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小火炉

10-07 作者:以笔写心

懂事的时候,我就很调皮。父亲总是忙于地里的活,只在傍晚放工时,才会和我坐在桌子边一起吃饭。这是他最好的训责我的机会,因为中午他根本就见不着在外边疯跑的我,早晨他回家吃饭的时候我刚好跑出去。

为了父亲对我满意一些,更为了我少流一些委屈的眼泪,母亲就想办法把我留在她身边。可是山野里对我的诱惑太大了。母亲用眼瞅我很多时候也是无效的。

记不清是哪一个早晨,她把我拽到灶房里,要我为她续柴,看炉子,烧水。因为她的每一个早晨都是忙碌的,做猪食,隔三差五摊煎饼,还要烧水炒菜。

起初我是很不情愿的。可是母亲给了我一个惊喜。就是可以一边烧着水,一边烧小土豆吃。

土豆烧熟了,剥去烧焦的外皮,里面的肉又香又面,好吃极了。

开始,是母亲为我点着火,我只管加柴。后来就要我自己点萱草,引燃那些小棒棒,树枝梢。不仅呛得泪涕横流,也是怪心焦。就是不服输,才在浪费了无数的火柴后,找到了点炉子的一些窍门,也会用棒棒把炉底掏出空隙,让火更旺。起初也是光忙着烧土豆之类的,误了火候,水就是烧不开,后来掌握了技巧,才做到两不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脸的草灰,一嘴的烟尘,这些和那香喷喷的熟土豆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早晨的时光就在炊烟袅袅里度过。

后来,母亲又给我烧鲜玉米、花生和红薯。滋味也都不尽相同,却牢牢的拴住我,让我的野性收敛许多,学会简单的劳动技巧,并对劳动有了兴致。这是难得的收获。

在不知零食为何物的年代,这是我最富足的生活。

母亲在灶屋里墙边烧着火,浓烟滚滚中,矮小的她总会给我讲故事。她两眼呛得通红,头上罩一块毛巾,不时添着柴草,火光映红她的脸颊。故事短小,我的问题却很长。生活就这样有滋有味地流逝着,从来也没有在意过。

转眼我就要去上学了,帮母亲看火炉只能放在假期周末。但母亲的故事却从未间断。这些在小火炉边听来的故事,被我一字一句的讲给了伙伴、同学。时光跨越二十年,那些情节依旧清新的存于脑海中,被我搬上讲台,一字一句地讲给那些处在叛逆期的学生们听。

别人总是在我的故事里享受着欢乐,我却总从一遍一遍的讲述里寻觅着童年。那些烧熟的小土豆、鲜玉米、花生和红薯们,那些已经被废弃的小火炉们,那些带着香味的炊烟们,总叫我难忘。

红泥小火炉,焰火无穷数。凄风苦雨时,炊烟袅袅处。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