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闲步何方---广州印象之十八
牌坊前的马路有两个名称,一为106国道,一为鹤龙路。自从对面时代广场开业之后,这一带的活动中心就延伸过去了。过街天桥偏南,作用不大。从桥下看去,绿色灌木花草点缀的桥面,偶尔才有人影晃动。从桥上看去,路旁绿树丛里走出的一阵阵过街人群,不时逼断了一股股车流。没有行人指示灯,过马路就凭双眼目测车距。
现在商家取名,完全大而无当。明明是餐馆,敢叫食品城,明明是娱乐场所,敢叫红太阳。这个超市的名字还算是有点靠谱,毕竟门前有个广场。这个广场成了汇聚人流的洼地,白天晚上都是人头攒动声浪不息。商家很会经营,不仅充分利用了几层楼的店堂,而且把广场的价值彻底榨取了出来。正中两排上十间活动房,高价租给人卖冷饮热饮。广场一分为二,南北两半都有厂家搭棚推销商品。靠近马路的一侧,划了两条几十个泊车位。白天方便驱车购物的顾客,深夜就卖了月租。虽然如此,人们的活动范围还是比较宽敞。饮料店的北半头场地,晚上常年开着广场舞。功能强大的音响,可以盖过此起彼伏的汽车鸣叫声,越过天桥,叩响居民区的门窗。
广场舞说它是开,是因为它脱离了喜好和锻炼的范畴,成为老板获利工具。三元一人的入场费,比大多数同样的场合只收一元贵了几倍,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消费得起。这不,只要是无雨的夜晚,总有一两百人聚在一起,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气氛热烈而又随意。四周围观者更多,密密实实的立着几堵人墙。跳舞的人群里,既有中老年妇女,也有年轻人,而且男人还不少。这与北方稍有不同,北方男人跳广场舞的很少,使得每次举办群众文化比赛的时候,凡有男性参加的队伍,都可以得到额外的加分。另外一点不同的是,北方刺骨的风寒,一到冬天就把人逼进了室内。即使再爱动的女人,穿着囊肿的冬装也在广场上蹦跳不了。这里的冬天与其他季节,只隔着一件夹衣。穿着夹衣跳舞,一样的舒展得开,一样的尽兴得很,一样的春色无边。
不是所有人都爱跳舞。广场上还有更多的人和我一样,在霓虹灯下漫无目的的逛来逛去。一天的劳累过后,总得找一处地方疗养一下身心,除非是劳累过度,粘枕即可入眠。这附近有三五个公园,晚上无灯,不是散步的好去处。大多数人是工薪阶层,也不可能每天到高档场合去消费。四周是庞大的居住区,这个广场恰逢其会的负起了大众休闲的功能。这与超市老板赚钱并无冲突,反而积攒了更多的人气,他就是想把超市做垮比做好更难。
乔木灌木两道绿化带隔开了马路,场边长长的水泥矮墙坐满了休歇的人。我朝南面走去,那里有五六桌象棋,大多围着一团人。此情此景,和北方城市一样。路灯下,几个老街坊坐在一起,边慢慢地品茶,边悠闲地下棋。也同样有所区别,这里下棋功利性太强,往往争得面红耳赤,可能是有收费和彩头的缘故。只有一桌刚散了硝烟,一个慈眉善眼的老者正在收拾棋盘。看见我说:手谈一局?
我笑了:手谈一般指围棋,象棋也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样一样,都是棋。