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趣味百话》(连载)三十三、花卉和园林艺术

11-06 作者:陈宣章

《花卉趣味百话》(连载)

陈宣章陈珑玥编著

三十三、花卉和园林艺术

我国是各国公认的“世界花园”,有3万多种植物;仅树木有2000余种,而全欧洲不过150种;直接间接供人吃穿住用的植物有2000多种,而欧美仅1000种。解放后,每年发现的新种植物以百计数。其原因:

1。我国除高原气候区以外,其余地区分为南热带、中热带、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北温带9个气温带。

2。我国地形复杂,高山、丘陵、平原、深谷、江河、湖海,应有尽有。尤其是高山,海拔差距大,适宜各种不同植物生长,奇草异花形形色色。例如:四川峨眉山就有3000多种树木花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3。天然树木花草中,我国有的品种特多。例如:全世界800种杜鹃花,我国有650多种;全世界450种报春花,我国有390多种;全世界400多种龙胆花,我国有230种。

4。在地质史第四记,北半球被大冰川覆盖。欧洲、北美等山地少或无的地带,许多植物被灭绝。我国山多,冰川仅成零散的“山地冰川”,使许多植物被保留了下来,例如:水杉、银杏、银杉、杜仲等。以前,水杉仅存于化石。1941年四川万县发现3株水杉,后来又在湖北利川县发现几百株,轰动世界。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这也和我国树木花草种类繁多有关。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我国历史上的皇帝、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学士都喜爱园林艺术,不但留下许多优秀的园林建筑,而且留下丰富的园林、花卉的游记、诗词、绘画作品。尤其是东晋到唐宋年间,更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夸富尚奇转向以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为设计园林的指导思想。

中国园林艺术是树木花草、亭台楼阁、假山奇石、溪涧甬路、诗画楹联、藏书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园林是一种供游人身临其境进行游赏的多维空间,由山水、植物、建筑三要素,相互巧妙组合成景区,有开有合,有聚有散,曲折多变,小中见大,使全园既有变化又有统一,使游人感觉有不穷之景,不尽之意。《红楼梦》的大观园有典型的描写,而且在探春“当家”时,竟还“生产”花果、香草、蔬菜、稻稗。

中国园林有自然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北京的御花园中佳木葱茏,古柏藤萝、山石盆景,千奇百怪。沈阳故宫规模较小,以建筑为主。

私家园林最著名的是苏州古典园林、上海豫园和太仓南园。

苏州园林是中华园林艺术的精萃。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艺圃、耦园、狮子林和退思园被增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16-18世纪全盛时期有园林200余处,各自独具匠心,现保存完好的尚有数十处,素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苏州古典园林浓缩自然界美好风光,采用的方法是“叠山理水、植物配置,构成江南水乡野趣”。其中的花木品种数以百计,具有季节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色,银杏、紫藤、桧柏等数百年树龄的古木尤为珍贵。

上海豫园是闻名中外的江南古典园林、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由园艺名家张南阳担任设计,素有“奇秀甲江南”、“东南名园冠”之誉,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中古木花树相掩映,规模恢宏,景色旖旎。三穗堂前桧柏分植,南有荷花池;大假山上花木葱茏,循径而下又转一境,则垂柳千丝,平池十顷;大假山东北峭壁下的萃秀堂,幽静峻洁,峰峦林立,花木阴翳;曲池西及玉华堂前后,山石嵯峨,流水潆洄,花木扶疏,翠竹幽静,这里的白玉兰树是上海最古老的市花树;内园中,亭台楼阁、泥塑砖雕、名树古木、石峰小桥一应俱全;耸翠亭周围林木青翠,亭内一匾“灵木披芳”;万花楼前高24米的银杏树,相传为建园时园主人亲植,已有400多岁,至今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还有300多年的老藤。

