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鸡毛”当“令箭”
现在有点权利,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人实在也太多啦!
前不久,一个朋友对我说,他们部门的头,电话要他去定一桌席,指明要吃田鱼。按照上司要求,他费了不少劲,也没有找到有田鱼的厅堂。为此事,扫了聚餐人的雅兴,朋友被“三把火”狠狠数落了一通。委屈的他想起过去,这位过去总是彬彬有礼的人,怎么掌管部门这才几天,居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官架子十足,动辄训人吼人,弄得人人怨声载道。真就应了那句话拿着鸡毛当令箭,只会欺压人……
君不知,你无视手下需要面对的问题,对你自己而言训过吼过没事了,对于他们而言,要处理好这些事情,理顺心情,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较长的时间,表现在当日或一段时期内的工作中,肯定会随着情绪的波动,对工作或多或少生产直或间接的影响;而你动情一通,冲着人大吼大叫一通,发泄了,但是,你试图树立的良好形象和口碑并没有因此如愿以偿。相反,在他们眼里,大家并不服气你,或从心底里难以认同你。他们虽然对你的这种行为无可奈何,但是,他们有在工作岗位上报复你的心理或反抗你的权利,而这是你无法阻挡和用其它手段无法弥补,也无力去扭转的。他们的心态由此生成的变化,给部门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弥补的,对企业的忠诚度更是随着你的心态“暴行”和表情“暴力”渐渐消失。当你“醒来”的时候,为时已晚矣。
有一件事情不得不一吐为快。前几天,我太太去一个部门急着盖一个章,她下了班不辞辛劳,一路打听找了去,结果不熟悉那里的盖章人,事情没有办成,还受到了刁难,怄了一肚子的气。我安慰她:“不要生气,没事的,过两天老公亲自出马。”后来,我出面找到朋友,朋友再托熟人,终于轻松盖成了章。如此种种,细想起来得出结论:要找我办事,不懂点“规矩”行吗?看着身边的事情,读着社会变化,我还是抑制不住心里的那种愤慨。娘希匹,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太可恶了。这是一个令箭横行的怪圈!看着有些乱,闻着有些臭、听着有些堵、想着有些烦!其实,我也没少遇这样的“两面人”,难怪世人对这些人有偏见,对他们总是看不顺眼。不过这类人始终是少数。
说起来,我并不是一个喜欢挑剔的人,谁想做人那么累。相反,我向来比较大度,很多事情都可以一笑置之,就是工作多干点累死也不愿与人结怨,己所不欲亦不施于人。一些有点权利的人习惯了发号施令,对这种人最好的办法一定要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实在不行把属于自己的空间也送给他们,让他们如莺歌燕舞般陶醉吧,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俗话说大人大度量,不把俗事放在心里,这种人鼠肚鸡肠,惹着他们就等于惹了麻烦,天底下顶数他们惹不起。直到现在我也没想出更好的办法战胜这种人,不知道敬而远之是否可行?
人善人欺天不欺,背后算计人的人终会有退出历史舞台的一天。我们可以耐着性子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天下太平,万事大吉,然后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毒攻毒,让他们知道:做人要有水准,对待手下一定要尊重。手下之所以敬畏你是有原因的,不要问为什么,千万不要欺骗他们的感情,这种情谊是最珍贵的财富,这是你用钱买不来的财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为什么上面总是三令五申的强调以人为本,却还是有那么些人拿着鸡毛当令箭?因为有了令箭,可以为所欲为。故此,许多人为了权欲四处拉讨好、跑关系、贿赂……这只能让我想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么冷的秋风,离冬天还会有多远。从哪里到哪里,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这些流毒开始泛滥?鸡毛被当成令箭?
我常常告诫自己:做一个人生的观光客吧,说到底只要与人为善,以德服人,离是非远点,靠同事近点,便有了心安,有了惬意。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待人接物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可以老把自己当人物,老是自我感觉良好,即便真是小有作为,业绩斐然,也要谨慎,要虚怀若谷,要大智若愚,其实人的最终结局都是一样的,不要把自己看得复杂了,千万别拿“鸡毛”当“令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