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生活的思考

07-02 作者:曹老师

近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安度晚年生活及身后之事。

按中国传统文化,1953年出生的我,今年60岁,已经步入到人生的晚年阶段。一年前,父亲无疾而终,我完成了为二老送终的责任;子女靠技能谋生,自食其力,无需我再为其操劳。我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人生使命,到了安排晚年生活包括身后之事的时候了。

目力所及,中国老年人的生活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为子女忙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绝大多数国人总有一种为子女尽责的观念。于是,晚年的他们仍在为子女的就业、住房、结婚······及隔代人的抚育而付出。有人说,这就是中国人。也有人说,这样的老年人活得很累。

享受生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一部分老年人懂得一个人固然有应负的责任,但晚年时也应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于是,这些人的晚年生活中注入了全新的内容,上网、学才艺、学车、旅游·····将晚年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还有些老年人重新选择了家园。他们来到乡野山里过,上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田园生活。

无需评价及指责哪种晚年生活的好与坏或对与错。每个人的受教育和阅历各异,经济条件不一,自然便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人老心态不能老,晚年生活要有规律,要安排适量的运动,适度的保养,适时的医疗和适当的工作(包括帮助子女抚育下一代),这样才能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忙则快乐,乐则增寿。如果进入老年后,无所事事,日为三餐,夜图一宿的享“清福”,不仅得不到快乐,还会损害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和应有的寿命。要明白,父母健康和快乐是子女的一大幸福。

具体安排

一、日常生活

1、通过互联网、电视、书刊等媒介了解时事、文化、历史;关注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2、选择适合自己的回报社会方式。

3、坚持户外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平和心态,粗茶淡饭,快乐度过每一天。

4、根据财力,寻访人类文明遗迹,历史人文景观,游览秀美山河,至身体健康不允许外出时止。

5、如子女确需帮助,可为其做任何力所能及之事。

二、人体器官捐献

如遇意外死亡(诸如交通事故、人身伤害、自然灾害等);患重大疾病;老衰至生活不能自理,生存质量明显下降时,要求终止生命,不为子女和社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由红十字会全权办理遗体(器官)捐献事宜,以此回报社会。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