太仓南园是明代万历年间首辅王锡爵赏梅种菊处,距今400多年历史。鹤梅仙馆是王锡爵赏梅处,园内遍植梅花,其中有一株老梅,王锡爵把其扎成鹤形,命名为“一只瘦鹤舞”,可惜已于清末毁去。现有4株百年老梅,冬去春来,但见铁干横斜,花报春信。栽花小憩是王锡爵种菊赏菊处,现还种有100多种名贵兰花;两侧小院香樟繁茂,芭蕉翠绿,有罕见的金钱小菖蒲和名贵的黄天竺;月波桥头有株300多岁古桂树,枝繁叶茂;小溪旁修竹满坡;长廊旁紫藤缠绕;金鱼池中睡莲漂浮。园中约2400株树,还有棕榈、广玉兰、罗汉松、龙柏、黑松、水杉、合欢等,灌木有蚊母树、夹竹桃、木槿等。园内有棵200岁的榉树;一棵国宝级黄杨有600多岁,高8米,干围1。1米,树冠直径13米;知津桥东有株百岁朴树。真是:园内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四季有花,四时花香;老树参壮,绿荫掩映,幽篁丛竹,疏密相间。

寺庙园林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最晚在公元4世纪就已经出现。植物是寺庙园林最重要的造园要素之一,是融会寺庙自然景观和建筑空间最为灵活、生动的材料。它的作用:

1。调和建筑,渲染季相色彩:对建筑体量庞大、色彩浓重、布局规整的,多选用银杏、柳杉、侧柏等树姿雄伟、苍劲延年的树种来突现寺庙乃佛家圣地、万古长青;对黄墙红瓦为主,色彩浓重的,常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树春发嫩绿,夏被浓荫,秋叶胜似春花,冬育枯木寒林。常绿树则保持四时景象浓郁,远观寺庙建筑宛如绿色画布上的亮点。

2。画龙点睛,突出建筑主体:茫茫一片天然次生林,犹如绿色画布,凸显高塔建筑。

3。隐蔽园墙,拓展建筑空间:多用藤本、花灌木甚至高大乔木来美化寺庙墙面,辅以各种球根、宿根花卉作基础栽植,以植物自然体态装饰建筑背景。常用植物为紫藤、爬山虎、山茶、木香、杜鹃、美人蕉、南天竹、孝顺竹、罗汉松等。

4。完善功能,丰富建筑构图:植物的色彩可调和建筑色彩,也能丰富画面和构图的效果。植物的乔、灌木配置层次,可含蓄寺庙建筑、丰富景观空间构图。还常借植物作构筑空间的引导;借植物的掩映作建筑的自然屏障;借高大乔木为寺庭遮荫;借密集的树丛、树篱营造肃静寺园环境等。

5。协调统一,渗透内外空间:室外花木枝叶从门、窗框处探入室内或攀援植物蜿蜒穿透漏窗等,让人们领略外部自然景物到室内的延伸。花草树木可将整个空间意境统一于植物景观空间,甚至种高大乔木以遮挡视线,调和周边环境,使寺庙内外构成统一的画面。

寺庙园林植物的选择不但有景观功能意义,还体现禅宗文化,常选择僧众喜爱的和宣扬佛门教义的植物,例如:菩提树、孝顺竹、罗汉松等。

寺庙水体景观植物配置:1。放生池:池周环绕枫杨、薜荔,池中种满荷花、浮萍。2。河:两岸配置树形优美的高大乔木,如:枫杨、垂柳、乌桕、黄馨、水杉等。3。湖:周边常以植物季相色彩衬托,多用桃、柳、枫香、乌桕、榉树、栓皮栎等;湖中接天莲叶。4。溪涧瀑布:溪内水草茂盛,岸边高大乔木,岩石缝隙藤、灌丛生,形成一派自然景观空间。

寺庙路径景观植物配置:因布局不同,配置植物种类和方法各异。有规则式、自然式、林径式、竹径式、花径式等。

寺庙其他景观植物配置:植物是山势的重要补充,因山、石有别配置亦异;照壁、牌坊常配置高大的银杏、马尾松林等。盆栽和盆景也是寺庙园林中常见的观赏对象。

园林植物中,竹的地位特殊,另作专述。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