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趣味百话》(连载)五十三、花卉的全息现象

11-12 作者:陈宣章

《花卉趣味百话》(连载)

陈宣章陈珑玥编著

五十三、花卉的全息现象

物理学全息概念明白易懂:一根磁棒折成几段,每段的南北极特性依然不变,与原来整根棒全息。生物全息现象指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局部包含整体全部信息,它的组成结构同整体相同,无论是能直接看见或是不能直接看见的部分都是整体缩影。这是普遍规律。

植物也如此,如:吊兰的一个分枝即是母本的再造;月季花一节枝条,经插枝养护可发育成一个新个体。一个生物体,由受精卵(有性生殖)或起始细胞(无性生殖),主要通过细胞有丝分裂方式发育而成。细胞有丝分裂时,含有遗传信息传递基础的染色体,被复制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于是每个子细胞都具有原初受精卵或起始细胞完全相同的一整套基因。子细胞进一步分裂,并在整体控制和需求下经特化,形成一个个形态、功能各异的组织器官,有机组合成生物整体,形成生物新个体。所以生物体任一细胞、器官或部分,都含有胚胎相同的基因,体现出胚胎性质的整体缩影。这就叫作“全息胚”。全息胚在较高发育阶段上,能表现出全息胚之间形态相似或全息胚成为“整体缩影”式的形态全息现象。

植物叶形含植物整体形态信息,如:长叶柄植物,对应在主干和大枝条上,不着生枝条和叶的区段就明显加长。叶在全株或枝条的总体分布情况与叶形有全息对应关系:全株或全枝叶生株顶或枝顶,植株下部或枝下部少叶或无叶的植物,对应的叶形使叶的上部有较多的叶物质,从而使叶成倒卵形、倒披针形、倒三角形或匙形等,如:菱叶海桐的叶聚生枝顶,叶为倒卵形。米兰的叶在全株由下向上渐变大,每一片叶也是由叶基部向上部渐变宽。叶在全株上部较少或较小的植物,对应的叶形则会使叶的上部有较少的叶物质,叶就成为与上述情形相反的卵形、披针形或心形,如:甘青虎耳草全株下部的叶多且大,叶为卵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植物果实在全株空间分布情况与果实外形有全息对应关系。果实结于株顶或枝顶的植物,果物质在果先端的分布就多,果实为倒卵形,如:鸭梨和无花果。果实结于枝中部而枝上部果实急剧减少的植物,果物质在果先端也急剧减少,果实成为尖嘴大肚形状,如:桃。苹果和梨等,主干基部没有大分支,枝相对均匀分布于各个方向全息表现于果实形状,果实表面没有沟和槽。桃、李、杏等植株主干近地表处有一些大分支,枝在空间方向分布不均匀,全息表现在果实外形上,果实表面有一浅沟。

全息胚作为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处于某个发育阶段的特化胚胎,一个生物体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和具有不同特化的多重全息胚组成。生物体中,整体是发育程度最高的全息胚,细胞是发育程度最低的全息胚,真正的胚胎是全息胚的特例,而一般的全息胚是生物体上结构和功能与周围有相对明确边界的相对独立部分,全息胚内部又有结构和功能的相对完整性。

全息胚几乎随处可见,一片树叶、一个土豆、一根玉米棒等都是。其中,高一级的全息胚中又包含有低一级的全息胚,一级套一级。

生物体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在结构、组成上与整体相似,含有整体全部信息。这些信息表现于不同方面: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和遗传学方面的事例很多。

棕榈树叶子,由薄扇似的叶片和长长的叶柄组成。仔细观察叶子整个外形,与全株外形相比时,它们多么地一致,只是比例大小不同而已。悬铃木叶片一般深裂为三,而它的分枝也是三个主要分叉。一只梨子的外形与它的整体果树形吻合。

叶脉分布形式与植株分枝形式也全息相关。平行叶脉植物,如:芦苇、小麦等,都从茎的基部或下部分枝,主茎基本无分枝;网状叶脉植物,主茎分枝多呈网状。

植物生化组成也有明显全息现象。如:氰酸在高梁一片叶上的分布形式与整个植株的分布形式相同。整个植株,上部叶含氰酸较多,下部叶则较少;一张叶上,也是上部含量较多,下部含量较少。

更有趣的是,同一株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它的叶片形状,也正好反映出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植株外形。如:青菜从苗期到抽苔、开花结实期,它的植株外形有明显的变化,从莲座形变成宝塔形,而青菜各个时期的叶片,也逐渐由倒卵形变为心脏形。柳树也如此:第一年割去枝条,次年在基底新生枝上的叶是狭倒披针形的,因这时叶是在全株的上部;而成年的柳树,叶则为披针形。

不仅如此,植物离体培养时也有全息现象。百合鳞片离体培养时,鳞片基部较易诱导产生小鳞茎;即使把鳞片从上到下切成数段,小鲜茎的发生都是在每个植段基部首先产生,而且每段鳞片上诱导产生小鳞茎的数量,遵循由上至下递补增的规律。这种诱导产生的小鳞茎特性与整株生芽特性相一致,呈全息对应的关系。以大蒜蒜瓣或矩叶菊、花叶芋和彩叶草等多种植物叶片为外植体,进行同样试验都能见到这种全息现象。

植物全息规律反过来应用于生产实践,产生令人吃惊的效果。这就是“植物全息定域选种”:指从植株体的特定部位选留“种子”,可防止品种退化,持续稳定高产。

1。种子繁殖作物的种子全息定域选择:农民习惯把玉米棒中间和偏下的籽粒留种,确保年年丰收。因为玉米棒着生在植株中下部,所以玉米棒中下部的籽粒遗传势较强。比上部籽粒能增产35。47%。同理,选留水稻穗顶部籽粒作种,能增产17。4%,选留小麦穗中部籽粒作种增产10%,选用棉花中部果枝的内围铃作种增产皮棉14。9%等等。

2。块根、块茎芽繁殖作物的全息定域选择:马铃薯在全株下部结块茎,因此块茎下部(远基端)芽可显著提高产量19。25%。

3。繁殖枝条的全息定域选种。果树和观赏类花卉的接穗是十分关键的部位。越接近植株顶部的各级枝条,开花结果的遗传势越强,主枝顶端的优势最强。故多用上部枝条,少用下部枝条;多用主侧枝,少用或不用基部的不定芽枝,使成苗后的植株能够多开花结果。

4。组织培养的全息定域选种。正确选取遗传势强的部位作为组织培养材料,对于繁育良种、保存种质资源和提高培养成苗率作用很大。

应用生物全息定域选种技术,对防止作物退化、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有重大意义。植物全息现象引起国内外学者强烈兴趣,方兴水艾,无数未解之谜还有待人们去揭开。

共 0 条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