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印象]之三——别人的家园
零星的夜雨,给中国第二大三角洲带来了一点凉意,虽然此时的东北黑土地上早就飘过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巷子里不时传出吱碴的电子门锁开关的声音,上班的和买菜的人被巨大的鸽子笼吐出。这一方习惯于活力四射的夜生活,早上近九点钟,还是萎靡不振,没几家店铺开门。天色很阴,从群楼细细的缝隙望去,远处的一线机场高架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如虫子一般向前爬着。这里没有一望无垠的慨念,连辽阔的蓝天也配不上如此形容。依你站立的地点和角度,只能看到一线天、天井天以及支离破碎的天。
此处的房子依坡而建,街巷也就随之曲曲弯弯。岔道口的杂货铺开门最早,睡眼惺忪的档口女老板边洗漱边与过往的熟人点头致意。她是四川人,男人每天出去打工。她一人独自看护小店,卖一点小百货。主要收入是开茶馆,有两三张麻将桌。人很精干,也很辛苦。既要照看生意,也要照看两个超生的小孩。这里的打工夫妇有很多和他们一样,背井离乡是为了加入超生游击队。艰难谋生的日子,他们过得滋滋有味,家徒四壁也能随遇而安。只有当你问她想家吗?她才迟疑地回答:想家干啥子嘛。想在这里落籍?她脸色阴了一阵,说那个哟,这是别人的家。
是呀,我们都是人世间匆匆的过客,终有一天,我们都要回归泥土之中。但在我们羁旅于人世时,我们的思想和躯体总该有所寄托。
国人的生存能力不是很强,而是超强。再往前转弯走几十步,就能看到一个奇观。小巷前面是一处七八级的水泥台阶,台阶下的路从两边房子中穿过,再前面就是这个城中村的主街。巷口处摆着五六个垃圾桶,苍蝇扑面,污水横流,因为有一边是菜市场。另一边更是高高的楼房,房侧小巷入口处,一对夫妻摆了个鱼摊,经营各种鲜活鱼类。我对买鱼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这对夫妻的居住环境。这栋楼房的二楼,又向巷子内伸展了一米多的空间。现在,二楼悬梁下,多了一个钢筋悬棺。当然,这不是贵州山里的悬棺。小夫妻就靠一把摇摇晃晃的竹梯,每天收摊后爬上去睡觉。有好奇心的网友,可以实地去拍照,觉得称得上居住之最。
以前从没有与他们交集过。那天,男主人说:天凉了。
唔,天凉好个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