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微寒

06-06 作者:南山老农

霜降了。

真的是白白的一层,薄薄的,古诗词里大都谓之为轻霜。早上起来晨跑,觉得湿冷,脚底下也有微滑。后来在网上看,满是关于秋的大小文章,多有访秋,问秋,悲秋,叹秋、惜秋。大凡悲秋,得有情绪,像演员入镜,需要感情酝酿。比如,离愁,念远、怀古、凭吊、感伤,想来也是作者的福气,毕竟感情盈沛,思绪飞扬,煞是羡慕。与我只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于是未能免俗,匆匆地写过一篇“乡村晚秋”,涂抹几次,然而,终未尽人意。

前几日下过雪了的,纷纷扬扬的,弥天曼舞地赶了夜路。待我睡醒,灰蒙蒙的天,只见雪懒懒散散的爬上树稍,仿佛女子的脸颊,淡施了脂粉,扭扭捏捏的样子。点点滴滴的洒落在花坛衰草上面,直觉的,娇娇滴滴。直到晌午,日头刚一露脸,秋风约略一吹,未及细看,匆匆地融化了。实指望在那厚厚实实,松松软软,清清白白的积雪上,留一张影也是好的;或者拿一份清白和火红金黄做比对,想必也是柔美的;抑或让那一份洁净给深秋染上绚丽,与深秋平添些神韵。未成想,天不随我愿,一味心思的远去了,惶惶然,只留下晚秋一份苦涩古板。可见秋天的雪是浅薄的、似乎觉得轻佻了些、全然没有冬天厚厚积雪的大气厚重,甚至一丝儿小家子气。也罢,权当目睹了大自然这个画家的初稿,留个念想,待来日深冬季节吧!

然而轻霜似乎不一样的,有几分清高,有几分清冷,天生一种孤傲。平日也难得一见的脸色,只有在深秋面前肆意任性。潇潇洒洒地在草丛里作画,信手抖开一地的信笺,朦朦胧胧地涂抹在树枝上,闪烁其词。你也许读不甚明白,鸟儿却在上面跳来跳去,从一个枝丫跳到另一个枝丫上,穿梭出动态的花。莫非为你解读、也许为你诠释轻霜的意义。那是鸟儿蘸着轻霜作画,这似乎才算得上秋天的气象。然而这不正一种秋天独有的韵致么?把秋天的丰富施与人人,然后匀匀地调和出一份淡然和幽静,秋天的寂寞冷清抖落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大自然这支如椽的画笔,拿捏的恰到好处,只觉得飘飘忽忽。

有一些儿薄雾,水汽雾霭凝结着秋的金黄,犹如轻烟飘渺。袅袅的,像炊烟。冷露悄无声息,挂着霜花,白白的。枫叶更红,衰草渐渐的枯了,含着泪珠儿,湿了一地。中庭的老树,栖着老鸦,扑棱棱地一阵骚动,抖落一身小诗韵律。仿佛在涂着脂粉的脸上轻搔了几下,在顾影流盼回眸之际,纷纷落下动情的泪花;像在女诗人日渐消瘦的面颊上悬了那么一忽儿,扑簌簌跌下几星儿。我看的呆了,忽然觉得景色如此奇妙,似乎从未见过。又觉得似乎在哪里早就见过,很熟悉的身影,仿佛很久以前的梦里。

轻霜微寒,经不住秋风的推敲,也经不起阳光的抚摸。如同握不住一溪水流,一忽儿被软化了,化作一珠儿一珠儿的清泪。像怨妇失血而苍白的嘴唇,更像凝眸的眼神。刚刚还哽咽低泣,忽然看见由远而近千里以外的归人,一瞬间,破泣为笑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李白把月光误以为是霜,被一种恍惚朦胧的境界所迷。我猜想,这霜岂不是昨夜月光的延伸存留,竟然惹我离却人间烟火,恍然梦里。于是这霜如月光般里应外合,潇潇洒洒,轻歌曼舞般铺洒到今晨,借以成为我展开新梦的延续。

幼小的儿时,月夜下,石井栏边,一架吱吱扭扭的纺车声里,还有老槐树下,青石板上,阿婆许许多多的故事。抑或依偎在阿妈的怀里撒娇,经母亲的手指抚慰下、会深深的进入梦乡。

我就猜想,这轻霜就是咋夜月光下的孩子。

共 1 条文章评论
  • 很有文采,欣赏。2012-06-11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