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的歌
石头的歌
石鉴明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我姓石,小时候,大人们都叫我“小石头”。也许因为我姓石,或许缘于我从小跟石头打交道,故特别喜欢收藏和玩耍那些精美的小石头和石头制作的用品,就是对那些普通的粗砂石、大理石、花岗石,也有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情感。
我出生于川北农村,小时候特别喜欢玩弹弓 ,用小石头打麻雀。衣、裤包里常常装满了带着泥沙的小石子,往往把衣裤弄得脏脏的,惹得母亲生气。小学刚毕业,“十年动乱”开始了。造反派搞武斗居然搞到了我们的乡小学,学校被迫停课。父亲见我读书无门,打算长期将我这个独生儿子安置在乡村,想让我学医或学木工。总之,学一门手艺,以免找不到职业,混不到饭吃。他们还省吃俭用,准备了上千元钱,请石匠打石头为我们兄妹俩(主要是为我)建修了两间石墙瓦房。那些质朴的石匠们喊着号子,抡动大锤,开山取石的影子至今仍留在我的记忆里。至今,我家农村的那两间石墙瓦房还在,有时我们还要回去看看,表达一下对辛辛苦苦一辈子已离开人世的父母亲的怀念和敬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当时的农村真是落后,“农二哥”们真叫辛苦,就是那些石工、木工、泥瓦匠们的生活也是相当艰辛的。农家子弟在那种环境下,要过上好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走升学或当兵的路,再就是学手艺。我选择了前者。公社开始办初中时,我在母亲的奔走求告下终于挤了进去。后来,我就考上了师范,再后来又读了师大。我十分幸运地离开了那两间石头房子,住进了机关宿舍的高楼。但我没有忘记那两间石头房子给予我的温暖、哺育之情和鞭策,更没忘记父母当初的良苦心意。听说,家乡的石头也翻身走俏了。我打心眼里喜爱家乡的石头。
由于我对石头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几十年来,走南闯北,因公出差,观光旅游,我总爱看石山、石径、石梯、石桥、石窟、石像……总爱买石砚、石笔架、石笔筒等石头旅游纪念品,总喜欢去名山大川、深沟小溪、河坝海滩,寻奇石,拣那精美的小石头、小贝壳。
记得那次从山城重庆乘船顺江而下,夜宿万县。上岸后,发现有人卖用三峡石制成的纪念品,我毫不犹豫地选购了两件,一件是“神女峰”,一件是题有“人贵有志,学贵有恒”的书屏。到南京后,瞻仰雨花台,我们一行掀起了选购雨花石的热潮。我选购了十几块,其中一块精品晶莹剔透,内中像似孙猴子的造像,我带回家后,小孩特别喜欢,只可惜被搞丢了。那次在南京,我独自一人还挤时间去看了鼓楼的雨花石精品展,真是大开眼界,美不胜收!
后来去海南,在牙龙湾,我拾到一块酷似五指山的珊瑚石,爱不释手,至今还放在我家的杂品柜里。前年去大理,我购回一个精美的大理石小花瓶。有个大花瓶可惜我未买,那上面的花纹自然形成,似长江、黄河全貌的缩影,又似仙人聚会。去攀枝花,听说苋却砚乃珍品,我请市政协的同志引我去生产厂家选购了一方异形砚,上面有《老子说教图》,老子的腿上有一只活生生的绿青蛙,头上方是海上生明月的图案,那轮明月又圆又大,绿中泛白,自然天成。我特别珍爱这石砚台。近几年,绵阳的涪江奇石和北川、安县等地的海洋生物化石被发现,对此我也产生了欣赏与研究的兴趣。
爱石、观石、赏石,已成为我们家的休闲文化生活。其实,我们天天生活在石头之上,石中有乾坤。石是天书,是历史,是地球成长的记录,是生命进化的记载,是宇宙演变的信息。石头是地球母亲的骨架,也是人类走向太空的桥梁。
我们愿学石头本朴、厚重、坚强不屈、乐于献身、甘作基础的本性和品格,愿听着精美的石头唱的歌儿,一步一个脚印前进。
(作于1996年1月,修改于201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