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老家(2)-黄柏山村
08-04 作者:梦萦徽州
家乡的小河流发源于离村十多里远的高山上,源头处也就是从地表涌上的一弯小小的泉水…一路流下来集各条山间的小溪便成了河。
村里的先民们在这条小河上发挥了无穷的智慧,从河的上游至下游修筑了十多个小水坝,水坝均用大石条排列的方法彻起。每个水坝改变每段河流的流势,抬高了水位,再凿以小渠,引水进山脚。于是河两岸开垦出来的梯田便得以灌溉了…每个水坝都依水势而建落差也就一两米,每个坝自然成了一个个小瀑布。长期的冲击,落水处便形成小水潭,水潭里总是有很多小鱼儿游来荡去…受惊时一溜躲进坝体石缝中。小时候少年时,炎炎夏日,一群小伙伴光溜溜的,多半时光都是泡在这水潭里,游泳,打水仗,抓鱼儿…要等到家长们拿着竹条一路叫着我们的小名一边大声嗔骂着…我们才肯上岸回家吃饭!
那一座座水坝,那形态,恍如一台台钢琴,有序的排在小河里…你听,它分明在和河水一起弹奏着音乐,时而轻缓,时而激荡…峰回路转般的……水流直下,跳珠倒溅,似欢快地伴舞…待大雨过后,登高处尽览小河,并目及周围的山水,那真是有“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的美妙意境!
小河流至村口处又有一个小水坝,旁边修一渠,渠的尽头先民利用岸与河面五六米的落差建一水磨坊。水冲击水车转动带动石磨运转,这样可以把稻谷加工成大米,玉米就可以磨成粉了…。据说现在能造这种水磨坊的巧匠已经很难寻觅了!
随着时代发展小河水利功能已不那么重要了,只是水坝处的砂石被村民淘之殆尽…千年才得以形成的细砂无声地掩没在一幢幢钢筋混泥土房子里!水坝都不在了……这些旧时景象承载着我的童真,是我生存苦痛的精神家园!在躁动浮躁滚滚尘世中,于迷茫时常常刺疼我,提醒我人生的正确方向。也是浸入血脉的乡愁的一部分,它是如此的强烈,不能不怀念感伤!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