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者言

08-19 作者:hxl

爬山,绝对是项好运动。

爬自然的山,运动全身,愉悦心情,可强体,可舒怀,可呼吸山林中的新鲜空气,可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一得乐趣,二得理趣,三得天趣。爬精神的山,又何尝不是如此!

现在,我就是一位退休在家的“爬山者”,在家里每天“爬山”8小时,爬四座大山。这四座大山,既是自然的,又是精神的。

第一座叫“王”山,我每天早晨6点起床,练书法2小时,选择临摹的帖子是王羲之的《圣教序》,王羲之是中国的书圣,学他的字,无异于攀登一座高山,我天天踏着“米字格”往上“爬”,一爬已经6年多了。

第二座叫“华”山。爬华山,是指我学二胡拉的是华彦均(阿炳)的《二泉映月》,《二泉映月》这一首二胡曲可是中国民乐走出国门誉满世界的代表曲,是二胡考级的10级独奏曲,自然也称得止是这个领域的一座大山,我天天晚饭后跟在“闵惠芬、宋飞、赵寒阳、邓建栋”他们的后头“爬”1小时,也爬了快8年了。至于当初我为什么想到要学拉二胡去“爬华山”,乃是因为写一本长篇人物传记《玫瑰夫人》,连续伏案3年,引发颈椎病,有一位专家医生告诉我拉二胡可医治颈椎病。就这样,我于2004年4月16日买了一把二胡,拉得没有不到半年,颈病好了,一拉拉上了瘾,也就索性拉,索性挑阿炳的《二泉》拉,而且索性专门买了专门拉《二泉》的“二泉胡”,一直拉,拉到现在,看来,“爬华山”,真正治愈了我的疾病,更愉悦了我的心情,这辈子会一直爬上去,爬上去。

第三座是“书”山,这些年,我拚命的买书、读书,读书、买书,以至装满了30平米的大客厅,至今家里已经拥有上万册图书,但是读去的最多不过三分之一。剩下的那三分之二(这无论如何也算得上是一座高山了),退休回家后,每天花上3小时,爬了“王山”继爬“书山”,在退休在家的日子里专一地(有重点、有系统)地坚持(有计划)爬,争取爬到顶峰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第四座高山是“文”山。退休后,我天天午休后2小时的写作,也10年多了。我打算,若是自己的身体条件许可,在完成农村基层干部题材的《上善若水》(已出版)的写作之后,打算增补我的“心乐四雅”中《雅思》之下集。这样,我的《雅思》便有了上、下二集,上集是我退休后在学习“文学、书法、音乐(二胡)”过程中对三者之间联系和区别的思考;下集是游记,近三年,我游历了日本、美国、俄罗斯,每去一个国家之前的三、五个月里,我都从网上寻来有关那个国家的不少书籍,一本本认真阅读,然后,对照旅行社印发的旅游日程和景点安排,事先确定我到了那里的“看点”。当我亲临实景,常常会比没有事先“备课”的旅友,生出更多的思索。特别是变数无穷的日、美、俄这三个国家,我们曾经的死敌和兄弟、兄弟和死敌,经我这一番读、看,想说的话实在是太多太多啊!增补了《雅思(下)》之后,想再写出200篇精短散文构成我的一部自传。这些已写成和未写成的书,加在一起就是海拔70000米的一座高山(我的几本书总共200来万字,以一般书籍横排每10字3。5厘米计,200万字接在一起就是70000米),这座山自然也绝对不会比前面三座山的“海拔”低多少。

我2001年退休,那年,我挑选出杂志和报纸副刊上发表过部分文章,凑成30万字,由作家出版社出了一本叫《雅事》的散文集,2004年加入了浙江省作家协会;2007年,又出二本,一本是《玫瑰夫人――魏珍传》,一本是散文《雅室》,便在2008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圆了我年轻时的作家梦。回想起来,一本一本的出书啦,加入作家协会啦,这些我这辈子可以称作有意思的大事全是在我退休之后完成的。

梳理我退休后近十年的时光,我想得很多。我觉得,要做成一件大事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胸中要有目标,二是要专一,三是要坚持。这正如爬山,只要你有一个“一定要爬上这个山顶”的目标,只要你专心一致的爬,坚持不断的爬,那么,总有一天,你就会爬上山顶,领略和享受到山顶的无限风光。说实在,世界上的事,怕就怕“专一”,怕就怕“坚持”,怕就怕“认真”,你要把你想做的事能“认”作“真事情”去做,专一地坚持去做,那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说得具体点,做成一件事,我以为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无心”阶段。“无心”,就是“心不到,手也不到”,只是脑子里刚刚想到要做成什么,而尚未行动;第二个是“有心”阶段,这时候“心到了,手却不到”,心还不能指挥自己的手,心手不一;第三是“心到手到”阶段,“心到手到”,心手两忘了,也便进入到了“一派浑成,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地!三个阶段,第二个“有心”阶段,费时最长,费力最多,在这个阶段也就最需要专一和坚持。据我的体验,走完第二阶段,时间至少3年。也就是说,只要专一地坚持3年,就有可能进入第三个“心到手到”阶段,就会有大收获!想想,3年,3个365天,占人生的二三十分之一,也不长,一眨眼就过去了。而退休后的我们大多数起码总能活它十来个3年呢。如果我们真的能有目标专一地坚持去静心学个一样二样,甚至三样四样,花这十来个3年,还有什么学不成学不好的呢。

如今,我在家安度晚年,努力学习着年轻时早就想学而一直没时间学成的二胡、书法、绘画,从容不迫地读些自己早就想读而一直没有功夫读过的书,静心凝神地写自己头脑里装着的早就想写至今还没有写出的东西。我把这四件事,当成是爬四座大山。就这样,退休在家,我学习不息,爬山不止!

爬山,真的是项好运动。不管你是爬算自然的山,还是爬精神的山。爬山的直观视觉效果是提升,是向上,是超越;爬山的生理心理效果是强身,是益智,是增“华”(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里的那种“华”,是文化人身上的那种优雅举止和翩翩风度的那种“华”)。可以说,整个社会,爬山的人越多,文化气息越浓,人际关系越好,文明程度越高!

试想,若是再过去三个、四个3年或者五个、六个3年,当我登上了“王”山、“华”山、“书”山、“文”山,站在那高山之巅,我的心情又将会是何等样的甜美愉悦啊!

2012年6月6日于晚啸阁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