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释中医学中的“风”

07-25 作者:劲草

一、中医学中的“风”

中医学认为:人体发病的外因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风为六淫之首,风为百病之长;风携寒、湿、燥、火,侵袭人体肌肤、腠理、经络、四肢百骸,引起风寒、风湿、风燥、风热、中风等;人体感受风邪,引起风疹(皮肤呈游走性瘙痒、斑丘疹等);人体肝肾阴不足,肝阳偏亢,升动太过,引起肝风内动,等等。

二、日常生活中的“风”

“风”的概念,也广泛应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如,家长见孩子身上起疹子、发痒,会随口说:孩子受风了!

那么,有谁见到“风”了吗?

有人马上会说:我见到了!我感受到了自然界中刮的风,很有力;我身上起过包,一会儿这痒,一会儿那痒,受风了;我见过有人中风了,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请问:从解剖学上找到“风”了吗?

三、试解释中医学中的“风”

自然界中的“风”,具有游走和力的特点;;古人取象于自然,把人体患病后,游走和骚痒等表现,叫受风;引起这些表现的原因是“风”。

我认为:人体患病后的类似“风”的临床表现,是人体内部间及人体内部与宇宙万物间的动态平衡失调(阴阳失调)的表现;究竟属于哪一种平衡失调,有待于深入研究。

古人在医疗的实践中,摸索出了许多能治“风”的中药,也研究出了许多能治“风”的方法;往往能很好的治疗由风引起的疾病;其实,就是纠正了人体的动态平衡失调(阴阳平衡失调)。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