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炼------敲落永夜
按理说,这个当儿,应该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惆怅或者不决,奔4的人,应该不惑了。许多的人和事已经历经,淡了,破了,远了……
先说点大家不以为然的。
在这个对于我来说的人生窘迫的关头,十八大党的那些发言,真的是鼓舞了我;
在我人生工作的历程中我经历过朱镕基总理的大刀阔斧,下岗——-再就业——重组——-并购——再组建。
那时候刚踏上工作,幸好分配到当地最大的国企,阴差阳错,我光荣下岗。
斗转星移,过了几载,温总理上任。我在小企业小私营企业主那里被雇佣,像80后一样奋斗,奋斗在众人向往的帝都。挤地铁,加班,无双休,甚至会通宵达旦。其实并非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并不是所有的铁棒都可以磨成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母亲说,北京不好混,回来吧。
估计许多的北漂都有这样的挣扎吧,不然那首歌《北京,北京》会让许多人如此动容吗?
有点不舍有点不干,列车开离北京西站的那一鸣笛声,摧毁了多少寸断的肝肠。‘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母亲在最后的三声轻叹中离开了人世,她没有捱过那漫长的初春的夜,或者说万物在惊蛰中复苏的时候,倒春寒的天气淹没了母亲的呼吸。
生活仍要继续,饭依然要吃。即使无数的坎坷遍布脚下,还要往前迈。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在诸事都不顺的当口,十八大来了。那些鼓舞人心的言辞,那些激情满怀的论调,催醒了沉睡中的我,即使在生活的最底层,我们依然要充满阳光的活着。也许这才是活着的本义。
很偶然的,上午在挤地铁的时候我想起了少时自考的一首诗歌《铸炼》,听过吗?用这首诗来激励现在的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这是九叶派诗人陈敬容的经典之作,诗作写于1945年5月,正值抗日解放的前夕。诗人当时不会想到这么快的抗日就胜利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她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和先知的预见是可圈可点的。
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激励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去掉叹息和哀伤,勇敢大胆鼓起信心和斗志的去敲落永夜的那一声钟。
诗人是在平静抒写状态下来表达她暗涌着感情波涛的,那对于“松涛”的怀想,那对“永夜”将去内心期冀的描摹,显示出诗人渴望光明的激情和对胜利的信念,给人以无限的正能量。这在当时在人生的成功或者决胜即将定型的一刻是非常值得推崇的。如同临门决定胜负的足球的点射。
《铸炼》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于它注重意象的暗示,而避免直白陈述和直抒胸臆。
这就是九叶派诗在艺术上追求的“表现上的客观性和间接性”。在这首诗中,黑夜、星辉、月光、松涛、钟声、曙光这些有朝气的意象,都能使人对某种感情唤起联想与共鸣。
这种间接性暗示表现方法,使作品具有一种深沉幽眇的想象美。
铸炼陈敬容
将最初的叹息
最后的悲伤
一齐投入生命的熔炉
铸炼成金色的希望
给黑夜开一个窗子
让那儿流进来是星辉,月光
在绝静的深山,一片风
就能激起松涛的巨响
不眠的夜,梦幻和烛火
一同摇落,一同
向夜角缭绕又低翔
当一声钟敲落永夜
哭泣吧,亲爱的心呵
窗上颤动着银白的曙光
1945年5月15日重庆
- 嗯,人生需要历练。2013-07-11 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