套豪宅格外还能有幸搭配一个两条腿的家俱,哪怕“家俱”并不靓眼;有的情愿嫁给一辆洋车额外还赏送一个免费的司机,尽管“司机”并不如意。为了豪宅不惜同“家俱”上床,因着洋车委身与“司机”鬼混。

更加可笑的则是,有些装腔作势的女人一番低级的表白还自认为是“对驴弹琴”,怎奈“驴儿”早已听得清楚,而“烂琴”却没弹出曲调。有些人一张嘴巴便构成了对空气的污染。

我只想,倘若武则天和慈禧太后的老公若能赶来上“非诚勿扰”,人类的历史必将重新改写。但却不敢肯定会改得越加文明还是更加糟糕透顶。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至今尚未听过《两个疯子》的故事,总觉得很多貌似美女一类的生灵恰是最擅打造“疯子”的巨匠。所以我对大多“美女”只能敬而生畏。这让我忆起培根的名言确为致理——“上帝是极其吝啬的,其在造人之刻给此便不再予彼。”当然,人世间确有罕见的秀外慧中的姝女,那一定是上帝的宠儿。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任何婚姻都是危险的。”由此我感到“非诚勿扰”正在搭建一座魔鬼般的舞台,真怕有些人从这里走过去,弄不好极有可能会成为新时代的“唐塔”或是“招苍”甚至是“横路敬二”。

同样,古往今来多少投身貌似挚爱天堂的多情女子,当迟暮回首却无论如何都感到自己竟成了中国版《望乡》里的阿崎婆婆。

我赞美在独立人格和崇高境界前提下的神圣选择,可实际情况却偏偏让我感到某些眼光里仍旧裹挟着许多扭曲了的视线。

随心喻例,并无所指。若有雷同,纯属虚构。

尽献“诚”挚所言,故而“扰”之无愧。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