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不管三七二十一”

09-02 作者:心空了然

“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句俗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实际上这句俗语是指人们面对某种选择时不管好歹、吉凶如何,也要干一干、试一试、碰一碰的意思。 三七相乘得二十一,古代的谶纬家和阴阳家认为这是一个不祥之数。《汉书·路温舒传》载,路温舒随其祖父学习“历数天文”时,他祖父就曾说过汉朝的“厄运”在“三七之间”。后来,张晏解释说这是指“三七二百一十岁”。意思是从汉初到哀帝、平帝就将衰落。其实,其间并不到二百一十年。三国时陈琳作《神女赋》,又有“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的句子。也是指从东汉到建安时期又该交“厄运”了。但是,从东汉建武元年到建安时期,也不到二百年,也凑不成“三七”之数,但却证明“三七”之积已经成为不祥之数。太平天国也曾发布过《奉天讨胡檄》其中也有“三七之妖运告终”的话。尔后,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才有了今天“不管三七二十一”这样的俗语。

上述例证至少说明,以“三七二十一”作为一个不祥的数字,和今天的涵义比较接近。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