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之死
05-12 作者:子衿
杜甫之死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剑南节度使幕府参谋之职。四月,在他经济上多有帮助的好友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于是五月率领全家人离成都东下。他早在困居长安时,就已经患上肺病,漂泊西南时,又患上风痹,左耳已聋,一身都是病痛。出蜀后,全家都在水上漂泊,东下到夔州(今四川奉节),暂居不到两年,又于大历三年正月中旬乘舟出三峡,经江陵,过公安,岁尾方抵洛阳。
公元770年的某一天,——那天也许阴雨绵绵,也许风和日丽——湘江上的一叶孤舟里,时年59岁的杜甫与世长辞。
少年高才、暮年愁苦的他,带着家国之痛,身世之悲,带着与诗仙的千古交情,对画家、舞蹈家和歌唱家的崇敬与怀念,在爱妻杨氏的哭声中,在湘水清波的一万声叹息里,走了......走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他年轻时的豪言壮语。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他对天下苍生的至上关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是他对自己命运结局的高度概括。
故乡的明月依旧明朗而亲和,浣花溪畔的草堂依旧破落而平静。十年内乱,风尘荏苒,诗人的脚步踏过盛唐的风声雨声,踏入落花时节的江南。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