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青春,如此的纯净
他们的青春,如此的纯净
六月,天气格外的睛朗,午觉过后,我捧着一杯香茗,坐在摇椅上看书,阳光流金般洒过书本,温暖着我的眼睛,荼香四溢,轻抚我的鼻翼,天空湛蓝,让回忆的画面变换成一朵朵云彩。
我和阿帕结识于去年的夏天,那时,她才刚进大学,由于成绩优秀,家庭贫困,便来到母亲单位做学生助理,赚点钱补贴家用。她是新疆人,家住乌鲁木齐。每个初见她的人,都问她:“你是新疆那边的吗?”“是的,你看出来了?”她总是微笑着温柔的点点头。阿帕真是个美丽的女孩。一头乌黑厚厚的卷发,黝黑健康的皮肤,葡萄般清澈宁静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小嘴。她的普通话说得极好,会写流畅的中文日记。从初中开始,她就远离父母,到遥远的东莞开始了汉族文化的学习。初到东莞的日子,阿帕听不懂汉语,学习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可是,她不愿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每天起早摸黑的练习中文,别的同学下课后尽情的玩耍,她却抓紧每分每秒一个拼音一个拼音的朗读,一字一个字的模仿。才十二岁,她便离开父母,寄宿在学校。生活习惯,语言障碍,思乡之情,时常让她暗自流泪。她是多么想念千里之外的阿爸阿妈呀!小小的心灵,面对巨大的陌生城市,就像羽翼未丰的小鸟,被放逐于山下的悬崖与大海,靠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磨炼,成就自己坚强的意志。每天,她都会用中文写日记,起初,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几句日常用语,慢慢的经过日积月累,她的中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渐渐她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欢声笑语也日益明显。她与新疆来的女同学住在一个宿舍。六个小姑娘,从此便成了亲姐妹。有什么事,大伙一块商量,有什么困难,互相帮助,有心事,相互倾诉,学校、宿舍、教学楼,三点一线的生活,有点枯燥乏味,却因有了五个惺惺相惜的好姐妹而变得生动快乐。可是,每逢放假,却只有她一个人留在宿舍,为了节省学费、生活费,她不得不一个人待在学校里,自己一个撑,自己一个人扛,自己一个暗自伤心。六年如一日,这位青涩的小姑娘长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了,从软弱到坚强,从迷茫到坚定,从自卑到自信,从幼稚到成熟,一步步起来,实属不易。来到大学,阿帕活跃了许多,报名做起了学生助理,这样她就有钱坐72个小时的火车回家与父母团聚了。平日里,阿帕早起读英文,有时去游泳,有时打网球,偶尔还会约上我去吃兰州拉面,每逢周末,她都会去大学城的新疆同学那儿,或者接待以前东莞的新疆同学。她能歌善舞,参加学校举办的大学生风采比赛,凭借一个案例和一个舞蹈,夺得了最佳风采奖。
阿华也是母亲的学生助理。他个子高高瘦瘦,长得十分清秀,书生模样,别看他文质彬彬,戴着一副眼镜,他可是个运动能手。每天,他都会迎着朝霞,从中大北门一直跑到海印桥,再从那里跑到三桥,沿途便是清澈美丽的珠江,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他的脸上总是充满着笑意。仔细看他的小腿,肌肉还不小呢!阿华,全名金德华,而我们都喜欢拿他开玩笑,“刘德华,过来,帮我复印点资料”“刘德华,帮我倒杯水!”“刘德华,帮我打印一份表格”领导们都喜欢这样叫他。而他先是傻傻的愣了一下,很快便习以为常,乐呵呵帮大家做事。阿华做事很细致,很认真,一次,母亲出去办事,留下他一个人负责办公室的工作,接电话,记录,打扫卫生,处理文件,关好门窗,每个细节都没有出错。他很喜欢学习,修电脑、修讲课用的话筒,修打印机,甚至是母亲锯铁棍,他也要从旁细心观察,并且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母亲单脚踩着铁棍,用尽吃奶的力气,割掉了铁棍的一头,阿华便说:“杨老师,您休息一会儿,让我来吧,我小时候锯过碗口般粗大的木头,跟我爷爷一起。”“你这么瘦弱,恐怕不行吧?!”“让我试试吧!”话音刚落,他便用膝盖顶着铁棍,一只手拉着铁锯,一点点巧妙的用力,另一只手重重的压住铁棍的另一边,不一会儿,便把它锯断了,留下完美的“伤口”。“你还可以啊,小鬼!”母亲毫不吝啬的称赞。阿华不耻下问,有时碰到电脑操作方面的困难,他就虚心的问我这个成人专科毕业的无业“游民”:“表格怎么没有打满纸张?”“一个勾怎么打呀”“题目怎么好像缺了上半节,你教教我吧!”教会他以后,他还笑着称赞我,“你真行!”阿华挺乐于助人的,每次我的文章都要拿给他修改,他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一个个字,一句句话,每个标点,多余的话,不正确的表达,他都用黑色笔在文章上大改特改,有时改得满张纸都是,下班时间到了,可是他还是耐心的一动不动,水不喝,厕所不上,慢慢给我讲解不妥之处,实在是难为他了。
一怀荼喝完了,清香的荼味依然飘荡在嘴边,回忆着他们的动作、神态、语气、样貌、为人,我不自觉的笑了,心想,他们不就是清香的荼,清新、淡雅,令人回味无穷。
他们的青春,如此的纯净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 欣赏!问好健康!2012-06-08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