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白石羌寨

12-05 作者:若尘-天津霞客

最早接触到羌族,还是缘于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历史上,羌族以养羊著称,故羌族与羊的关系极为密切,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神羊”的习俗。看那“羌”字,上半部为“羊”,下半部为“儿”组合在一起,即为羊的儿女。羌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甲骨文中唯一记述的民族,当追溯到炎黄部落时代之前。与蓝天为伴,与白云同舞,他们被称作“云朵上的民族”。而再次接触到羌族,是在07年游览九寨的途中,建有三角形屋角的那就是羌族民居的标志,还有羌族四绝之一的羌笛,在九寨沟沟口观看的藏羌歌舞晚会上,那长达五分钟不曾换气而一气呵成的曲调苍凉、哀怨,那么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从那时起就好想有一天能走进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

龙年的初冬季节,再次重游九寨的途中,路过茂县的甘清村,那里正是羌人的栖息之地。据考,居于西北草原的古羌人在被迫迁徙途中,路与敌兵追击,幸得天女抛下三块白石,变成三座雪山,阻止追兵前进,羌人才得以南下。南迁茂县后遇“戈基”部族的侵扰,羌人以白石对付戈基人从而全胜,得以在岷江上游安居乐业。为报答神恩,白石羌寨的羌人便以白石作为天神及一切神灵甚至祖先的象征而进行崇拜,羌寨的碉房、碉楼、屋顶、神龛到处都供奉着白石。白石羌寨因而得名,甘清村逐渐被白石羌寨所取代。

一位名为小燕子的羌族小姑娘,穿着鲜艳的羌族服装,不施粉黛的脸庞,甜美的声音,可掬的笑容,让你近距离地接触到这个民族的成员,好喜欢。

走进绿色映衬下的羌寨,寨子正前方的一道石制横梁上,是羌人供奉的神羊雕塑,远古、神秘。几位身着羌族服饰的阿妈和阿叔分列两旁,唱起羌人自己的歌谣,这就是羌族四绝之一的“和声部”。歌声嘹亮、婉转,虽然听不懂歌词,但能体会到这是羌人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走在寨子里的青石板路上,沿途随处可见由三块白石堆积而成的石堆,而每一栋重修的羌屋,在围栏立柱、屋顶都有白石镶嵌的图案。整个羌寨似乎就是一个由巨大的白石雕刻而成的古堡,神的魔力、艺术的价值在这里得到完美的展现。

走进羌人的家中,小燕子更是把羌族的民风民俗向客人们娓娓道来。羌人只有在迎接羌历新年和参加新人婚礼的场合下才能对产生爱慕的伴侣表示爱意,而一旦双方默许后,男方就会委托寨子内德高望重的老人向女方提亲。没有传统意义上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彩礼、新房、新车。而是由男方用羌银到羌人自己的手工作坊里打造出一只银碗一双筷子一对酒杯做为聘礼送给女方,非常精美。其中的寓意表示让女方的家长放心,可以让自己的心爱的人丰衣足食,希望早生贵子,一辈子相亲相爱不离不弃。不同于其他民族很高的离婚率,他们从一而终,无论发生什么状况,都不允许再婚。而一旦双方父母认可,女方要用八个月的时间,手工绣出最美的嫁妆。新娘的父母给女儿绣出的衣服色彩艳丽,很大的一个图案上多种颜色的彩线只是用一根线绣成,没有断针接缝的痕迹,整件衣服挂在那里俨然就是一幅静美绝伦的艺术品,这就是著名的羌绣。上海世博会上,羌绣更是引起世人的瞩目,与苏绣、湘绣、蜀绣并称为四大名绣,成为艺术百花园中的一块瑰宝。(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羌人三岁开始就由家人送到寨子中最受尊敬的释比老人的家中接受最传统的教育。羌人主张诚信、不偷盗、与人为善不发生争执。寨子中羌人的院门是敞开着的,随时迎接着四方的客人。

来到寨子中心一块巨大的白石塔前,释比老人神情凝重地为我们吹起了羌笛。做为几近失传的羌笛传人之一,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沧桑,还是苍凉、哀婉的曲调,站在白石羌寨的青石板路上,望着那由古羌图腾组成的房屋,还有岷江对岸被羌人视为神明的九顶圣山,无不为这个古老的民族所震撼。

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完全靠口授心传,得以把民族传统和文化一代代相传下来。5。12大地震后,政府给受灾的村民,每户补助2万元。具有经济头脑和前瞻性的该村领导,将每户的补助款集中,建造了这个景区,全村村民共图大业。热情好客的白石羌寨人家门前,都挂有“共产党好”的牌子,时刻不忘党的恩情。白石羌寨也成为阿坝州建设的“三百示范工程”(在全州农牧区建设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一百个特色魅力乡镇、一百个精品旅游村寨和一百个幸福美丽村寨。)

