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行
9日,去宜州,
——传说中刘三姐的故乡。
两个多小时的路程,
一路风景一路歌。
第一站:下枧河。
车停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但我们好像上错了码头,
还好不是上错了船。
世界真的很大很诱惑,
有时候也不必太纠结自己曾犯过的错,
没准上错船看到的会是另一番风景呢。
在船上。
两岸青山尽收眼底,
下枧河水触手可及。
可能是因为雨季,
河水有点浑浊,
却不失清新和明媚,
一如刘三姐的歌声。
船上也有我们的歌声,
是《刘三姐》里的经典桥段。
我们唱歌,
我们喝酒,
我们笑,
连船家也跟着我们笑。
船家是一对中年夫妻,
他们笑得很幸福,
刘三姐和阿牛哥也是这么笑着走到九十七岁的吧?
第二站:三姐故居。
这是一座典型的壮家小院:
泥砖墙、红瓦片的主房,
天井,晒坪,茅草顶的厨房,
鱼篓,牛犁,七彩线的绣球。
这便是三姐的故居啊?
这便是一代歌仙的家!
大家拍照的时候,
我仔细地想了想:
三姐真的成仙了吗?
会不会在某一张相片里她突然就出现了呢?
我真想轻敲那两扇沧桑的木门,
轻轻问一句:三姐在家吗?
没见有人回答,
却听见了歌声。
我钦佩人们美好的想象,
但我觉得三姐还是不成仙的好,
她一直都在,
在那个清静的农家小院里,
为每一个喜欢她歌的人唱。
所以我宁可试着这样:
寻着地上是否还有留下陈旧的脚印,
看着墙上是否还有未曾湮灭的痕迹,
想着山歌是否还在房梁上余音袅袅;
绣绣球,
织壮锦,
抛渔网,
对山歌,
。。。。。。
这一切够仙境了,
这便是天上人间!
如果真是非要修炼才能成仙,
我定不会去羡慕神仙,绝不!
三姐房间里有一对绣球,
挂在蚊帐钩子上。
七彩的线,
七彩的球;
很精致,
很惹眼。
第三站:桥。
回到码头,
码头上有一座桥,
名字叫风雨桥。
像不像奈何桥?
我不知道。
桥离码头很高,
我抬头望着,
仿佛听见三姐在桥上唱:
哪个九十七岁死,
奈何桥上等三年。。。
细看风雨,
笑迎奈何,
人生本如此。
回程。
车上很安静。
人是累的。
我睡着了。
好多人也睡着了。
再没听见《刘三姐》里经典的对歌。
但每个人的心里和梦里,
都会有自己喜爱的刘三姐,
都会唱几句像下枧河一般清亮的山歌,
都会想起那七彩线绣成的七彩的绣球。
对歌台的阁楼上有一副对联:
喜迎三姐花,
日照几窗蝴。
写于201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