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而发

02-27 作者:清风一静

吧上有许多叫人皱眉和哭笑不得的事。

《庄子吧》某君发一句话帖问:“庄子老婆死了为什么他还笑”

《郑板桥吧》某君发一句话帖问:“郑板桥里谁最漂亮?最喜欢谁啊”。此吧还有人发帖说:“我身高一米98,体重103公斤,拳力285公斤,能否击倒郑板桥?”

一揣摩这口气,就知道这些人至少是中国文化或国学的门外汉。这些东西是没有任何讨论价值的。但仔细想想,发此类帖的既不是鬼神、也不是外国人,无论他以啥稀奇古怪的网名出现,还都是活生生的中国人,而且基本判定,发此类帖者多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感觉,也可以断言,许多人压根就没读过庄子、郑板桥、鲁迅方面的书,充其量从野史和乱七八糟的连续剧里知道一些有关他们的皮毛之皮毛。说实在话,当代许多人根本没心思通过书来了解作为中国人精神脊梁之圣哲。你到恁多年席卷全国囊括青少年的网吧里看看,一切都明白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上,真正的好帖子未必就有很高的点击率和人气。

譬如词,郑板桥的作品是没说的,它好到了让人无法以语言表达对它的倾慕和喜欢。可是,你若把他的词送给当代热衷沉沁电脑游戏里的青少年,那就等于佛头上着了粪,郑词绝对会遭遇虐待。譬如庄子的内容,即使在《庄子吧》上,真的有庄味的好帖,未必是很多人都能看出来,说曲高和寡一点也不过分。莫说列子孟子或曹雪芹那样水平的人,就是当代的王蒙于丹李里也不会到吧上说一句话,没必要陈述他们不来的理由。摘两样东西置于下,供喜欢者欣赏。先是郑板桥《浪淘沙和洪宽范潇湘八景(八首)》:

潇湘夜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风雨夜江寒,篷背声喧,渔人稳卧客人叹。明日不知晴也未?红蓼花残。

晨起望沙滩,一片波澜,乱流飞瀑洞庭宽。何处雨晴还是旧?只有君山。

山市晴岚

雨净又风恬,山翠新添,薰悉上接蔚蓝天。惹得王孙芳草色,酝酿春田。

朝景尚拖烟,日午澄鲜,小桥山店倍增妍。近到略无些色相,远望依然。

渔村夕照

山迥暮云遮,风紧寒鸦,渔舟个个泊江沙。江上酒旗飘不定,旗外烟霞。

烂醉作生涯,醉梦清佳,船头鸡犬自成家。夜火秋星浑一片,隐跃芦花。

烟寺晚钟

日落万山巅,一片云烟,望中楼阁有无边。惟有钟声拦不住,飞满江天。

秋水落秋泉,昼夜潺谖,梵王钟好不多传。除却晨昏三两击,悄悄无言。

远浦归帆

远水净无波,芦荻花多,暮帆千叠傍山坡。望里欲行还不动,红日西矬。

名利竞如何?岁月蹉跎,几番风浪几晴和。愁水愁风愁不尽,总是南柯。

平沙落雁

秋水漾平沙,天末澄霞,雁行栖定又喧哗。怕见洲边灯火焰,怕近芦花。

是处网罗赊,何苦天涯,劝伊早早北还家。江上风光留不得,请问飞鸦。

洞庭秋月

谁买洞庭秋,黄鹤楼头,槐花半老桂花稠。才送斜阳西岭去,月上慊钩。

漭漭大荒流,烟净云收,万条银线接天浮。不用画船沽酒去,我自神游。

江天暮雪

雪意满潇湘,天淡云黄,梅花冻折老松僵。惟有酒家偏得意,帘旆飘扬。

不待揭帘香,引动渔郎,蓑衣燎湿暖锅傍。踏碎琼瑶归路远,醉指银塘。

本着奇文共欣赏理念,下面摘《庄子说吧》近日由一位叫魄清旻的网友贴的一篇文章(估计作者不是魄清旻),转来飨有意者。

无为先生传

——以“无”字为典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但知家世无为,兄弟三人,长兄无智,次兄无能,

先生行三。人们说他来自庄子里面的“无何有之乡”,并且,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无声无

臭的无为主义者。

先生的双亲也是无为主义者,所以无为先生的无为作风可以说是遗传的。他的双亲本来

没有要生无为的积极意思,可是花落偶然结子,无为先生就在无所谓的气氛下生出来了。他

的父亲是王充孔融的信徒,很相信“父母于子无恩”的理论,不但如此,他甚至觉得做父母

的有时候对儿女感到抱歉,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无立锥之地的穷措大,无衣无褐无路求生,

却又生了这么一个“无愁天子”,实在更无计可施了。

幸亏无为先生的父亲深信黄老哲学,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他却说“我无为而儿

自活”,他相信只要做父母的无为而活,做儿女的就一定会无忝所生。

果然无为先生不负他父母所望,无为先生才二十五岁,就当选为无何有乡的乡长了。这

种名位对别人说来是无妄之福,可是对他说来却是无可无不可的劳什子,所以他是一个绝无

仅有的官儿,他居官之道是“无适也,无莫也”,对复杂的公文他无挂无碍,对棘手的问题

他无忧无虑,对人事的考核他无誉无毁,对筑桥修路他无所为而为,一切都顺应“我无事而

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大原则,他深信如此必可无往而不利。

可是,人间的事经常为无中生有,好人经常遭到无妄之灾,居然有一些无聊透顶的人向

无为先生开始无的放矢,说他“无佛处称尊”、说他无法无天、说他贪得无厌、说他无耻之

尤……由于他们诉诸于暴民情绪,无为先生只好挂冠求去,以达到他与人无忤、与世无争的

愿望。

无为先生本来就无心出岫,如今也正好落得无官一身轻,可是那些漫无心肝的男人们、

粗识之无的女人们,仍不放过他,他们造他谣言,使他无地自容;唁唁狂吠,使他无地可

避,虽然他内心无愧无怍,可是他知道他自己被乡长这个职位毁了——他根本连“治”都大

可不必,又何须“无为而治”呢?苗本无恙,又何必助长呢?无路可走无聊极思之余,他写

了两首忏悔诗:

大智若愚非常道,

大巧若拙非常名。

天下至柔莫如水,

老氏大象总无形。

关尹逼人成绝作,

老聃原是我本家,

千古真言流余沫,

佛头着粪莫拈花。

无所依附地、前途无“亮”地,无为先生无论如何活不下去了,可是无论贤愚、无论老

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也不知道他死在什么地方,也许他在无底之壑的无问地狱里做

了马面无常;也许他在无冬无夏的无疆之福里做了无冕帝王;也许他到了那无量寿无量光的

净土;也许他登上那无识无知完全无趣的天堂……不论他到哪里,他都会想到孔老夫子给他

的劝告:

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于是他正襟危坐,面向南方,提起原子笔,写下了他的“自祭文”,那是

公少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愤而捐书弃剑,不学

无术,竟又不成。呜呼哀哉!尚飨!

一九六一年四月二日夜

不知作者其名,惟感高文之心。不忍赘述,恐淡其精。

庚寅正月十三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