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之旅(一)

08-16 作者:天地飞鸿

2012年8月12日

一觉醒来,看看石英钟5点半。一骨碌爬起来,上厕所、洗脸、穿戴整齐,再检查一下行囊。

在街上吃了点东西,打的来到了上车地点。已是6点半,路边三五成群站着不少人,大多带了小孩,提着大包小包。

旅游大巴出发了,从湘湖上的高速。导游小邓是个鹅湖女孩,微胖,皮肤白皙,随和亲切落落大方。她能说会唱,一首悦耳的瑶里山歌,及唱歌过程中她呼 大伙应的互动,一下子拉近了她和一车游客的距离。之后,车内有看电视听歌的,有津津乐道伦敦奥运会赛事的,有围坐在一起在块平板上打炸弹 的,有闭目养神的,有静静的欣赏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的。

忽听有人说到武夷山还有65公里啦,打了一会儿瞌睡的我,抬头一看10点了,车子已到上饶铅山。不久车子已过武夷山镇,开始在盘山公路上盘旋,大家的身体一左一右的晃动。时间一长,有不少人觉得有些不适,晕车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车子终于徐徐开进了武夷山市,当地导游小吴上了车,作了一番自我介绍,也介绍了武夷山风景区的概况。

找了一个水庄,我们吃了饭。也许是饿了吧,一个个狼吞虎咽,其实菜的味道不怎么样,包心菜老硬,带鱼腥味重。

稍作休息,下午我们去游天游峰。检票进门后,我们换乘了“小火车”,前面一个火车头挺像的,后面三节车厢,一排坐四人,上面有顶篷,两边前后都空荡荡的。车速不快,凉风习习,明显感觉到山里空气潮湿,凉爽得多,身上的汗一会儿就干了,心旷神怡的欣赏路两边的风光。特别是右边,下面是宽阔舒缓、碧绿清澈的溪水,不知是否是九曲溪?水面上接二连三有竹筏或皮艇顺流而下,上面整齐地坐着穿红色救生衣的游客,戴着或红或黄的旅游帽。有的还啸呼着,和我们打招呼。河彼岸高耸云霄的山峦,并不相连各个独立,裸露光滑外形奇异,惹人遐思。

下了“小火车”,我们紧跟着导游小吴,想听听给他的介绍。清瘦而精干的小吴边走边歪着头对着小喇叭说着,眼睛并不看身边的游客。但出语诙谐风趣有味,总让身边的我们笑语喧哗。

站在两块大石头前,一块镌刻着“御茶园”三字,一块镌刻着“茶魂”二字。吴导告诉我们:元世祖时在这设了个办事处,专门负责收取茶叶税,及负责采摘制作大红袍,送进皇宫。解放后,武夷山还有六株大红袍,采摘后在这里制作,也是送往北京。

路边围了不少人,指点着拍照着。原来树上有大大小小好几只猴子,在戏耍在争抢游客抛去的食物。尾巴又短又粗,导游说这是短尾猴。

往前走了一段,吴导指着右手边一座山峰,问我们像什么?大家众说纷纭,大多觉得像乌龟、茶壶酒壶之类。吴导说是呀三分形似七分想象,接着讲述了这个山峰来由的传说:与八仙之一铁拐李有关,说是一次天庭神仙聚会,等铁拐李到了,仙酒已喝完,他一气之下把空酒壶扔到了人间,化为此山。当时我听得有些朦胧,姑且糊涂记下。

站在五曲大桥上,对面是高峻陡峭的石壁,裸露光滑,典型的丹霞地貌。石壁接近顶峰处,竟然有个亭子。吴导说那是朱熹与狐狸精风流快活的场所,我们傻愣愣的望着他,觉得难以置信。吴导笑着说是传说,狐狸精也被朱子的讲学征服了,印证了南宋理学的巨大魅力,及文人风流的传统。我听后笑了,但心里总觉得一板正经的朱熹与狐狸精是八竿子也打不到,姑且听之吧。一个同伴玩笑的问道文人都风流吗?吴导说:男人都风流何况文人,你没听人说十个男人九个花,一个不花那是身体差吗?你没听人说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下班回家,四等男人回家老婆不在家,五等男人回家发现有别的男人在家吗?按这种说法我们尊敬的朱子当属一、二等男人。我们听了忍不住笑,这导游太搞笑了。

走着走着,小吴又指了指右边山脚下的小屋子,很正经的介绍:那是山里的歌厅,感兴趣的话,帅哥可以高山流水,美女可以泉水叮咚。我还信以为真,仔细一看竟然是洗手间,差点笑喷了,真佩服吴导俗的让人快活。

共 1 条文章评论
  • 不错2013-08-05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