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羌族文化,挽救濒临失传的羌族绝技,国家在汶川地震之后的茂县县城斥资兴建了羌族民俗博物馆。现在的羌族人在地震后也开始和其他民族通婚,更多的羌族年轻人走出大山,走进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信息发达的社会,让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完全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5。12”特大地震中,羌寨内墙倒屋塌,一片废墟。如今,昔日受损的房屋已经不复存在,地震带来的伤痛也在慢慢平复。重建过程中,在原来毁损的地基上重新修建了古朴典雅的新羌寨,建筑也都保留和延续了古代石碉房的民族符号和传统,用古羌图腾的白石组成一条条白色的腰线,装饰着家家户户的房屋墙体,与黄泥的墙体、褐色的图腾图案交相呼应,处处体现出羌民族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这里曾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掩映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中。神秘的白石崇拜,远古的图腾符号,淳朴的羌人,都在述说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沧桑历史。

白石羌寨,一句“纳吉纳鲁”,同藏族的“扎西得勒”、维族的“亚克西”一样把吉祥如意送给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和声部,羌笛,羌绣,羌银,古老的民族,质朴的民风民俗,羌人圣洁的心灵,岷江岸边的九顶圣山,让你走进它的世界,感受她独具的魅力和风采。

共 33 条文章评论
  • 欣赏,问好2012-12-05 18:32
  • 来顶美文了。2012-12-05 19:20
  • 拜读,欣赏,问好!2012-12-05 19:36
  • 望着那由古羌图腾组成的房屋,还有岷江对岸被羌人视为神明的九顶圣山,无不为这个古老的民族所震撼。2012-12-05 20:28
  • 欣赏霞姐新作,问候!顶!!2012-12-05 21:39
  • 力顶,深厚了功底,欣赏了,学习了。 问好。2012-12-06 08:43
  • 回复@大生:感谢大生欣赏,问候安暖!2012-12-06 08:57
  • 回复@水墨年花:感谢水墨欣赏,问候安暖!2012-12-06 08:57
  • 回复@旖旎:感谢旖旎欣赏,问候安暖!2012-12-06 08:57
  • 回复@江清月近:感谢江清光临,爱上了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问候安暖!2012-12-06 08:58
  • 回复@古垒东边:感谢古垒欣赏,写得不好,还请多指教。问候安暖!2012-12-06 08:59
  • 回复@汪帆印象:感谢汪帆欣赏,写得不好,只是自己的亲身感受,还请多指教。问候安暖!2012-12-06 09:00
  • 一直都喜欢若尘写的游记,让我们见识了真正的美。博学多才!2012-12-06 09:16
  • 欣赏并问好。 生活积淀深厚,向你学习!2012-12-06 09:16
  • 回复@倚窗听雨:感谢倚窗欣赏!若尘学浅,还请多指教。问候安好!2012-12-06 09:36
  • 回复@信天游:感谢好友欣赏!若尘学浅,还要多努力。问候安好!2012-12-06 09:37
  • 欣赏并问好,顶了!2012-12-06 12:35
  • 特来报到,问好霞姐!2012-12-06 18:07
  • 回复@风语:感谢风语好友,若尘不说太多感谢的话,文与相知,淡然相守,问候风语安暖!2012-12-06 21:54
  • 回复@墨白:墨白,每次看到你都是那么亲切。工作很忙吧?注意休息,天冷多保重!念暖!2012-12-06 21:55
  • 没来文网好长时间了,错过姐姐好多作品,遗憾纷纷,虽然在Q里能欣赏到,毕竟与这里不一样。顶姐姐美文,赞朴实无华的写作风格。2012-12-07 01:50
  • 回复@墨白:兄弟好,挤在姐姐身边向兄弟问个好;niwo2012-12-07 01:53
  • 回复@墨白:兄弟好,挤在姐姐身边向兄弟问个好;你我太忙,几次问候都错过,呵呵,你来了我不在,我去看你了你又不在。兄弟,快放假了吧?临考前我知道你一定很忙了,还望兄弟多多保重。兄弟,牵挂依旧,祝福永在!2012-12-07 01:57
  • 回复@剑客:剑客,姐也是好久没在文网看到你了,好亲切。这里是我们梦想起飞的地方,you 有很多的不舍。2012-12-07 11:32
  • 回复@剑客:看见你们几个都在姐这里相聚,很感动、很温暖。爱着你们这些相亲相爱的姐妹兄弟,若你们安好,就是晴天!2012-12-07 11:33
  • 欣赏异域风情,顶。2012-12-08 20:09
  • 回复@红尘一笑:多谢一笑欣赏,若尘更是欣赏你的文笔。问候安好!2012-12-09 00:09
  • 写得很好,欣赏学习。2012-12-11 10:05
  • 回复@大海之子:感谢大海之子,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时间一定好好修改。问候好朋友安好!2012-12-11 17:41
  • 白石羌寨,一句“纳吉纳鲁”,同藏族的“扎西得勒”、维族的“亚克西”一样把吉祥如意送给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和声部,羌笛,羌绣,羌银,古老的民族,质朴的民风民俗,羌人圣洁的心灵,岷江岸边的九顶圣山,让你走进它的世界,感受她独具的魅力和风采。2012-12-17 18:21
  • 回复@孟杨:好久没来文网了,一直在出团,有些慢待了。谢谢孟杨!圣诞快乐!2012-12-25 17:43
  • 回复@若尘-天津霞客:圣诞快乐!2012-12-25 18:28
  • 回复@孟杨:谢谢孟杨,新年快乐!2012-12-29 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