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真的令人神往

09-19 作者:将军

伴着晨朦中的霏雨,来到久已神往的静安嘉园,松原著名书法家穆怀明先生的墨宝意境深远,工整规范的馆阁体“静安嘉园”四个大字,笔法精到,韵味崇高,显现出凛然的正气。

静安:出自中国古老文明的渊源四书五经首篇《大学》的开篇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如此的境界,如此的胸怀,如此的手笔绝非凡贤俗士所能企,更绝非唯利之徒所能及。

站在宽敞通透的步行街,看着只有皇家园林才偶有所见的珍贵黄色太湖石,听着翠绿的芳草在迎客石的带领下展开双臂欣然地告诉你:我们在这里身居闹市却远离喧嚣,看我们是多么的幸福。

步入园区,这里真的与众不同。看到的建筑形式就是亲民和谐的真实体现。楼与楼间距宽敞,错落有致。人性化的便民功能设计完美,就连一处小小的围墙都做的古朴而端庄,且涵虚有致。稍有阅历的人一眼便可看出她是北京颐和园静宜园的原景复制,是“天涵静碧水涵虚,本色今朝见太初” (清乾隆《赋得秋水长天一色》)诗意的再现。

走在园区,看着人们的张张笑脸,他们是满足于这里的温馨,满足于这里的服务,这里的建筑质量曾经在当年开工伊始,便被吉林省政府指定为全省行业学习的榜样。吉林省建设厅在此召开的质量安全现场经验交流会盛况空前。国家建设部曾多次组织过棚户区改造现场经验交流会,好评如潮。这里的物业管理一心为民,真诚服务。因为静安人的理念就是“从真诚到永远”。看着静安人从细微处做起的小事,你就会知道他们的真诚。杨柳本是不需精心培植的常见耐生树种,可是这里的园丁们竟对它执着于深工壅培。(这里的柳树是稀缺名贵的龙须圣柳)为的就是让柳树早一天鹅黄嫩绿带来春的呼唤,如诗如画的多一天春色满园,让人们能如住在陶渊明悠然居的圣柳旁一样悠然安逸。我赞美着柳,因为只有柳树长得越高,垂得越低,只有那千条万陌的柳枝条条才会不忘根本,终生俯首着大地的恩泽,感恩着美好生活的根本所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小径通幽,花木葱茏,人们慢步在园区的林间景区,置身在楼宇间悠然恬静的商住环境,住在这里,让人自豪,令人羡慕。是这里的风水独佳?还是大师们的精品非凡?其实这只是静安人“生而不有,为而不持”,“以品质改变城市,以质量改变生活。”敬业报国的企业精神的真挚奉献。

神来之水的清泉池畔,“神往”二字古朴典雅,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易经》早在两千多年前已为这古老民族的风水宝地作出过详尽的诠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

这里:真的令人神往。

2012年9月

于松原和易斋

共 4 条文章评论
  • 作者以游记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小区。文中引经据典,集书法名家与诗词歌赋于一体,融自然景观与文物建筑于一身,于细微处见精彩,于优雅处现风格。作者文采飞扬,笔力不凡,此文可堪称经典之作。很欣赏,学习了!2012-09-19 14:13
  • 推荐阅读,问好将军!2012-09-19 14:13
  • 谢谢风语的推荐阅读,谢谢大海之子、夕颜等朋友审核,以后我们多交流,请多指教!祝福朋友们!2012-09-27 12:52
  • 回复@柳树林:谢谢树林的欣赏,祝好!2012-09-27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